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王程  张炯  李飞  左松  廖盼丽 《广东医学》2016,(13):1929-1931
目的:探讨百里醌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氧化及线粒体保护作用。方法检测百里醌对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肾脏病理形态、肾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LD)、一氧化氮(NO)的水平以及肾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组分中的MDA、GPx、GSH、SOD含量和ATP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百里醌可明显减少BUN、Cr、LD、NO、线粒体膜电位、肾组织和线粒体组分中MDA表达以及肾组织病理形态改变,但可明显增加ATP酶活性以及肾组织和线粒体组分中CAT、GPx与SOD的表达。结论百里醌预处理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和保护线粒体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的影响,及VEGF-C对TNF-α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加入不同浓度的TNF-α作用不同时间,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VEGF-C mRNA和蛋白的表达.用不同浓度TNF-α与放线菌素D(ActD)刺激细胞24 h,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再加入不同浓度的VEGF-C,观察其对凋亡的抑制情况.结果 TNF-α促进NRK52E细胞VEGF-C的表达,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TNF-α(加入ActD 30ng/ml)促进细胞凋亡,凋亡率随TNF-α浓度增高而增加.VEGF-C能够抑制凋亡,50 ng/ml时对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100 ng/ml时抑制作用最强.结论 VEGF-C对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SLC12A3基因变异致Gitelman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Gitelman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系统复习Gitelman综合征合并蛋白尿文献。结果6岁男性患儿,因肾病综合征复发就诊,持续低钾血症,同时伴尿钠及尿钾排出增多,低镁血症,代谢性碱中毒,低尿钙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血压无异常,无特殊用药史及家族史。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儿16号染色体1号外显子SLC12A3基因存在c.179C>T(p.T60M)纯合错义变异(NM_000339),其父母均为携带者;ACMG评分为致病性突变。患儿确诊为肾病综合征合并Gitelman综合征。结论重视Gitelman综合征蛋白尿的评估和随访,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NPHS1基因突变致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例由NPHS1基因突变致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女性患儿,均于出生后3个月内起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否认肾脏疾病家族史。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检测,均存在NPHS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例1c. 2629_c. 2630 delAAinsT(exon 19)来自父亲,c. 1315+1 (IVS 10)GA来自母亲,均未见文献报道。例2 c. 2205(exon 16)_c.2206insTGGAC(exon16)来自母亲,未见报道; c.3478CT(exon27)来自父亲,已有文献报道。根据ACMG评分,c.1315+1(IVS10)GA、c.2205(exon16)_c.2206insTGGAC(exon16)、c.3478CT(exon27)均为致病性,c.2629_c.2630delAAinsT(exon19)为可能致病。结论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应考虑行NPHS1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EMT)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作用通路,并利用动物模型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VEGF-C的影响,从而探讨VEGF-C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用转化生长因子B1(TGF-β1)孵育不同时间,观察其对VEGF-C、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磷酸化AKT(P-AKT)等表达的影响,并在TGF-131作用同时加入PBK抑制剂Wortmannin,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UO)制作SD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21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替米沙坦治疗组,每组7只。2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mSMA)及VEGF-C在肾组织的分布,用RT-PCR和Westernblot—ring法检测其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TGF-β1促进EMT的同时促进VEGF-C的表达增加。加入Wortmannin后EMT被抑制,同时VEGF-C的表达减低。动物模型组α-SMA和VEGF-C表达较假手术组高,替米沙坦治疗组α-SMA和VEGF-C表达较模型组低。结论TGF-β1可通过P13K—AKT通路促进VEGF-C的表达,VEGF-C与α-SMA的变化有同步性,提示VEGF-C可能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利妥昔单抗(RTX)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中维持缓解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将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肾内科诊断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22例患儿纳入研究, 予RTX治疗。外周血中CD19+B淋巴细胞≥1%总淋巴细胞者追加1剂RTX(375 mg/m2), 每例患儿使用3~4剂, 早期停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 后续使用霉酚酸酯治疗。采用Kaplan-Meier法对RTX治疗后患儿的蛋白尿无复发率和无频复发肾病综合征或激素依赖肾病综合征发生率进行分析, 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使用RTX前后的复发次数进行分析。采用秩和检验对RTX治疗前后患儿的体质量指数(BMI)及身高进行比较。结果 22例患儿中, 20例患儿完成治疗方案, 1年和2年的蛋白尿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5%和40%, CNI停用后复发频率降低。所有患儿BMI及身高在使用RTX治疗前与使用RTX 1年后、2年后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使用RTX后1、2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RTX在停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情况下也可有效降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复发率, 同时可使患儿BMI及身高得到明显改善。RTX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