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医学专科化的发展趋势和护理事业的自身发展,要求护理事业向专业化、专科化方向发展[1],由此使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岗位趋向专业分工的细化。为适应这种岗位变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专业化护理服务需求,我国许多院校在护理专  相似文献   
2.
为缓解我国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人员的短缺,拟在三年制专科护生中培养ICU初级护理专业化人才。通过院校合作方式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编写教材、建设师资队伍与实训基地,实施“1.5+0.5+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采取“平台+ICU护理专业技能”的实践技能培训方案和“实岗学习”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根据三年制高专护理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出"3+1+1+1"专兼结合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将6个学期分成4个阶段,分别为基础理论阶段、专业理论阶段、综合实习阶段、专科实习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学校与医院共同编制了专业化方向课程配套教材,建设了校内外护理专业化方向培养实训基地。该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就业率达100%,得到用人单位的较高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200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强调两个系统:一是基础课教学要成系统;二是实践环节要成系统。近几年,我国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在护理教育教学中,虽然十分重视护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在实践技能培养方面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系统。现将高职高专护生实践技能培养体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庞海霞  邢爱红  高燕 《护理研究》2012,26(35):3341-3342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化方向培养课程体系。[方法]在CBE理论指导下,构建了护理专业化方向培养课程体系,以期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专门化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借鉴。[结果]在新的专业化方向培养课程体系下培养的学生就业率高达100%。[结论]CBE理论改变了我国护理教育"学科本位"课程设置模式,创造了学生毕业就能上岗的奇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镜下喷洒超微大黄粉溶液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攀煤总医院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分别采用胃镜下喷洒超微大黄粉溶液和去甲肾上腺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平均止血时间、平均呕血次数、平均黑便次数以及平均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为79.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血时间、呕血次数、黑便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镜下超微大黄粉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作用迅速,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ICU护理专业方向培训对在本岗位就业学生可持续发展力的影响.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2个,分别对与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培训ICU护理专业方向人才的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ICU护士长和ICU护士进行调查,了解此种专业方向培训对在本岗位就业的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结果 经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ICU护理专业方向人才培训并在本岗位就业的毕业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良好的.结论 院校合作开展ICU专业化方向培训可以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按治疗方法不同将13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64)和研究组(n=70)。对照组接受盆底肌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肌纤维疲劳度、阴道最大动态压力和盆底功能改善率。结果:治疗前,两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和阴道最大动态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和阴道最大动态压力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Ⅰ类肌纤维疲劳度和阴道最大动态压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Ⅲ级者占比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失禁改善率和子宫脱垂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可提高阴道最大动态压力、尿失禁改善率、子宫脱垂改善率和Ⅰ类肌纤维肌力≥Ⅲ级者占比,以及降低Ⅰ类肌纤维疲劳度的效果优于单纯盆底肌训练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院校合作培养初级ICU护士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培养目标制订培养方案,在2005—2012年8届大专护生中每年择优选取约50名实习护生参加初级ICU护士培训。培训结束后,院校双方共同制定考核标准,依据获得初级ICU护士证书者的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进行分析。结果获得初级ICU护士证书者的就业率为100.0%,且就业对口率达90%以上。结论院校合作培养初级ICU护士具有可行性,有利于ICU护理专科人才的培养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可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0.
高燕  邢爱红  庞海霞 《护理研究》2012,26(34):3245-3246
为缓解我国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人员的短缺,拟在三年制专科护生中培养ICU初级护理专业化人才。通过院校合作方式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编写教材、建设师资队伍与实训基地,实施"1.5+0.5+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采取"平台+ICU护理专业技能"的实践技能培训方案和"实岗学习"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