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视力下降首诊眼科的垂体腺瘤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以视力下降为首发症状就诊眼科的垂体腺瘤患者被误诊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视力下降而用其他眼科疾病不能充分解释者行眼底检查、视野检查、头颅CT及MRI检查。结果有36例患者被发现垂体腺瘤,其中有12例曾被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8例误诊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6例被误诊为白内障,5例被误诊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3例被误诊为开角型青光眼,2例误诊为屈光不正。结论对临床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患者,应常规行眼底、视野及头颅CT或MRI检查,以排除垂体腺瘤等颅肉疾病。  相似文献   
2.
青光眼术后颞侧巩膜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经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法娩核囊外摘出术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42眼施行手术。常规球后麻醉。于颞侧角膜缘后2.0 mm行直线形或反眉形巩膜板层切开,长为5.5 mm,作隧道切口至透明角膜内1 mm。注入黏弹剂,行连续环行撕囊或开罐式截囊,直径6 mm,水分离后以旋转法将晶状体核旋入前房,以晶状体圈匙将核托出。以注吸针头吸净晶状体皮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中缩瞳。术后随访至少3月,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等。结果本组38例42眼术后第3天视力≥0.5者29眼(69.04%),术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对原滤过泡无影响,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青光眼术后特别是上方小梁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患者,经颞侧巩膜隧道式小切口进行手法娩核白内障手术切实可行,效果良好,值得向基层医院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脱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对 6例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脱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滤过泡脱垂由多种原因引起 ,但过强的滤过和结膜瓣缝合时过分下移是导致滤过泡脱垂的直接原因。结论 :通过提高手术技巧可预防术后滤过泡脱垂 ,已形成滤过泡脱垂者可手术修复并得到有功能的滤过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26例(239眼)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11例(11眼)发生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生率为4.60%,多数发生于术后2~3周。应用散瞳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消炎药等进行治疗,3~10d前房炎症完全控制,视力恢复良好,1例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结论迟发性葡萄膜炎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出现较晚的并发症,对术后恢复良好的视力又造成严重损害,及早诊断和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窥镜下联合泪道激光泪道置管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效果。 方法:2008-05/2010-06对186 例238眼泪道阻塞患者行鼻窥镜下联合泪道激光逆行泪道置管治疗。通过泪液回收及荧光素排泄试验来判断泪管的通畅度。 结果:经随访186 例238眼治愈214眼( 89.9%) ,好转20眼( 8.4%),无效4眼( 1.7%),总有效率98.3%。 结论:鼻窥镜下联合泪道激光泪道置管治疗鼻泪管阻塞安全有效,损伤小,术后复发率低,是泪道阻塞性疾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165例(176眼)板栗苞刺致眼异物伤的特点及治疗.方法:眼表面麻醉或局部麻醉后显微镜下取出眼睑、角膜、结膜下、巩膜或前房异物,预防感染及并发症治疗.结果:板栗苞刺1次取出者占76.7%,2次取出者占21.6%,3次取出者占1.70%;手术后随访1~6个月,患者视力无影响者占91.5%.结论:板栗苞刺所致的眼异物伤,异物数量多、侵犯范围广,及时诊治并采取恰当方式取出异物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普通器械劈核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普通晶状体圈匙和虹膜恢复器劈核在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于上方角膜缘后2mm处作直线形巩膜隧道切口,长约5.5mm,剖至透明角膜内约1mm,不作侧切口。开罐式截囊或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后使晶状体核浮至前房,以晶状体圈匙进入核下方并向上托住核,虹膜恢复器进入前房至核的上方向下用力切割,双手配合将核劈为两半,分别托出。结果97例97眼术后第1天视力≥0.5者62眼(63.9%),术后1周82眼(84.5%),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25眼(25.7%),3~5天内水肿完全消失。随访6~12月无并发症。结论此法不需特殊器械,操作方便,安全有效,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8.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并有白内障的首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且前房角关闭粘连范围小于180°者36例(36只跟),单纯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分析术前和术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矫正视力的变化,术后随访1~12月.结果 术后1周,36只眼眼压全部控制在20mmHg(1mmHg=0.133kPa)以下,前房深度明显增加,前房角增宽,34只眼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只眼无变化.术中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35只眼,同术后1周相比,眼压全部无明显变化,1只眼视力因眼底出血而下降.术前术后眼压,前房深度及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且前房角关闭粘连范围小于180°的首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方法简单,经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岳艳菊  吴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965-3965
近年来,以一过性黑朦为主诉就诊于眼科的患者越来越多,经眼科详细检查却有不少患者眼部并无明显异常表现。不少研究发现,一过性黑朦是眼部缺血的表现。而跟部缺血经常为心脑血管等疾病患者的首发症状出现而就诊于眼科。现将我院2007-01—2009-12以单眼或双眼一过性黑朦为主诉就诊于眼科的非眼科疾病患者疾病5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KTP激光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采用KTP激光泪道治疗机治疗各种泪道阻塞共236例(268眼)。随访3~12个月。结果:268眼中治愈227眼,好转33眼,无效8眼,治愈率84.70%,有效率97.01%。结论:KTP激光治疗各种泪道阻塞安全、有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