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仙鹤草水提液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仙鹤草水提液对体外培养的人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仙鹤草水提液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肺癌细胞A549细胞株24、48、72h后,MTT法观察药物对肺癌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作用于细胞48h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应用AO/EB荧光染色法,观察不同浓度仙鹤草水提液对细胞凋亡的影响;Annexinv/PⅠ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经药物作用后A549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仙鹤草水提液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以48h的增殖抑制作用最好;通过倒置显微镜可明显观察到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细胞荧光染色出现了明显的凋亡细胞,表现为细胞皱缩、核染色质浓缩、核碎裂等凋亡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仙鹤草水提液可明显诱导细胞凋亡。结论:仙鹤草水提液可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具有显著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其主要作用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个体化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控制青少年近视眼的进展。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近视患者90例180眼,屈光度-0.75~-6.00DS。随机分为三组:A组(框架眼镜组),B组(普通RGP组),C组(个性化RGP组),对三组患者戴镜1,3,6mo;1,2a的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长度进行观察。结果:三组在戴镜前屈光度、角膜曲率及眼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屈光度在戴镜1,2a后,A组(4.46±1.98,5.18±2.09D)与B(3.44±2.41D,3.41±2.01D),C组(3.43±2.43D,3.39±2.32D)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角膜曲率半径在戴镜1,2a后,A组(7.58±0.17mm,7.60±0.21mm),C(8.12±0.20mm,8.27±0.19mm)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戴镜1,2a后,B组(7.91±0.22mm,7.94±0.27mm),与A,C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眼轴长度分别在戴镜1,2a,A组(26.03±1.07mm,26.09±1.11mm)与C(25.82±1.20mm,25.97±1.29mm)及A组与B组(25.71±1.07mm,25.83±1.09mm)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更符合角膜生理,从远期效果看可以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眼进展。  相似文献   
3.
超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附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方法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基底节区脑出血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24小时内复查头颅CT,血肿完全清除30例,血肿清除80%以上者13例。存活38例,死亡5例。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分级,手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38例存活者预后ADLⅠ级3例,Ⅱ级20例,Ⅲ级8例,Ⅳ级4例,Ⅴ级3例。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开颅基底节区脑出血清除术,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26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开颅手术治疗18例,行囊肿大部分切除并脑池开放术,其中囊肿部分切除并囊肿-脑室沟通术1例,1例因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而同时行血肿壁切除术。囊肿-腹腔分流术8例,其中因合并脑积水而行脑室-腹腔分流术2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0.5~6年,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头颅CT或MR2复查示囊肿消失10例,显著缩小15例,无变化1例。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和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对改善患者症状均有良好效果,但各有优势和适应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血脂4项和尿酸含量的变化,以探讨RVO与血脂和尿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本院确诊RVO患者58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测定两组血脂4项和尿酸水平。结果:RVO患者尿酸和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是RVO的危险因素,防治RVO需控制尿酸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成人鞍区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7月收治的1例成年鞍区占位的手术及治疗过程。结果 行经鼻蝶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术后第4天出现头痛症状,经CT检查证实肿瘤在术后1周内复发且肿瘤体积明显大于术前。术后病理报告显示肿瘤Ki-67(+),高达80%,仅提示鞍区恶性肿瘤;在术后第24天做出AT/RT(成人变异性)、INI-1缺失的病理诊断。结论 成人鞍区AT/RT为神经外科罕见疾病,临床及影像检查均无特异性,具有恶性程度高、术后生存期短等特点,目前尚未引起国内神经外科同道及病理学专家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评价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均在该院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切除术治疗,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OCT和眼科A 超观察患眼眼压及眼前节生物参数。结果术前眼压为(20.65±1.69)mmHg,术后1周眼压(17.36±2.56)mmHg,术后2个月眼压(16.95±1.32)mmHg,术后1周、2个月,患眼眼压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角开放度:术后1周、2个月,患眼OA(19.88±4.98、20.75±4.23)均高于治疗前(16.25±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前节生物参数:在ACD、CCR方面:术后2个月(2.31±0.21、2.33±0.36)、术后1周(2.33±0.19、2.19±0.14)与术前(1.95±0.25、2.62±0.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疗效较好,采用OCT有助于量化分析该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侧裂区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以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策略。方法:以Yasargil翼点入路为基础,据处理损伤病灶需要,适当向额颞顶区扩大,先于颞窝处钻第一个骨孔并"十"字形切开硬脑膜,清除部分硬膜下血肿,初步减压。尽量向下扩大骨窗,咬除蝶骨嵴和颞骨鳞部,使前中颅窝相通,形成以外侧裂为中心的更大减压空间。结果:35例大脑外侧裂区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行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康复采用GOS评分法:Ⅴ级22例,Ⅳ级4例,Ⅲ级2例,Ⅰ级7例。结论:对于外侧裂区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选择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处理损伤灶方便、迅速,手术时间短,减压充分有效,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应注意保护外侧裂血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角膜上皮分离技术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4例翼状胬肉患者,对这些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全部采取角膜上皮分离技术,手术治疗之后,定时定量换药,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结果术后患者的角膜刺激症状随角膜上皮修复而缓解,本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2.5±0.6)d;术后角膜散光较术前均不同程度减少,DK值平均减少(3.14±1.79)D,范围(:0.87~6.75)D;术后患者视力改善的患者有56例,在术后随访过程中无1例复发,患者的满意度为100%;泪膜破裂时间(BUT)术后比术前增加1~10 s,平均(1.6±1.2)s。结论角膜上皮分离技术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改善患者的眼部状况,增进医患之间的情谊。  相似文献   
10.
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外侧裂区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外侧裂区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以Yasargil翼点入路为基础,根据处理损伤病灶需要,适当向额颞顶区扩大,尽量向下扩大骨窗,咬除蝶骨嵴和颞骨鳞部,使前、中颅窝相通,形成以外侧裂为中心的更大的减压空间。采用该术式治疗外侧裂区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患者30例。结果术后6个月按GOS分级,Ⅴ级18例,Ⅳ级5例,Ⅲ级2例,Ⅰ级(死亡)5例。无植物生存病例。结论对于外侧裂区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的患者,选择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处理损伤灶方便、迅速,手术时间短,减压充分有效,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但应注意保护外侧裂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