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1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邻水县位于川东北华莹山脉南麓,自1963年临床首次证实有流行性出血热(EHF)后,病例逐年增多,至1979年发病率高达55.6/10万,是达县地区近几年高发县之一,现将该县1982年EHF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九六○年,四川省南充地区经临床和病理学证实有流行性出血热(EHF)流行,二十余年来,疫区不断扩大,故对 EHF 病毒株的分离工作已刻不容缓。国内外学者先后用黑线姬鼠、大自鼠和细胞培养方法分离和适应传代病毒获得成功,为我省EHF 防治工作提供了经验。我们采用间接荧光抗体法(IFAT)检查了疫区黑线姬鼠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主要有二种不同流行病特点,临床表现,动物宿主和抗原性的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一种是由黑线姬鼠分离到的病毒,以A9株为代表,称野鼠型EHF病毒;一种是由褐家鼠分离到,以R_(22)株为代表,称家鼠型EHF病毒。用动物免疫血清和人恢复期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法无法将其区别,用中和实验法鉴别达二种病毒,相当费力费时。我们用杂交瘤技  相似文献   
4.
<正> 我省自1981年发生家鼠型出血热以来,疫情蔓延很快,其流行特征和临床特点与野鼠型出血热有很大差别。为从病原学方而区别二者的差异,进一步研究不同疫区和不同宿主所携带病毒的特性,为制备疫苗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我们利用长爪沙鼠进行了家鼠型出血热的病原分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标本来源及制作:褐家鼠捕自我省东部和北部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先绎间接免疫荧光  相似文献   
5.
一、流行病学 1.日本人群中的血清流行病学采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SR-11株感染的Veto-E6细胞作为抗原,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IFA),对以下人群进行了HFRS抗体验查。①正常人群:在1971年和1981年收集的正常人血清758份中,6份血清(0.79%)有1:16或更高的IFA抗体滴度。在此10年间隔时间中,没有阳性率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应用二乙烯亚胺(BEI)灭活狂犬病毒,及以此灭活方法制备疫苗之免疫原性和稳定性。实验分两步进行。一、疫苗制备:选用增殖于BHK-21CB细胞培养之狂犬病毒PV  相似文献   
7.
用特异的超薄切片酶标记IEM技术对多种HFRSV感染系统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显示:①我国不同地区流行的不同类型HFRS,其病原形态相似,都是布尼雅病毒样颗粒;②从免疫学和形态学的结合上证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和不同来源的HFRSV之间关系密切;③酶标记IEM能使HFRSV及感染细胞内病毒抗原成份清晰显露,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是研究HFRSV形态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用黑线姬鼠分离的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 A_9株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中盲传至第3代培养39天后,开始在细胞核及胞浆内查到对 EHF 患者血清的免疫荧光反应。第4代后,感染细胞出现以细胞纤维收缩、细胞核折光增强、随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人源性单克隆抗体筛选方法。方法从52份重组MRSA多价亚单位疫苗的Ⅰ期临床研究受试者血液样本中筛选出抗体滴度高的血样,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浆细胞,以mRNA为模板PCR扩增抗体重链、轻链可变区基因,通过重叠延伸PCR分别将将抗体重链、轻链可变区基因与CMV启动子、人恒定区及多聚A尾连接,构建成单克隆抗体线性表达载体,PEI瞬时转染293T细胞进行抗体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分选出1 120个浆细胞,筛选出了39个针对MRSA 5种保护性抗原α-溶血素(Hla)、铁离子表面决定蛋白B(Isd B)、金葡菌蛋白A(SpA 5)、肠毒素B(SEB)及锰离子结合蛋白C(Mnt C)的人源性单克隆抗体,ELISA结果显示抗体能与抗原蛋白结合。结论通过单个外周血浆细胞技术,成功筛选出了能够与抗原结合的MRSA人源性单克隆抗体,为研究MRSA治疗性人源性抗体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前进行流行性出血热(EHF)宿主动物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多采用双层间接免疫荧光法,但此法需制备相应的动物IgG的抗血清为中间抗体。EHF流行病学调查涉及的动物种类较多,分别制备各种动物IgG的抗血清困难较大。本文研究了与流行性出血热有关的多种动物血清IgG之间的交叉抗原关系,以便选用尽可能少的IgG抗血清检查宿主动物中的抗EHF病毒抗体,以利推广应用。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