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自1954年麻疹病毒(MV)分离成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单一血清型.1998年5月,WHO规定对MV基因定型至少对血凝蛋白(HA)全长编码序列或核蛋白(N)基因碳末端4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至目前已发现MV存在8个基因组(A-H)23个基因型[1].  相似文献   
2.
3.
对组织胞浆菌病的临床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胞浆菌病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所致的传染病。本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 ,人类普遍易感 ,尤以婴幼儿和老年人多见 ,男性多于女性 ,静脉吸毒和免疫功能缺陷者是本病的高发人群。禽类是组织胞浆菌病的主要传染源 ,蝙蝠也可经肠道排泄荚膜组织胞浆菌。酵母型组织胞浆菌偶可在人群间传播[1 3] 。组织胞浆菌病并非少见 ,临床上应予高度重视 ,现就本病的有关临床问题作一简要介绍。一、临床表现(一 )原发性肺部感染[1,3]  潜伏期长短不一 ,视感染病原体的多少、首次感染抑或是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后再次感染而有不同 ,一般为 3~ 2 1d。皮试呈…  相似文献   
4.
我们采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1954年麻疹病毒(MV)分离成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单一血清型.1998年5月,WHO规定对MV基因定型至少对血凝蛋白(HA)全长编码序列或核蛋白(N)基因碳末端4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至目前已发现MV存在8个基因组(A-H)23个基因型[1].  相似文献   
6.
自1954年麻疹病毒(MV)分离成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单一血清型.1998年5月,WHO规定对MV基因定型至少对血凝蛋白(HA)全长编码序列或核蛋白(N)基因碳末端4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至目前已发现MV存在8个基因组(A-H)23个基因型[1].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目前筛选乙脑传播媒介蚊虫常用的筛选方法,为预测乙脑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综合方法,使所筛选出乙脑传播媒介的蚊虫种类更加准确可靠。方法选用目前调查某种蚊虫为乙脑的自然传播媒介较为常用的方法。结果自然带毒率调查是进行乙脑传播媒介蚊虫种类调查最直接的方法,实际工作中运用的最多,时间也最长久,取得了丰富经验,获得了成功的结果,分别从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骚扰阿蚊等26种蚊虫中分离出了乙脑病毒。结论通过模糊数学方法和媒介定量分析方法优选出传播乙脑的主要媒介,再由自然带毒率调查和PCR技术等做旁证,由此确定当地乙脑可能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皮质醇水平和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老年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共纳入100例入住该院诊断为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老年患者,根据其病情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组,同时选择40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外周血中皮质醇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并随访观察外周血皮质醇水平变化。结果 100例诊断为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老年患者中,早期肝衰竭46例,中期32例,晚期22例。四组患者皮质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肝衰竭程度的增加,皮质醇水平逐渐降低,ALT、AST、TBil水平逐渐上升,其余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皮质醇水平与ALT、AST、TBil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BV-DNA无相关性。100例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老年患者存活45例,死亡55例,诊断第1、7、14、21、30天存活组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死亡组(P0.05);且随时间发展,存活组皮质醇水平呈上升趋势,死亡组呈下降趋势。结论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皮质醇水平随病情加重而下降,其水平可作为临床预测患者生存预后的指标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普遍存在低白蛋白血症 ,不但加重病情 ,还可引起消瘦、浮肿、腹水和各种并发症。目前 ,临床治疗低蛋白血症主要是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我们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思增 )治疗肝炎肝硬化低白蛋血症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6 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40~ 70岁。均符合 1995年全国肝炎会议修定的诊断标准。血清血蛋白 <35 g/ L ;消化道症状相对较轻 ,无肝功能衰竭倾向 ;无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低下等内分泌疾病 ;肝硬化程度均为 B级。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两组性别、…  相似文献   
10.
组织胞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胞浆菌病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所致的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广泛。人类认识本病已有近100年的历史,人群普遍易感,尤以婴幼儿和老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静脉吸毒和免疫功能缺陷者是本病的高发人群。禽类是组织胞浆菌病的主要传染源,在含有鸟排泄物的土壤中存在大量的荚膜组织胞浆菌。蝙蝠也可经肠道排泄荚膜组织胞浆菌,故在其栖息的洞穴内存在此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属双态真菌,粪便中的菌丝体在外界环境下产生分生孢子。人在有蝙蝠的洞穴内或清理鸡窝时可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