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和多发性硬化(MS)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差异。方法检测37例NMOSD患者(NMOSD组)及27例MS患者(MS组)三碘甲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游离T_3(FT_3)、游离T_4(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以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阳性率,并选择5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间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差异。结果 NMOSD组T_3、FT_3水平均显著低于MS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5)。MS组和正常对照组间T_3、FT_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T_4、FT_4、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MOSD组TPOAb、TGA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与MS组比较,NMOSD组TGAb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TPOAb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POAb、TG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MOSD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较MS患者更低,合并甲状腺抗体阳性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音乐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医学网结合手工检索各数据库从建库至2018年1月纳入的音乐疗法联合常规疗法与常规疗法比较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参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改良的Jadad量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提取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数据,以HAMD评分变化的均数差(MD)进行疗效评价,采用Rev 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共1 431例患者,均为开放性非安慰剂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音乐治疗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MD=4. 14,95%CI:1. 66~6. 62,P 0. 01)。结论:音乐疗法联合常规疗法对降低PSD患者的HAMD评分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平山病临床、电生理及病理等特征,为该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平山病患者的临床、电生理和骨骼肌活检病理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上肢远端无力伴肌萎缩,均无感觉障碍和锥体束征。多次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共22条,运动传导中远端运动潜伏期(DML)延长2条(9.1%),正常高限2条(9.1%);CMAP波幅下降4条(18.2%);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均在正常范围;F波检测共15次,其中,F波未引出2次(9.1%),F波出现率低于80%者6次(40.0%),F波潜伏期及速度均在正常范围。多次肌电图所检肌肉共31块,异常率为67.7%,均提示神经源性损害,异常肌肉主要分布于C5~T1支配区。病程中随访肌电图可见异常自发电位、多相波均减少。肱二头肌活检2例,均提示神经源性损害。结论:平山病的肌电图、肌活检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肌电图结果的改善提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76岁,因"突发张口困难,言语不清5h"入住四川省人民医院。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患者急起口角向右侧歪斜,双眼向右侧凝视,张口困难,伸舌不能。无法说话、进食。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脑梗死病史2年。两年前患者因左侧大脑半球梗死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当时亦为张口困难,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脑梗死后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 方法 对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51例未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进行连续性登记研究,根据住院期间CT或MRI复查示有无颅内出血分为出血组16例和非出血组135例.对可能影响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校正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以获得最佳预测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值.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出血组患者入院时随机血糖、脉压差、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非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入院时随机血糖(OR=1.274,95%CI:1.093~1.485)、脉压差(OR=1.208,95%CI:1.005~1.051)是影响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随机血糖为5.575 mmol/L、脉压差为35 mm Hg时具有最佳预测效应. 结论 入院时随机血糖升高、脉压差增高的患者需高度警惕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正间脑综合征是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核心症状之一,但临床少见,容易误诊、漏诊。现报道1例以反复低钠血症起病,表现为间脑综合征的NMOSD患者如下。1病例女,30岁,因"渐起腹部不适47 d,右侧偏身麻木10 d"于2017年2月27日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患者4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2 d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7℃。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正常,血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综述了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分类、危险因素、治疗以及预后等多个方面的进展,为脑梗死的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核性脑膜炎87例临床及脑脊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几年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2月南京脑科医院8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特点、脑脊液(CSF)变化、影像学改变及其转归。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多以头疼、发热及脑膜刺激症为主,缺乏典型结核中毒症状;87例患者头颅CT或MRI资料,其中38例检查有异常发现。87例患者中4例院内死亡,6例转外院。83例患者中,60例随访到,失访率27.7%。随访时间从1到4年,平均2 0.18年,10例遗留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并发症,8例死亡,42例临床治愈。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转归和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其临床症状多无特异性,对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进行动态观察,反复做腰穿脑脊液检查。头颅CT和MRI检查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非常重要,对高度怀疑结核性脑膜炎的可做诊断性抗结核治疗,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住院期间猝死的精神病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分析,探讨导致猝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住院期间猝死病人相关资料(研究组),并按年龄、性别配对随机抽取在.院精神病人的相关资料(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CPK、LDH、AST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心电图异常及心肌酶谱异常是猝死的高危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