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4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探讨粘液放线菌形成的单菌种生物膜的结构以及胞外多糖在生物膜中的分布。方法采用微生物厌氧培养技术将粘液放线菌在玻璃片上形成24h单菌种生物膜,用荧光染料Fluorescein、BODIPY和Calcofluor进行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其形成的生物膜结构和其中胞外多糖的分布。结果玻璃表面粘液放线菌粘附形成致密的生物膜,大量微菌落和沟壑间隙是其所形成生物膜的特征。临近粘附表面的生物膜基底部位细菌密度较低,而中部则较致密。生物膜中胞外多糖分布与菌落中的细菌分布一致。结论粘液放线菌依靠其合成的胞外多糖聚集形成了生物膜。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龋病学的免疫学研究作了全面概要的回顾,重点在于患龋时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反应和免疫学防龋两个方面,对免疫防龋的机理、防龋途径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236名9~32岁男女和255个离体牙上观察了早期龋损害的部位及其与菌斑的关系。表明恒磨牙咬合面中央点隙和远中点隙以及邻面的触点龈方是最敏感的部位。这些早期损害均与菌斑有显著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在女性表现尤为突出。另外检查277颗离体牙邻面早期损害与触点关系时,发现在触点龈方受累者占84.48%,这也间接证明了龋病发生在菌斑堆积部分的显著性。对99颗磨牙的120个点隙沟的镜下观察,说明点隙沟的早期龋损害主要发生在底部。  相似文献   
4.
龋病学研究近况(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龋病学是口腔医学领域内发展较晚的学科。它的内容广泛,包括病史学、流行病学、病因学、发病机理、病理解剖学、临床学、预防学等多个方面。它与许多边缘科学如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胶体化学、结构化  相似文献   
5.
作者用McNee的方法测定了两组人(龋失补牙面指数高者和低者)原位牙菌斑中乳酸、蔗糖、葡萄糖、果糖的扩散常数(D),同时测定了原位菌斑密度,并分析了它与蔗糖的扩散常数(Ds)的关系。结果:在人牙原位菌斑中,蔗糖与乳酸的扩散常数无显著差异;两组人原位菌斑的D_L/D_S 无显著差异;三种糖在原位菌斑中的扩散常数无显著差异。我们认为菌斑中酸滞留不是由糖、酸的差速扩散引起的,龋病的发生也与此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菌斑与龋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碳水化合物的唾液清除率是指摄取碳水化合物后,在唾液中停留的时间和浓度,它关系到牙菌斑细菌从唾液中摄取糖源的速度和菌斑PH改变。碳水化合物的唾液清除率是衡量牙菌斑对糖利用能力的重要指标和龋敏感性预测项目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在这方面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牙面生态膜的调控又称菌斑控制,它在预防龋病的发生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且也是龋病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就近年来对调控牙面生态膜的主要研究成果作较为全面而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继发龋的发生是由于细菌对修复体与牙齿窝洞界面的粘附,牙菌斑形成所致。修复材料表面的固有性质可以显著影响牙菌斑的组成和量,在口内保留时间的长短对牙菌斑的生化组成有关。修复体表面的光洁度和边缘质量都影响着继发龋的发生,其病理损害特点和破坏方式与原发龋相同,最后提出了预防继发龋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对167名干燥综台征患者和158名相应年龄和性别对照组对象的患龋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部分对象的腮腺液流速、免疫球蛋白含量和pH值作了检测。结果表明,干燥综台征患者的龋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腮腺液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腮腺液免疫球蛋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腭腺液pH值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