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耐受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89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首剂给予胺碘酮150 mg静脉注射,以0.5~1.5 mg/min静脉微量泵维持,之后给予口服胺碘酮600~1200 mg/d,并逐渐减至200 mg/d.结果 应用胺碘酮治疗总有效率为89.89%(80/89),治疗后2周最大QT间期及最小QT间期均显著延长,但QT离散度(QTd)反而缩小(P<0.05);无因胺碘酮导致或加重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结论 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能缩小QTd,减少心室颤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廖祥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8):2554-2555
高血压患者大多数需要联合两种及以上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不同类型的降压药联合应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笔者采用地尔硫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患者61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浆脑钠肽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评价该药抗心衰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加服血脂康,疗程8周。治疗前后用彩超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以ELISA法与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明显升高、LVDd明显下降,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血浆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72,P〈0.05),与LVDd呈正相关(r=0.75,P〈0.05);血浆HS-CRP水平与LVDd呈正相关(r=0.31,P〈0.05),与LVEF增加呈负相关(r=-0.387,P〈0.05)。结论:血脂康能降低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抑制左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在慢性心力衰竭防治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神经体液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性激素水平与男性慢性心力衰竭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顺安  廖祥明 《安徽医药》2008,12(7):622-623
目的探讨男性血清性激素水平与男性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68例男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和25例健康体检男性成人(对照组)的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和E2/T水平。结果男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处于失衡状态,其E2和E2/T比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T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睾酮水平降低和雌激素水平升高是男性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抢救措施及预后。方法选取在急诊内科进行抢救的342例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抢救措施并探讨患者的昏迷原因及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患者致病原因包括168例(49.2%)脑血管疾病、102例(29.8%)急性中毒、64例(18.7%)糖尿病并发症、8例(2.3%)其他疾病。昏迷患者中昏迷程度中重度、原发病为急性、入院时间≥1 h患者抢救后死亡率与昏迷程度轻度、原发疾病为慢性、入院时间<1h患者的死亡率相比显著较高(P<0.05)。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易发生昏迷状况,临床需加强对昏迷患者抢救,尽早入院治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廖祥明 《当代医学》2016,(11):29-30
目的 分析探讨急诊直视气管插管在抢救危重症患者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危重症患者74例,以其中进行直视气管插管的37例患者为观察组,以另外37例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插管首次成功率、总成功率、插管用时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插管首次成功率、总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用时也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因气管插管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视气管插管可有效提升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并有效缩短插管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低钾麻痹患者的常见病因及诊治措施。方法通过对赣州市人民医院2007-07-2010-07收治的36例反复发作低钾麻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常见病因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反复发作低钾麻痹患者伴有内分泌系统疾病较多见,积极治疗原发病,预后较好。结论对反复发作的低钾麻痹患者,应强调病因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  相似文献   
8.
周孟  廖祥明  王珊  巩仔鹏  张荣红 《安徽医药》2019,23(11):2136-2141
目的系统评价槲皮素( Qu)体内外干预 HepG2人肝癌细胞增殖效果。方法使用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 Qu在不同作用时间对 HepG2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采用裸鼠移植瘤实验,评价腹腔注射 Qu对 HepG2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使用 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结果 Qu作用 HepG2细胞 24、48和 72 h的 IC50分别为 110.50,63.73和 46.38 μmol/L;12.5,25和 50 mg/kg的 Qu都能显著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且呈浓度依赖性;其中 50 mg/kg的 Qu对人肝癌 HepG2细胞裸鼠皮下肿瘤模型的抑瘤率为 4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对肿瘤增殖率为 46.68%。同时 Qu还会导致约 20.17%的体内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且几乎无毒性,表现出良好的抑瘤效果。结论 Qu能较为显著的抑制体内外 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并会导致其发生凋亡,且由于极低的毒性及在自然界的广泛分布,使 Qu成为新型抗肝癌药物开发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不同来源的松节药材中α-蒎烯含量进行检测,为松节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使用ZB-5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保持2 min,以20℃/min速率升温至160℃,再以120℃/min速率升温至260℃,保持2 min。进样口温度200℃,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温度300℃,进样量1μL,分流比10∶1。用环己酮为内标物,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量。结果:α-蒎烯在0.125~4 m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8%(RSD=0.7%,n=9)。结论:该方法具有灵敏、简便、准确的特点,可对松节药材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正砷(Arsenic)和砷化物一般均有剧毒,在工业、农业和医药上用途很广,最常见的是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是无臭无味的白色粉末~([1-3])。这些均可导致一定程度的砷污染,成为地方性砷中毒和工业性砷中毒的来源亚急性砷中毒也称砒霜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口服、吸人或药用过量无机砷化物所致的中毒。为进一步探索砷是否可以影响尿砷的浓度,本研究探讨亚急性砷中毒患者临床表现与尿砷值的相关关系,现将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