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于198b年9月~1988年3月应用我院自制的单味五倍子液对107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胃镜直视下局部喷洒止血,疗效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5年来经纤维胃镜检查配合直视下活检,刷检符合早期胃癌诊断标准24例,均经手术证实。占同期检出胃癌总数5.07%。男22例,女2例。年龄30~66岁。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上消化道出血或消瘦等。肉眼所见分类:Ⅰ型4例,Ⅱ型12例其Ⅱb型9例,Ⅲ型8例。肿瘤分布:贲门区5例,胃(穴豆)部11例,胃角7例,体小弯1例。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要提高胃癌的疗效,关键在提高“早癌”的发现率。本文肯定了纤维胃镜的检查对发现早期胃癌的价值及提高“早癌”发现率的重要意义。重点提出提高镜检对早期胃癌肉眼识别力及提高治检阳性率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3.
50例肝硬化的血液流变学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血液流变学检测,拟从这个侧面探讨肝硬化在其发展的慢性过程中,其复杂的病理变化与中医“血瘀症”的相互关系,借以为中西医结合及应用活血化瘀疗法治疗本病提供依据。一、诊断依据:50例肝硬化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生化及免疫指标,食道钡餐透视、超声波、同位素等检查,进行综合判断。二、一般资料:男34例,女16例;年龄最小28  相似文献   
4.
胃肠钡餐造影(下称GI)是传统诊断上消化道疾患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发现有许多不足之处。国内不少文献报道了胃镜与GI的比较,认为GI的误诊率较高。我们查阅了我院1985年3月至1987年1月纤维胃镜及GI资料较完整的391例上消化道疾病作对比研究,兹分析如下。一、资料来源:全部病例均在我院进行纤维胃镜检查并作胃粘膜活检,其中37例有手术病理资料。372例在我院作GI,另19例在外院检查GI。  相似文献   
5.
五倍子液局部喷洒对消化道出血治验介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于1987年2月至9月对9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本院配制的单味五倍子液,在内镜窥视下直接局部喷洒方法,观察止血效果,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92例,男65例,女27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14岁,平均49.1岁.其中40~60岁者共46例(占50.0%).体力劳动者58人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学的血淤证,广泛概括了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中医的气血学说,认为血在脉中循行通畅,则“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一旦血不循经溢于脉外,血行失度,则发生病理状态(血淤)。本文就上消化道出血40例的血液流变学分析,来进一步体会祖国医学认为“离经之血为血淤”的理论以及祛淤止血在治疗上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8.
2004例老年前期及老年人胃部病变临床分析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张传群,吴瑞珍,刘臣璋胃部疾病系人群中多发病、常见病之一。本文根据我院7年间胃镜检查结合病理为诊断标准,本文就年龄在50岁以上老年前期及老年人胃部病变情况及其临床表现特征进行分析一、一...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中西医的观点均认为病理变化的重要环节为肝脏血液流变学改变和微循环障碍,即中医所谓“肝血瘀滞”、“肝气失疏”、“日久化凝肝络”所导致一系列变化。现将我们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各26例疗效观察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男女,中西组分别为18、8例,西医组分别为22、4例;平均年龄,中西组49.3岁,西医组48.7岁,代偿期、失代偿期、中西组分别为6、20例,西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86年9月~1988年3月应用我院自制的单味五倍子液对107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胃镜直视下局部喷洒止血。疗效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07例,男85例,女22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1岁,平均48.7岁。消化性溃疡51例,胃癌及贲门癌2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