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氧化氮(NO)和交感神经(SN)在心脏生理病理变化和经脉经穴的功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心脏和经脉经穴,从NO在心血管生理和病理变化中的效应,SN对心血管功能活动的调节,NO的中枢调节部位及其调节心血管功能活动的介导物,以及药物和针灸对NO效应的影响等,系统地分析了NO和SN在心血管功能活动过程中可能的发生机制。经总结发现,NO和SN在干预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过程中,受控于中枢神经系统,涉及脊髓和大脑中枢核团;SN和血小板介导了NO对心血管系统功能活动的调节;药物治疗或针刺心包经穴位可通过调节外周血或心肌组织中NO和NO合酶(NOS)而发挥保护心肌损伤的作用,并在针刺经穴后,可以显现经穴组织中NO的特异性变化和经穴组织中NO变化的循经特征。经分析以往研究文献发现,目前基于SN介导NO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调节开展经穴-脏腑相关的双向性效应规律和机制等的研究较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醒脑开窍"针法、"百会透曲鬓"、"焦三针"和"颞三针"等4种针刺方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探讨,分析纳入的以往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随机、对照、盲法设计的情况.方法:采用Access2003建立数据库,使用率或构成比的方法对纳入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随机、对照、盲法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采用随机分配方案的文献所占的比率,"醒脑开窍"针法为50%(5/10)、"百会透曲鬓"针刺方案为100%(符合录入要求的仅有2篇,尚待进一步研究)、"颞三针"针刺方案为50%(4/8)、"焦三针"针刺方案为40%(4/10);采用对照的文献所占的比率,"醒脑开窍"针法为60%(6/10)、"百会透曲鬓"针刺方案为100%(符合录入要求的仅有2篇,待进一步研究)、"颞三针"针刺方案占75%(6/8)、"焦三针"针刺方案占70%(7/10);4种针刺方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文献均未采用盲法.结论:今后4种针刺方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中,需重视采用随机、对照和盲法等设计方法,使临床研究的各组问具有最大程度的可比性、减少抽样误差,而且尽量克服来自研究者或受试者的主观因素所导致的偏倚.  相似文献   
3.
故障现象调面板上基线调节电位器(W_4),表笔能移动,但不能移动到下底部,出现上、下不对称的现象。检查与分析首先用起子调节两只调零电位器W_3和W_(11),发现无论怎样调,表笔都不能移动到下底部(调W_3时表笔只能向上移动),这样初步可确定故障大致发生在功率放大部分或位置反馈部分。接着焊下R_(98)电阻,再调基线调节电位器(W_4),发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观察针刀松解法、电针对膝骨关节炎兔中枢神经5-羟色胺类和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测定端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中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A)、高香草酸(HVA)和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含量.结果 模型组端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等的5-HT含量与正常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有降低的趋势;模型组下丘脑和脑干中5-HIAA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端脑和腰膨大5-HIA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针刀治疗后端脑或脊髓5-HIA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电针治疗后端脑5-HIA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而脊髓中5-HIA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模型组端脑N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针刀或电针治疗后N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较呈显著性升高;模型组下丘脑和脑干N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性增加,针刀或电针治疗后显著降低;模型组脊髓NA含量与正常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别.模型组端脑HV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针刀或电针治疗后显著性升高,针刀组与电针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别;模型组下丘脑、脑干和脊髓HVA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别.模型组端脑和脊髓DOPAC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变化;模型组下丘脑和脑干DOPAC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针刀或电针治疗后DOPAC含量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结论 针刀松解法或电针疗法对膝骨关节炎兔脑、脊髓中5-羟色胺类和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提示2种疗法在减轻关节软骨损伤的同时,可通过调节中枢神经5-羟色胺和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以缓解关节疼痛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兔血清和肌肉组织5-HT、β-EP的含量变化,探讨针刀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和针刀+电针组。造模后28天,腹主动脉取血和左侧第三腰椎横突周围肌肉组织,采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肌肉组织中5-HT、β-EP含量的变化;HE染色观察局部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模型组血清和肌肉组织5-HT、β-EP含量较正常组明显提高;3个治疗组血清和肌肉组织中5-HT以及肌肉组织中β-EP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模型组局部出现明显炎症反应,3个治疗组,局部炎症反应均有减轻。结论:针刀松解法可通过减轻局部炎症并减少血清和肌肉组织中5-HT和肌肉组织中β-EP的含量,介导外周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6.
