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晚期肺癌的中医证候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的主要中医证候。方法 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经 χ2 检验 ,不同中医证候的晚期肺癌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血瘀证、气虚证、痰证、阴虚证最为多见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型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晚期肺癌的中医证候以血瘀证、气虚证、痰证、阴虚证为主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肺癌是当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许多国家都呈急剧增长趋势。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化学、放射和生物免疫治疗。目前,针对全身兼顾局部的多学科交叉综合治疗被公认为是最佳的治疗模式。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有效地调整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或巩固放化疗效果,减轻毒副反应,维持患者带瘤长期生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医务人员及患病群体中对中医药治疗肿瘤还存在不少认识误区,或对其不屑一顾,或盲目夸大其治疗作用。因此,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中医药在肿瘤…  相似文献   
3.
4.
益气补元饮对脾不统血证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_3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100例病人,男性35例,女性65例;病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1例(原发性29例,继发性2例),缺铁性贫血22例,再障1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1例,巨幼细胞性贫血7例,脾功能亢进4例,溶血性贫血3例,急慢性白血病3例,血小板无力症2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例,原因不明性贫血  相似文献   
5.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总结非小细胞肺癌中医原发证候特征,并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方法:按中医四诊理论,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初次发现,无明显转移灶,未进行相关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舌脉象及与临床辨证有关的内容进行临诊调查,并按中医证候诊断(辨证)标准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痰和瘀为非小细胞肺癌主要致病因素;(2)痰证、瘀证为肺癌中医较为特异性证候;(3)肺癌原发证候为实;结论:手术为消除或缓解中医证候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应予以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治疗;手术后宜继续以化痰活血为法,以清除伏痰瘀血,巩固疗效,而对老年患者应在化痰活血的同时,注意匡复正气,加强补虚冶疗。  相似文献   
6.
中药灌肠治疗恶性肠梗阻10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此类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2年10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06例恶性肠梗阻患者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06例患者中40例(37.7%)完全缓解,43例(40.6%)好转,总有效率78.3%。无效23例(21.7%),均为高位完全梗阻。23例无效患者在观察期间病情未出现明显恶化。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恶性肠梗阻操作方便,疗效肯定,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黄帝内经》"五阳已布,疏涤五脏"的思想,认为五脏阳虚、瘀滞不通是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在肿瘤患者的中医临床治疗中,运用开胃进食汤加减温补五脏阳气,开鬼门、洁净府,通利三焦、六腑,疏涤以使五脏安和.调理肿瘤患者体质,可使肿瘤得到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方法治疗肿瘤病人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方法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65例。先将艾条点燃后于上脘、中脘及神阙穴施灸5min,待局部皮肤温热后将外敷药物敷于以上穴位,再于外敷中药的贴膜上施灸15min。中药胃瘫外敷方药物有木香、香附、枳壳、厚朴、姜半夏、丁香、干姜、肉桂、穿山甲、全蝎、延胡索。外敷2~3h后取下,1~2次/d。共观察30d。结果治愈59例,占90.77%,好转4例,占6.15%,无效2例,占3.08%。总有效率96.92%。治疗后拔出胃管恢复进食且无明显不适感时间最短为6d,最长为30d。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3.21±6.27)d。患者均未出现皮肤过敏现象。结论中医外治方法作用直接、疗效好、操作方便,是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是以腹中积块、黄疸及疼痛为主症的恶性肿瘤。中医对此无专门论述,散见于“脘痛”“膈痛”“痞气”“积聚”“伏梁”“黄疸”等篇章。范氏等对近20年来发表在各类杂志的关于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文献,包括个案报道进行综合分析,对作为胰腺癌中医病名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10.
孙韬  左明焕 《北京中医药》2010,29(6):442-443
患者,男,58岁,体重90kg,卡氏评分60分,既往体健,无特殊疾病史,曾在埃塞俄比亚工作2年.2007年10月体检时B超发现肝前腹水(7.1cm).自觉下午腹胀,无发热,无食欲减退,无恶心呕吐,无嗳气反酸,无腹痛,无腹泻便秘,于北京医院复查腹部B超示脂肪肝、肝囊肿,腹腔积液(肝周4.4 cm,肠间6.0 cm),CA125:195.2μ·mL-1,免疫球蛋白IgG:1760.00 mg·dL-1.未予重视.2007年11月下旬开始自觉腹部较前逐渐增大,腹胀加重,饮食减少,尿量逐渐减少,并出现双下肢浮肿,未行系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