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岑宪铭  叶丽霞 《广西医学》2009,31(1):104-105
目的分析梧州市临床输血现状,了解各级医院临床用血情况,为加强临床采供血管理,进一步探讨推广成分输血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6-2007年梧州市各级医院临床使用全血和成分血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梧州市临床用血量持续上升,成分输血率逐年提高,二级和一级医院医务人员的临床输血知识和技术水平必须持续更新和提高,血浆用量逐年增加。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强化成分输血的管理和定期对各级医院医务人员开展科学、合理用血技术的培训,仍是推广成分输血工作的主要措施;二级和一级医院医务人员是重点培训对象,成分输血工作要作为一项保证输血治疗效果和安全的系统工程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梧州市农村无偿献血开展的情况,评估农村无偿献血市场开发现状,为制定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宣传动员与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农村的献血人数、献血量、献血人群结构、献血模式、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献血率平均为0.702%,团体献血率平均为16.49%,400ml献血率平均为44.77%,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献血人群中男性比例占69%;血液检测不合格指标以ALT为主。结论:梧州市农村无偿献血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应加大对农村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进一步推动农村无偿献血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梧州市多次无偿献血者基本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偿献血的本质是改变人的观念和行为,接受一个新的观念意味着接受或改变原先的看法、态度或价值观[1].多次无偿献血者群体无疑是最接受和支持无偿献血工作的人群.组织、教育、动员、招募和保留多次献血的公民组成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在应急献血,成分献血,建立为血液事业发展服务的义工队伍等方面的意义重大.现将我市无偿献血4次以上志愿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Rh(D)阴性血献血者的基本情况和历年临床用血情况,为加强Rh(D)阴性献血者队伍建设和保障临床供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58名Rh(D)阴性血型献血者的性别、年龄、血型、献血情况及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Rh(D)阴性血型检出率为0.1%,男性多于女性,19~47岁占92.0%,汉族占95.0%.本市户口献血者占81.0%,多于外地户口献血者;本市户口重复献血率31.4%,高于外地户口献血者.结论 我市Rh(D)阴性献血者队伍能保障临床供血需求.  相似文献   
5.
岑宪铭 《华夏医学》2011,24(5):533-536
目的:了解血液报废的原因,采取降低报废率的措施.方法:对本站2006~2010年在血液采集、检测、制备、保存、发放、运输、库存和收回过程中出现血液报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血液总报废率为9.1%,以脂肪血(32.5%)、血液过期(22.8%)和ALT升高(21.3%)排前3位,占血液报废构成的76....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献血者在初次和重复献血时检验结果不合格的情况,了解重复献血对血液安全的影响,为开展献血人群的市场细分、组建固定献血者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4~2010年无偿献血者为对象,对献血者初次和重复献血时的ALT、HBsAg、Anti-HCV、梅毒(SYP)、Anti-HIV5项指标的检验结果不合格情况和同期203 423人次献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项指标不合格率随献血次数增多呈逐步降低的趋势,第1次献血人群中不合格率最高。第3次和第4次献血人群ALT不合格率比较:χ2=16.82,P〈0.05;第1次和第2次献血人群HBsAg不合格率比较χ2=19.46,P〈0.05,第3次和≥第4次献血人群比较χ2=14.61,P〈0.05;第1次和第2次献血人群SYP不合格率比较χ2=62.55,P〈0.05,第3次和≥第4次献血人群比较:χ2=22.24,P〈0.05。ALT、HBsAg、SYP不合格多见于≤3次献血人群。第1次和第2次献血人群Anti-HCV不合格率比较χ2=51.30,P〈0.05;第2次和第3次献血人群比较χ2=13.35,P〈0.05。≤2次献血人群中Anti-HCV不合格率高。结论献血次数越多的重复献血者血液更安全,以献血≥4次的重复献血者组成固定献血者队伍,有利于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7.
岑宪铭 《华夏医学》2013,26(1):54-57
目的:分析梧州市献血人群中确证阳性的HIV感染情况,为制定降低HIV经输血感染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查阅2005~2011年梧州市213 940人次无偿献血者中抗-HIV确证阳性献血者的年龄、性别、献血地域、职业和献血次数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25~44岁人群感染率高,各年龄段献血者HI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29,P<0.05);男性献血者HIV感染率高于女性(χ2=4.56,P<0.05);乡镇献血者HIV感染率高于城区献血者(χ2=5.58,P<0.05);首次献血人群HIV感染率高于重复献血人群(χ2=33.38,P<0.01)。结论:HIV感染从高危人群向低危人群扩散,筛选献血者过程中应加强对献血者健康状况、个人生活史、社会行为史的评估。  相似文献   
8.
岑宪铭 《华夏医学》2009,22(6):1106-1108
输血在现代意义上指的是红细胞输血,必要时辅以其他血液成分的支持[1].红细胞输血是临床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输血治疗方法,目的是提高贫血患者血液的携氧能力,改善组织器官缺氧状况[2],以保持代谢的需要.治疗效果与输全血相同,不良反应明显减少[3].但目前尚未有可靠参数指导红细胞输注[4],导致临床输血中不科学、不合理用血的现象仍较普遍存在,不能保证输血安全[5].笔者对近年来用于指导临床红细胞输血的指征和输血剂量情况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某市各级医院临床输血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梧州市各级医院临床医师掌握科学、合理用血技术的状况。方法统计分析2000-2006年本站对全市医院临床供血情况和各级医院临床医师成分输血及用血剂量情况。结果梧州市临床成分输血比例逐年提高。历年各级医院全血输血率比较χ^2=68.11,P〈0.01;三级与二级医院比较χ^2=43.42,P〈0.01。历年各级医院成分输血率比较χ^2=26.29,P〈0.01;三级与二级医院比较χ^2=17.29,P〈0.01。历年各级医院临床医师使用红细胞类成分血输血率比较χ^2=2 3.59,P〈0.05;三级与二级医院比较χ^2=16.04,P〈0.05。历年各级医院临床医师低剂量输血比例比较χ^2=30.84,P〈0.005;三级与二级医院比较χ^2=21.70,P〈0.005。结论推进成分输血工作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临床医师科学、合理用血技术的指导,杜绝滥用血液。  相似文献   
10.
梧州市10年用血返还基金使用情况的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既往10年无偿献血和献血者用血返还基金的收支情况,为取消用血互助金制度,建立无偿献血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提供经济上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χ^2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二项分布方法对本市10年无偿献血及献血者用血返还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用血返还基金保障了献血者本人的免费用血,并为直系亲属提供高于政策规定3倍的用血返还费用。结论国家财政加大对无偿献血工作的经济投入是取消用血互助金制度的先决条件,应进一步探讨取消该制度后血站面临经济负担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