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并总结诊治经验、围手术期处理与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10月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整理临床数据。结果:共入选20例患者,其中男6例,女14例;16~61岁,平均(37.5±14.9)岁。20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75~280 min,平均(172.0±56.1)min;术中出血量20~300 mL,平均(110.5±75.8)mL。病灶位于脾脏上极13例,脾脏中下极7例。术后病理证实:脾脏囊肿10例,脾血管瘤4例,脉管瘤3例,卵巢癌脾脏转移1例,反应性炎性假瘤2例。随访10~86个月,平均(25.0±8.7)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在切除病灶的同时保留了正常脾脏功能。具体手术方案及术中配合应根据病灶部位、性质、术者习惯等灵活调整。  相似文献   
2.
胰腺癌患者出现围手术期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影响患者预后,营养支持在胰腺癌综合治疗中逐渐得到重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进步,微创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已成为胰腺外科领域的热点。本文现对微创及ERAS理念下胰腺癌围手术期营养治疗的应用及最新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营养管理及ERAS策略在胰腺外科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从而使更多胰腺癌患者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3.
法尼酯X受体(FXR)是代谢性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在调节胆汁及脂类等物质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FXR在肝脏及小肠高水平表达,与其天然配体胆汁酸结合后,FXR可维持胆汁酸内环境稳态、维持肠黏膜屏障完整性及促进肝细胞再生等.如FXR表达丧失或者功能减低后可引起胆囊结石、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结肠癌等疾病,而针对激活FXR表达的干预措施则可预防或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8岁,因查体发现肝占位1个月入院。既往20年前因车祸伤行"胰腺修补+脾切除术"。入院查体:上腹正中及左肋缘下可见手术瘢痕,余无阳性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甲胎蛋白:3.94 ng/ml(参考范围0~20 ng/ml)。乙肝五项检查示:乙肝核心抗体(HBcAb-IgG)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3例脾窦岸细胞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疗效。结果:3例患者成功施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脾窦岸细胞血管瘤,手术时间125~190 min,术中出血量50~100 ml,术后住院6~11 d。术后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脾窦岸细胞血管瘤作为临床罕见疾病,腹腔镜脾切除术完全可达到根治效果,且手术安全、微创。  相似文献   
6.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是一类异质性较高的肿瘤,多为实性,囊性较少。近年来随着CT、MRI等断层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无症状囊性pNETs的检出率。目前,囊性pNETs的病因仍不明确,存在多种假说,但尚缺乏研究结果验证。与实性pNETs比较,囊性pNETs多为无功能性和无症状,生物学行为更为惰性,具有较低的Ki-67增殖指数和核分裂象,较少发生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其长期预后亦优于实性pNETs,但应警惕仍有部分囊性pNETs具有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囊性pNETs无特异性影像学特征,术前定性诊断仍具有挑战性。超声内镜检查联合细针穿刺可极大提高囊性pNETs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囊性成分比例及危险因素分析等综合评估后个性化制订囊性pNETs治疗方案。手术是囊性pNETs的标准治疗方法,但鉴于其相对惰性的生物学行为,对于无功能、完全囊性、直径≤2 cm的囊性pNETs亦可考虑定期随诊。笔者结合团队经验及相关文献,对囊性pNETs的病因、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与治疗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广大外科医师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对脾脏在抗感染、免疫方面重要生理功能认识的深入,保脾手术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对于胰体尾部的良性或交界性病变,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spleen-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SPDP)在切除病灶的同时,保留脾脏的完整性与功能,是最佳手术方式。1988年美国麻省总医院MGH外科Warshaw教授首先施行并报道不保留脾动静脉的SPDP,利用脾胃间侧支循环保证保留脾脏的血运,  相似文献   
8.
胰腺中段切除术(central pancreatectomy, CP)是一类保留胰腺及脏器功能的手术。随着胰腺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laparoscopic central pancreatectomy, LCP)在大的胰腺中心已经成为常规术式。由于CP手术适应证具有局限性,手术操作复杂且存在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很少有超过100例CP的单中心报道。本文主要介绍CP的发展历史、适应证/禁忌证、短期/长期并发症以及LCP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近年来全球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由于胰腺位置深在,其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仅有轻微的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且胰腺癌具有早期胰外侵犯的生物学特性,故绝大多数的病人初次就诊时已属晚期,可接受手术切除者仅占5%~30%~([1-2]).准确客观的术前可切除性评估可以对不同病人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期,减少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帮助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改善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及节约医疗成本均有重要意义.该文旨在通过回顾近年国内外文献,结合北京协和医院的经验对胰腺癌的术前可切除性评估进行综合评价,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nilap杂交式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与手术技≯j。方法:2013年4月至10月为8例胆囊结石、4例胆囊息肉患者施行Minilap杂交式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7例应用自制手套单孔腹腔镜入路装置行气腹法手术;5例采用悬吊式免气腹法,以切口保护套作为入路装置,术中加用1把Minilap抓钳辅助操作。结果:12例Minilap杂交式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50~90min,平均(69.2±14.3)min;术中出血量5~15ml,平均(9.6±4.5)ml;术后住院2~4d,平均(2.5±0.8)d。术后随访1~7个月,患者恢复良好,脐部切口处于隐蔽位置,Minilap穿刺点无明显疤痕,美容效果佳。结论:Minilap杂交式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降低了完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难度,美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