墨西哥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来自两方面:美洲印第安人和西班牙征服者。两种文化的融合产生了墨西哥独特的传统医学.在西班牙人入侵以前,中墨西哥、伯利兹、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的一部分一直以从事农业为生。健康和自然、宗教观念联系在一起。阿兹特克人将其称为人和自然的和谐。他们认为,疾病是神对犯罪的惩处。平衡失调会导致严重疾病或死亡。西班牙人入侵后带来了希腊医学的体液理论:血、痰、黑胆汁和黄胆汁,四者平衡意味着健康,于是体液理论和当地存在的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寒热平衡理论。  相似文献   
7.
目前,缅甸存在四种传统医学,首先是德沙那(Desana)医学,它的理论基础是佛教教义和一些自然现象,例如热和寒。其次是贝西加(Bhesijja)医学,来源自印度草药医学。第三是内卡塔(Netkhatta)医学,它的理论基础是黄道十二宫、星辰、生辰八字等。第四是维加达拉(Vijadhara)医学,它崇尚打坐和炼丹术。缅甸传统医学使用草药、占卜、宗教医师疗法。自古以来,缅甸产生过一些有名的医家。糖尿病、高血压、疟疾、结核、腹泻和痢疾是缅甸国内主要病种,这也是传统医学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醒脑开窍"针法、"百会透曲鬓""焦三针""颞三针"等4种针刺方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探讨,分析了纳入临床研究文献的篇数、作者数和期刊的影响因子。方法采用Access2003建立数据库,采用率或构成比的方法对收集的4种针刺方案研究文献篇数及纳入的文献篇数、纳入文献的作者数、文献所涉及的期刊影响因子等方面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占收集的文献篇数比率较低,分别为"焦三针"0.15%、"醒脑开窍"针法0.27%、"百会透曲鬓"1.79%、"颞三针"1.3%;作者数为3个以上者所占比率较高,分别为"醒脑开窍"针法50%、"百会透曲鬓"针刺方案50%、"颞三针"针刺方案62.5%及"焦三针"针刺方案30%;杂志影响因子0.5以上者,以"醒脑开窍"针法、"百会透曲鬓"所占比率高,分别为"醒脑开窍"针法40%、"百会透曲鬓"50%、"颞三针"针刺方案12.5%、"焦三针"针刺方案10%。结论建议今后4种针刺方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尚需重视多中心合作,采用国内外公认的疗效评价标准,重视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和学术作用。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心脏疾病发生时出现室速和室早等重度心律失常是导致猝死的重要原因,其治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有研究证明温针灸具有改善心肌缺血和降低心律失常发作频率等作用,提示温针灸可能对缺血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疗效。本文旨在通过对温针灸临床作用及机理、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预温针灸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和分析,探寻温针灸介入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时机,为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针刀松解法干预后膝骨关节炎(KOA)大鼠中枢不同部位亮氨酸-脑啡肽(L-ENK)的变化并与电针干预相比较,探讨针刀松解法在脊髓及脊髓以上水平的镇痛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针刀组。将4%木瓜蛋白酶溶液与0.3mol/L半胱氨酸溶液按1:1混合静置0.5h后分别于造模第1、4、7天注射于后3组大鼠左膝关节腔,每次20μl。造模第36天开始,相应给予针刀松解治疗或电针治疗,治疗3周后取大鼠腰膨大处脊髓及脑组织,分别测定脊髓、延髓、中脑、丘脑、海马的L-ENK含量。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L-ENK含量在脊髓、中脑、海马较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延髓和丘脑L-ENK含量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和电针干预后,针刀组海马中L-ENK含量较模型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组中脑L-ENK含量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中L-ENK含量针刀组较电针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松解法对KOA大鼠中枢各水平的L-ENK有一定调节作用,其镇痛作用的发挥可能与其对中枢L-ENK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