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冠脉搭桥术后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冠脉搭桥术后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溶栓的体会。方法:自1997年8月~2001年12月6例冠脉搭桥术后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接受溶栓治疗。结果:心肌供血明显改善,无溶栓所致的出血及并发症,无急诊再度手术搭桥。结论:冠脉搭桥术后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溶栓是挽救危重病人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席耀明  李峰  高伟 《新疆医学》2008,38(4):49-50
1999年~2007年4月我们完成各类心脏手术307例(包括我在原乌鲁木齐空军医院和自治区中医院开展的手术),其中23例在正中小切口胸骨不完全劈开下行先天性心脏矫治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中应用内窥镜小切口采集大隐静脉(SVG)的微创技术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应用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术(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平均采集时间为(35.6±11.8)min,全组大隐静脉无损伤,术后无下肢切口感染、裂开、液化、疼痛,术后早期下肢的水肿不明显,平均卧床2d,术后平均住院天数6d。结论:内窥镜辅助下微创大隐静脉采集术创伤小,能明显减少术后下肢切口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病儿 女 ,15岁。查体 :皮肤粘膜中度发绀 ,口唇发绀 ,杵状指 (趾 )。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 3、4肋间可闻及 3/VI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示法洛四联症征象 ,降主动脉与左肺动脉间似见异常通道。心电图示右房、室大 ,心肌供血不足。X线胸片示肺血基本正常 ,心影不大。术前诊断 :法洛四联症。1998年 8月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术中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跳液 ,结果停跳不满意 ,心内探查发现除法洛四联症解剖特征外 ,肺动脉瓣环上 0 5cm处有异常血管开口 ,确认为左冠状动脉开口。先行法洛四联症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主动脉手术中的脑保护方法,方法:研究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右锁骨下动脉右心房插管代温体外循环 选择性脑灌注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另一组采用右侧股动脉右心房插管低温体外循环 单纯深低温停循环方法。结果:采用选择性脑灌注深低温停循环可有效的达到术中脑保护。结论:选择性脑灌注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可有效预防术中脑缺氧、减少术后脑部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芪红汤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芪红汤对冠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心功能严重低下的冠心病患者的经验。方法:2005年9月-2007年9月共有37例射血分数(EF)〈30%的高危冠心病患者采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男性31例,女性6例;年龄27—76(平均61.6±7.8)岁。冠脉造影提示双支病变2例,多支病变35例,左主干病变10例。术前射血分数0.18~0.29(平均0.24±0.031)。合并心肌梗死史22例,支架植入治疗史6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Ⅱ级11例,Ⅲ级23例,Ⅳ级3例。合并轻、中度二尖瓣返流11例,合并室壁瘤5例,左室血栓2例。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3~76mm,平均(61.3±4.2)mm。结果:平均体外循环时间(41±15)min,平均远端吻合口(3.7±1.1)个,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3例,均在手术中安放。住院治疗期间病死2例,脑梗死导致左侧肢体偏瘫1例,肺梗死1例。在出院后随访2—21个月中,有3例病死。3例慢性心衰需长期药物治疗。其余患者心功能良好。结论: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能避免低射血分数冠心病患者术中的缺血损害,治疗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抢救一例木拉提米吉提许望书席耀明⒇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4岁。因突发心悸、气短和胸前区疼痛于1995年11月9日入院。患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曾在1995年10月25日行走时突然出现左侧肢体麻木、心前区剧痛、头晕、气短。疼痛持续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DeBakeyIII型主动脉夹层瘤通过经外周动脉血管介入置入覆膜支架行降主动脉腔内隔绝修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2006年2月~2011年3月,我科对36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瘤经股动脉切开,置入降主动脉覆膜支架行降主动脉破口隔绝腔内修复术,手术均在导管室全身麻醉下、肝素化(体重×1毫克)后行手术,其中有2例冈降主动脉破13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小于1.5cm,覆膜支架覆盖封闭左锁骨下动脉,未行左锁骨下动脉旁路手术,无缺血症状。34例行降主动脉破口覆膜支架置入腔内修复,保留左锁骨下动脉通畅,手术前先将猪尾导管置入升主动脉造影,进一步明确降主动脉破口位置,然后测量支架锚定区的直径,确定支架大小,后置入支架,置入后再次造影确定支架封堵后效果,用5—0Prolene滑线连续吻合股动脉切口。结果:1例病人3月后复查主动脉弓部及主动脉升部有逆行剥离,即开胸行升主动脉及全弓三分叉人工血管置换,余35例病人经3月-5年复查随访均能正常生活,从事一般工作。结论:对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瘤经股动脉切开置入覆膜支架行降主动脉腔内修复隔绝术效果好,术后病人症状改善,方法安全,病人恢复快,死亡率低,远期效果良好,在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席耀明  高伟  李锋  顾国军  黄浩 《山东医药》2009,49(42):79-80
目的总结重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26例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及左心室明显扩大的冠心病患者(均为3支血管病变)。单纯冠心病患者采用并行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不停跳或室颤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先在并行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不停跳下吻合血管桥远端,然后再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心脏停跳液、置换心脏瓣膜。结果本组用左乳内动脉20支与前降支吻合,桡动脉2支及大隐静脉26支与其他血管吻合,6例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后2例死于心室颤动。随访2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增大(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8.3±2.3)mm。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术中尽量减少体外循环时间,合理的手术设计、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灵活的并行体外循环以及合理使用IABP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