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外耳道及鼓室再造术治疗先天性外耳道完全闭锁29例。统计各种外、中耳畸形情况,比较耳廓发育程度、颞骨相当于外耳道口处有无骨性小凹、术前听力损失程度与中耳畸形的关系,将术前的常规横断位CT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对照。结果显示,术前可通过耳廓发育程度、相当于外耳道口处有无骨性小凹、听力损失程度和颞骨CT扫描来综合估计中耳畸形情况,为术前了解手术难度和确定手术进路及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提供一种准确判断单离细胞活性的方法,采用双醋酸荧光素(FDA)-碘化丙啶(PI)双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鉴别了豚鼠耳蜗单个外毛细胞的活性。在激发光下染色后的活细胞显绿色,失活细胞核呈红色。在室温下计数5只豚鼠(10侧听泡)在断头1、2、3、5和7h后的单离细胞平均存活百分率分别为85.0%、78.0%、70.0%、23.5%和0。本方法为一种鉴别细胞活性的客观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素El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somal pros-taglindin E1,Lipo-PGE1)是一种较常见的血管扩张剂和抗凝剂,具有扩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血管与神经等病变的治疗,并已在国内应用于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SD)的治疗。临床上SD可呈现不同的听力学类型,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血鼓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血鼓室是指中耳原因不明的出血而蓄积咖啡色分泌物、鼓膜呈蓝色的临床现象。作者于1991~1994年共诊治特发性血鼓室18耳,经额骨CT扫描、鼓室。乳突探查及组织学检查,其中6耳(33.3%)诊断为胆固醇肉芽肿,12耳除中耳有咖啡色液体外,未发现肉芽组织。8例患者对侧耳诊断为一般分泌性中耳炎。病人随访0.5~3年,2耳复发,1耳自愈,15耳治愈。  相似文献   
5.
师洪  曹大刚 《中外医疗》2010,29(3):127-128
休克是临床医学和法医检验鉴定中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一种综合征。虽然,2者对休克的认识有共同的理论基础,但由于出发点不同,侧重点不一,因此,对休克的诊断和确诊标准不尽相同。本文从休克的基本内涵入手,通过对休克病理、生理过程的分析,结合司法案例,笔者认为:休克的"临床医学诊断"不等于休克的"法医临床学诊断",后者直接决定着休克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结论",休克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结论"决定着"案件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临床实践为主,对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是理论知识转向实际应用,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培养目标的最后教学阶段,也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生的起点.在专科实习中,耳鼻咽喉科是一个较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实习时间短,内容多且复杂,是难度较大的学科.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本研究小组建立的内耳拟老化模型,研究其对噪声损伤的敏感性,并探讨线粒体DNA缺失(mtDNA)在大鼠对噪声损伤易感的可能作用.方法:2月龄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A组每日皮下注射D-半乳糖150 mg/kg体重,持续8周;继而暴露于声强为110 dB SPL的噪声环境中,每日连续刺激4 h,持续2 d.B组每日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150 mg/kg体重,持续8周,然后给予噪声暴露,噪声条件同A组.C组用药方法同A组,D组用药方法同B组,C组和D组均不予噪声暴露.造模后2周测试ABR反应阈改变,并测试各组大鼠膜迷路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T-SOD)、丙二醛(MDA)水平,同时应用巢式PCR(nest PCR)方法检测大鼠膜迷路mtDNA 4834缺失突变,并对PCR 产物进行测序.结果:A组大鼠ABR反应阈改变[(66.250±6.409)dB SPL]较B组[(35.625±4.955)dB SPL]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T-SOD显著下降,MDA水平明显提高,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内耳组织mtDNA4834缺失突变率分别为:A组87.5%(7/8),B组12.5%(1/8),C组75.0%(6/8),D组0(0/8).结论:内耳拟老化模型大鼠对噪声性聋易感,大鼠内耳组织mtDNA缺失突变可增加模型大鼠对噪声性听力损伤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大佛喉露喷雾剂治疗100例急、慢性咽炎、喉炎及扁桃体炎病例。并分别用其它药物治疗作对照观察。结果表明大佛喉露对上述咽喉部疾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慢性咽炎疗效明显高于目前常用治疗方法。且起效快,使用方便,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鼻渊舒口服液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2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鼻渊舒口服液临床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方法儿童慢性窦炎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鼻渊舒组)进行研究.结果治疗组(鼻渊舒组)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结论鼻渊舒口服液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一种理想制剂.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辅助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高压氧作为辅助治疗对突发性聋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4年收治的102例采用高压氧(高压氧组)辅助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同期除高压氧外其他治疗内容均相同的134例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用SPSS软件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病程、患耳侧别、是否伴有眩晕或耳鸣、诱因、疗程、既往另耳听力下降病史及耳聋程度对预后的影响,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影响因素,分析高压氧对疗效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性别、患耳侧别、是否伴有耳鸣、诱因及疗程对听力恢复无影响;年龄、病程、是否伴有眩晕、既往另耳听力下降病史及耳聋程度对听力恢复有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高压氧组的治疗有效率(听阈提高15dB以上)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突发性聋有一定疗效,病程长于14d、伴有眩晕、既往另耳有听力下降病史及极度聋患者的听力恢复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