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低位小肠不完全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18例肝移植术后并发低位小肠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观察疗效情况。结果 18例患者经精心护理7~14d后肠梗阻症状消失,平均治疗时间为11.5d,未出现其他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在临床护理中,肝移植术后并发低位小肠不完全性肠梗阻以预防为主,术后早期活动,严格按医嘱执行饮食要求,保持大便通畅至关重要,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病情,重视患者不适主诉,早期发现,给予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禁食及胃肠减压等综合护理措施,可取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肝脏疾病患者营养风险状况,为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对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和肝移植术后复诊患者各40例,共120例患者进行调查,比较3组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120例肝脏疾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8.3%(46/120),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2.5%(15/120);肝硬化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原发性肝癌与肝移植术后复诊患者高(χ2值分别为9.899和11.429,P值分别为0.002和0.001)。结论护理人员应关注肝脏疾病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的营养风险,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肝移植受者生存质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2017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复查的115例肝移植受者,使用一般资料问卷和简明健康调查(SF-36)量表进行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肝移植组与常模对照组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学历等人口社会学及临床相关资料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共发放问卷115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有效回收率93.9%。108例肝移植受者生存质量总分平均为(592±138)分,其中PCS得分平均为(286±71)分,MCS得分平均为(306±75)分;生理机能维度得分最高[(86±14)分],生理职能维度得分最低[(55±42)分]。肝移植受者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5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8、6.05、5.54、1.61和0.36,P均<0.01)。以SF-36量表中PCS和MCS作为因变量,分析肝移植受者人口社会学及临床相关资料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月收入、术后生存时间以及术后有无再就业是肝移植受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P均<0.05)。 结论肝移植受者生存质量还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多关注女性、文化程度较低、月收入较低、术后生存时间<1年、术后未再就业的肝移植受者,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捐献供体(DCD)应用于胰肾联合移植受者术后早期病情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例心脏死亡捐献供体(DCD)应用于胰肾联合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护理经验。结果 1例患者术中出现十二指肠肠壁血肿,考虑术后安全遂切除移植胰腺;1例患者术后考虑存在胰漏腐蚀周围血管,切除了移植胰腺;1例患者术后术后2周出现体液排斥,第54天行移植物切除;其余4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术后密切观察移植肾脏、胰腺功能恢复情况,做好排斥反应的观察、免疫抑制药物的正确使用、预防感染、腹部引流管的护理、出入量的管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护理措施,对于保证心脏死亡捐献供体(DCD)应用于胰肾联合移植受者的手术成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FGM)系统在肝移植术后早期受者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的28例受者,应用FGM系统(美国雅培公司)连续监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同时采集受者清晨空腹血液标本,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静脉血糖值作为参考,评估FGM血糖值临床应用的精准性。使用R语言3.6.1软件进行克拉克误差网格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术后第1周与第2周FGM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FGM血糖值与静脉血糖值的相关性。计算FGM血糖值与静脉血糖值配对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ARD)和决定系数r2,比较两种血糖检测方法的一致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28例受者平均佩戴FGM系统时间为(12.5±2.4)d(7~14 d),佩戴期间均未出现过敏、瘙痒、皮肤红斑、青紫和疼痛等不良反应,均未出现传感器脱落。FGM系统佩戴期间,28例受者预估糖化血红蛋白为(6.7±1.7)%,FGM血糖值为(8±3)mmol/L,目标范围内时间为(72±34)%,低于和高于目标范围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和8%。3例受者FGM血糖值全程在目标范围内,23例出现过高于目标范围,14例出现过低于目标范围。肝移植术后第2周FGM血糖值低于术后第1周,分别为(8±3)、(9±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P<0.05);术后第2周低于目标范围时间中位数(1%)高于术后第1周(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P<0.05)。FGM系统佩戴期间共采集244对空腹FGM血糖值与静脉血糖值,平均血糖值分别为(7±4)、(8±4)mmol/L,二者呈高度正相关(r=0.976,P<0.05)。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静脉血糖值作为参考,克拉克误差网格分析结果示:FGM血糖值有93%(227/244)落在A区,有7%(17/244)落在B区。MARD=9.8%,r2=0.95。 结论FGM系统在肝移植术后早期受者中的临床应用是可行的,与常规间断末梢血糖监测方法相比,可监测到更多血糖异常事件及其持续时间,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控制血糖水平在最佳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及营养支持所需的费用。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utritional risk sreening2002,NRS 2002)及营养支持相应费用,对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126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率、营养支持情况及营养支持所需的费用。结果 126例患者中,胃肠道系统疾病患者51例,肝胆胰疾病患者75例,有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3分)的有40例,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31.7%,其中胃肠道系统疾病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7.25%,肝胆胰疾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8%。胃肠道系统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13.73%,肝胆胰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14.67%。有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营养支持费用与无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营养支持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结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高,对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运用NRS2002量表进行调查评分,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干预,促进患者康复,减轻痛苦,减少医疗费用和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缺血肝脏移植(IFLT)患者术后早期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7年7~8月接受IFLT手术的3例受体进行移植肝功能观察与护理、腹部引流管护理、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3例受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396±102)min,无肝期(42±12)min,失血量(750±163)ml,患者移植手术中血压稳定;3例受者术后均未发生移植物无功能、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血管胆道相关并发症及急性排斥反应,术后(19±3)d顺利出院。结论:IFLT是一种全新的器官移植技术,术后严密观察肝功能恢复情况,做好管道护理、并发症观察及心理干预是保证患者顺利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简化式上腹部多器官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终末期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行简化式上腹部多器官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术后护理方法。结果:本组23例受体均于术后8 h内清醒,17 h内撤除呼吸机;术后在ICU观察治疗时间(2. 2±2. 5) d。AST、ALT及TBil等肝功能指标均于术后2周达正常水平; 22例患者术后2周血糖恢复正常,糖尿病痊愈,直至目前没有复发。无胆道并发症。肝排斥反应1例。2例移植后出现胰漏,通过主动引流治愈。7例发生肺部感染,经积极抗炎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治愈。结论:多器官移植手术难度大,涉及多个器官,术后护理是一项具有挑战意义的工作,术后密切观察移植胰腺功能恢复情况、生命体征、做好腹部引流管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上腹部多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廖昌贵  于瑞  叶海丹 《护理学报》2022,29(14):66-67
目的 总结5例肝移植受者术后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的护理经验。方法 5例患者护理重点措施包括:做好输注人免疫球蛋白,调整免疫抑制剂和输血护理,预防感染等。结果 经过精细的治疗和护理,5例患者均顺利出院且未见复发。结论 肝移植受者术后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较为少见,严密观察病情,做好用药护理,重点预防人细小病毒B19感染,促进患者康复,巩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