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秀玲  李炯  平学军  郭玉林  陈兵 《安徽医学》2015,36(10):1284-1285
结合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实际教学情况,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的调整,对影像专业课程学时设置进行有效合理的调整,开设一门新课程———影像学实践。这种混合型教学模式不同于注重理论教学的传统方式,介于传统教学和 PBL教学之间,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种综合性教学法。对于影像专业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如何将理论知识熟练运用于影像疾病诊断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影像学实践教学已成为本专业教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1病例资料患者女,10月龄,主因"头皮肿物10个月"入院。查体:头颅外形发育良好,前额正中偏右侧有一体积约6 cm×5 cm×3.5 cm实性肿物,表面皮肤呈淡紫红色,边界不清,活动度可,质软有弹性感,指压可缩小,释手后恢复原状,形如海绵。肿物顶端处皮肤可见一大小约3 cm×2 cm桃红色斑块,肿物触痛及压痛可疑阳性。术前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检查:颅脑MRI示右额部前囟门处头皮下软组织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80 kV 条件下碘克沙醇(270 mg I/mL)应用于 CT 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将90例拟行 CTPA 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A 组45例:应用270 mg I/mL 碘对比剂同时使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管电压为80 kV,自动 mA;B 组45例:应用370 mg I/mL 碘对比剂同时使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管电压为120 kV,自动 mA。2组使用对比剂的总量均为40 mL。记录2组的容积 CT 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对2组图像质量进行双盲法评分;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平均 CT 值、图像噪声、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评分等,并对2组患者的阳性率以及碘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CTPA 共检查出肺动脉栓塞(PE)53例(A 组24例,B 组29例),A组显示 PE 的阳性率(53.33%)与 B 组(64.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可以显示4~6级肺动脉分支,图像质量均符合诊断要求,主观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 组的肺动脉平均 CT 值和噪声分别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 组的 SNR 和 CNR 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80 kV 条件下应用碘克沙醇(270 mg I/mL)行 CTPA 检查,获得的图像可满足临床需求,降低了辐射剂量并减少了对比剂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淋巴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优势及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淋巴管瘤患者多层螺旋CT的检查资料,总结多层螺旋CT下淋巴管瘤的影像特征。结果25例淋巴管瘤中20例囊性淋巴管瘤,CT平扫14例表现为单一囊肿,6例表现为多房性囊肿,囊腔内见有分隔;增强扫描8例出现囊壁或(和)间隔的轻微强化。4例海绵状淋巴管瘤平扫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增强检查实性部分有明显分期增强;1例毛细管型淋巴管瘤表现为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增厚,部分区域见有小蜂房样表现,增强扫描见有轻度不规则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为淋巴管瘤的诊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乳腺Paget病的钼靶X线表现,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Paget病的X线表现及其病理资料。结果,乳头乳晕皮肤增厚2例,其中1例乳头凹陷,1例乳头后方可见大导管征;乳房内肿块1例;乳房内微小钙化1例;X线无阳性发现2例。乳腺Paget病的X线表现虽无明显特异性,但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可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评价乳腺癌腋窝肿大淋巴结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局限浸润性乳腺癌伴有临床可触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患者的46个"靶"淋巴结进行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在静脉内以4.0 ml/s流率注射40 ml对比剂后,对病灶5 min层厚连续4个层面行同层动态扫描,分别半自动计算"靶"淋巴结及其扫描层面肌肉组织灌注参数值: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Y)和表面渗透性(PS),并使用非参数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6个腋窝"靶"淋巴结经术后病理学标本证实为转移性淋巴结32个、阴性14个(均为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炎).32个转移性"靶"淋巴结中有22个为前哨淋巴结(68%).阴性和转移性"靶"淋巴结的灌注参数平均值分别为:BF(76.18±31.53)和(161.60±40.94)ml·100mg-1mg·min-1;BV(5.81±2.50)和(9.15±3.02)ml/100 mg;MTT(6.80±1.55)和(5.50 4±1.84)s;PS(25.82±4.62)和(25.96±7.47)ml·100 mg-1·min-1.转移性和阴性"靶"淋巴结BF之间的r=0.14,P<0.05,BV、MTY和Ps之间的r值分别为-0.03、0.05、0.07,P值均>0.05.结论 CTP在形态学基础上增加功能信息可为临床评价淋巴结状态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双源CT冠脉成像质量影响因素,探讨相应解决方案,提高检查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600例双源CT冠脉检查资料,对影响图像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探讨改进方法。结果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呼吸运动、触发阈值、扫描范围、心律、对比剂注射速率与剂量等。结论双源CT冠脉成像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合理优化检查方案,可提高检查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CT肿瘤血管成像对周围型肺癌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对74例肺部孤立性结节(肿块)患者进行MS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后处理技术,以病灶肿瘤血管显示为恶性的直接证据,统计分析求得肿瘤血管征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果 74例患者中有53例诊断为肺癌,其中CT表现明确有肿瘤血管征者23例,显示率为43.40%,统计显示肿瘤血管成像的敏感性为43.40%,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41.18%,准确率100%.结论 肿瘤血管征可作为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在环枢关节外伤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环枢关节外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例环枢关节外伤病例的MSCT资料,观察各种重建方法对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MSCT轴位及MPR、3D重建相结合,可清楚显示环枢关节各部位隐蔽性的外伤性改变。结论MSCT在环枢关节外伤检查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做为环枢关节外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脑内畸胎瘤的 CT 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内畸胎瘤的CT诊断平学军刘娜嘉刘闽生秦△脑内畸胎瘤是颅内少见的先天性肿瘤。CT检查能区分瘤体内不同组织成分的密度,具有很高的定性诊断价值。现报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脑内畸胎瘤,结合文献复习,分析CT表现,并加以讨论。1材料与方法1.1本组5例,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