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面积脑梗死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岳振琴  谢延香  张平平  张凤霞 《河北医学》2005,11(12):1138-1140
大面积脑梗死是由于颈内动脉或基底动脉分支主干急性阻塞引起的广泛性脑梗死.临床多起病急,进展快,合并症多,预后差,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严重,是影响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的主要脑血管疾病类型. 临床护理路径(Cpa)的建立可以规范护理流程,提高专病护理质量.我科自2004年1月起建立和应用大面积脑梗死临床护理路径,本文旨在探讨其可行性及其效果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临床事件,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是造成患者死亡和致残的常见疾病.存活者中50%~70%病人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做好病人瘫痪肢体的康复护理,使病人能够重新走向社会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以心悸为主要表现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描述非心源性心悸(non-cardiac palpitation)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以心悸为主诉反复就诊的急诊患者671人,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17,HAMD-17)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比较非心源性心悸与心源性心悸的临床特点.结果 共218例同意合作的心悸患者入选,其中172例为非心源性心悸组,46例为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心源性心悸组).与心源性心悸组患者相比,非心源性心悸组年龄较小[(47.1±11.6)岁 vs (54.5±10.0)岁,P<0.01];≤45岁者较多(37.9% vs 15.2%,P<0.01);心悸发作时更易出现死亡恐惧(59.3%vs41.3%)、害怕(69.8% vs 34.8%)、失控感(31.9% vs 10.9%)、过度换气(37.2% vs 17.4%)和手脚麻木(37.2% vs 15.2%)等伴随症状(P<0.05);伴随症状成组出现(≥4个)的比例更高(29.7% vs 10.9%,P<0.01);发作时心电图正常、病程≥6月者更多(49.4% vs 30.4%.P<0.05).结论 急诊心悸患者焦虑症状明显,其中大多数为非心源性心悸,主要临床特征为年龄较轻、心电图正常、发作时常有特征性伴随症状,或特征性伴随症状成组出现.  相似文献   
4.
酒依赖与人格障碍及精神疾病共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酒依赖与轴Ⅰ、轴Ⅱ疾病共病情况。方法:入组人员自行填写一般情况问卷及人格诊断问卷(PDQ-4+),再由精神科医生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人格障碍定式临床诊断(SC ID-Ⅱ)对PDQ-4+筛选阳性者进行临床诊断。结果:观察组人格障碍共病率72%,精神疾病共病率5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酒依赖与轴Ⅰ、轴Ⅱ疾病存在广泛的共病。  相似文献   
5.
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系统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支持组和对照组,支持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社会支持的干预措施,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20天、30天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在干预后20天和30天均降低,而支持组HAMD评分降低更显著,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6.313,8.057,P<0.01)。结论增加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在促进疾病康复的同时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应用注射用内给氧(注射用氧化碳酰胺)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格林——巴利综合征呼吸肌麻痹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林—巴利综合征 (GBS) ,即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是迅速进展而大多能自愈的周围神经疾病 ,多从四肢软瘫开始 ,并逐渐累及颅神经和呼吸肌等重要器官 ,呼吸肌麻痹是主要的死亡原因。目前认为 GBS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度过急性期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因此 ,加强 GBS急性期呼吸肌麻痹的护理 ,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之一。我科自 1996年 1月~ 2 0 0 0年12月 ,共收治 GBS患者 6 8例 ,其中合并呼吸肌麻痹患者 2 5例 ,对其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2 5例 ,男 16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 17岁 ,最大 6 0岁。均符合 Asbury(1990 )修…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病患者吞咽困难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发病后常伴有吞咽困难。吞咽困难是由于双侧皮质脑干束及脑干下部病变引起的软腭、舌、咽喉、颜面表情肌及颏肌麻痹所致 ,吞咽困难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取 ,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 ,而容易产生误咽 ,引起呼吸系统并发症 ,导致病人死之。我科于 2 0 0 1年 9月至 11月收治脑血管病患者 88例 ,其中伴吞咽困难的 12例 ,占 13.7%。1 临床资料本组 88例 ,男 6 1例 ,女 2 7例 ,年龄 4 4~ 80岁 ,其中脑梗塞 71例 ,脑出血 17例 ,伴吞咽困难的 12例 ,不能经口进食 ,给予鼻饲以补充营养。2 临床表现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由…  相似文献   
10.
责任制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工作方法。它是护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新的护理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其特点是以病人为中心,由责任护士对病人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整体护理,使各项护理目标都得到落实。这样不仅保证病人得到更完整、更适合个人需要的护理,而且把护理实践与护理理论、护理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护理科学的发展。现就我院开展责任制护理以来的情况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