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p-Stat3和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例特征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联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建立患者术后生存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133例行胃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信息并随访。制作石蜡组织芯片,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Stat3和Survivin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联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来描述多指标联合检测对患者术后生存状态的预测价值;使用R Studio软件中survival和rms程序包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p-Stat3和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Stat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呈正相关,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Stat3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ALT水平越低,患者预后越差;Survivin、ALT和AST为预测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最优组合。结论 p-Stat3和Survivin的表达对胃癌诊断具有辅助作用;p-Stat...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同时性多发性胃癌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病灶之间的关联性。  方法  收集2007年11月至2017年12月间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内镜下黏膜剥脱术或外科手术的56例同时性多发性胃癌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根据多发性胃癌中对主、副病灶的定义,探究病灶间的关联性。  结果  56例同时性多发性胃癌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平均年龄为(63.82±11.88)岁,男性多见,占75%(42/56),伴有病灶周围黏膜萎缩患者为25例(44.64%)。主、副病灶的浸润深度均以T1期为主。主、副病灶的直径呈正相关(r=0.797,P < 0.001),病理类型具有关联性(P=0.007);内镜分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 < 0.001);在空间分布方面,主、副病灶也具有关联性,其中垂直位置列联相关系数c=0.484(P=0.002),水平位置列联相关系数c=0.535(P=0.007)。同时性多发性胃癌和(或)高级别上皮瘤变中主病灶在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是否合并黏膜萎缩等方面与单发性胃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存在差异。  结论  同时性多发性胃癌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高危人群为合并黏膜萎缩的老年男性,在胃镜检查时应注意根据主、副病灶间的关联性仔细观察,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种影响因素对石河子地区胃炎、胃上皮内瘤变(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GIN)和胃癌患者的致病作用。方法 以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胃镜活检的7 110例汉族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调查问卷获取患者的病例资料,排除食管及十二指肠相关疾病后,共4 429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包含胃炎4 249例、GIN 93例和胃癌87例。使用χ2检验、秩和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各因素在胃炎、GIN和胃癌3组人群中的差异性,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胃炎进展为GIN或胃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χ2检验及秩和检验分析显示,在胃炎、GIN和胃癌3组人群中,性别、年龄、消化系统疾病史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加深,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构成比逐渐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P<0.001,OR=2.251,95%CI:1.461~3.470)、老年(P<0.001,OR=4.829,95%CI:2.241~10.409)、有胃癌家族史(P=0.002,OR=3.227,95%CI:1.537~6.774)及消化系统疾病史(P=0.034,OR=1.644,95%CI:1.037~2.607)是胃炎进展为GIN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P<0.001,OR=3.254,95%CI:2.026~5.225)、中年(P=0.022,OR=2.688,95%CI:1.153~6.265)及老年(P=0.002,OR=4.734,95%CI:1.750~12.807)是胃炎进展为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排除年龄和性别2个因素的干扰进行分层分析发现,青年人群中吸烟(P=0.028,OR=4.060,95%CI:1.160~14.202)是胃炎进展为GIN的危险因素,女性人群中肥胖(P=0.032,OR=3.869,95%CI:1.121~13.356)是胃炎进展为胃癌的危险因素。结论 胃组织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与胃疾病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诱导胃癌变的早期事件。石河子地区男性、老年、有胃癌家族史及有消化系统疾病史的人群以及青年烟民更易患GIN,男性、中老年人群及肥胖女性患胃癌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