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矽肺是由于吸入大量石英而引起肺部发生广泛性纤维化的疾病。虽然本病主要发生在肺部,但因大量血液流经肺部,所以由矽肺引起的成分变化,也必然会在血液中反应出来。研究血液中成分对了解矽肺的特征也是有意义的。我们在本工作中先用聚丙烯酰胺电泳法比较了矽肺病人与正常人血清中蛋白质成分的差异,再根据蛋白质的迁移位置及免疫性对有差异的成分做鉴定。初步看到在着色程度上有明显差异的蛋白质是(1)IgA(2)补体C_3及(3)铜兰蛋白。过去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矽肺病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铜兰蛋白做了大量工作,但对C_3含量的测定报导不多。  相似文献   
2.
采用酶联免疫法研究肺中Ⅰ型与Ⅲ型胶原含量,以比较不同矿尘所致肺纤维化程度。用此方法测定胶原含量比传统方法有快速、特异性强的优越性。矿尘是采自瑶岗仙钨矿现场和化学品金属氧化物如三氧化钨及二氧化锰。所得结果表明,矿尘中的金属如钨、锰、砷等本身均无明显促使肺胶原增生的作用;锡与铁有轻微的促进作用,矿浆与矿壁沉降尘的作用不明显。矿脉石英尘有较强的促进胶原增生作用,说明该矿粉尘的主要危害与矿尘中石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过量氟对大鼠体内、外I型胶原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缪庆  徐茗  刘秉慈  尤宝荣  康宁 《卫生研究》2002,31(3):145-147
为研究过量氟对大鼠骨中I型胶原蛋白的影响 ,经饮水投氟复制大鼠氟中毒模型 (NaF 2 2 1mg L) ,测定氟中毒大鼠血清中骨钙素含量 ,骨中无机质、胶原含量和胶原交联度 ;酶消化法分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 ,经 0 5mmol L和 1 0mmol LNaF染毒 4 8h后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过量氟对成骨细胞I型胶原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鼠染毒两个月后 ,氟中毒大鼠血清骨钙素含量、骨中无机质百分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P<0 0 5 ) ;骨中胶原含量、胶原交联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P <0 0 5 ) ;体外成骨细胞染氟后 ,I型胶原蛋白分泌明显减少。提示过量氟可抑制I型胶原蛋白的合成 ;胶原蛋白减少是导致氟骨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克矽平(Polyvinylpyridine-N-oxide,PVNO)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抗矽肺药物。作者采用编码人Ⅰ、Ⅲ型胶原α1(Ⅰ)及α1(Ⅲ)链的cDNA探针,使用cDNA-mRNA斑点杂交技术,观察了染尘2个月、4个月及经克矽平治疗1、3个月的矽肺大鼠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mRNA水平的改变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大鼠染尘后2、4个月,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mRNA水平较正常鼠肺组织有明显上升(P<0.05),经克矽平治疗后,Ⅰ、Ⅲ型胶原的mRNA水平显著下降。提示:克矽平对矽肺进程中胶原基因表达的增强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汉防己甲素(汉甲)、克矽平、抗矽一号(即磷酸羟基喹哌)和柠檬酸铝(柠铝)及其联合用药对矽肺大鼠和矽肺病人血清中Ⅰ型胶原含量的变化。在动物实验中,汉甲及克矽平对胶原代谢的作用较强且效果稳定。抗矽一号及柠铝对染尘时血清胶原含量上升也有抑制作用,但停药后有回升。临床观察也显示汉甲和抗矽一号联合用药可抑制矽肺进程中血清Ⅰ型胶原含量的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联合用药对矽肺患者血清铜蓝蛋白(Cp)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汉防己甲素(汉甲素)及磷酸羟基哌喹(羟哌)联合用药的矽肺患者血清Cp含量。“八五”攻关课题“矽肺治疗措施及效果评价研究”(简称“八五”)中已经过治疗的病例102人,分为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停药组及对照组;“九五”攻关课题“联合用药治疗矽肺效果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简称“九五”)中新选早期矽肺病例32人,分为大剂量组和对照组。于第二、四、六疗程后取血测定血清中Cp含量。结果 (1)“八五”病例第二疗程后,小剂量及大剂量组患者血清Cp含量即比疗前和同期对照组下降;至第四、六疗程后,两组血清Cp水平均较疗前及停药组明显下降;第六疗程后,大剂量组血清Cp水平明显低于小剂量组。经6个疗程大剂量治疗后,矽肺患者血清Cp水平由疗前的(3.78±0.18)U/μl下降到(3.40±0.21)U/μl,差异有显著性(P<0.05)。(2)“九五”病例第二疗程后,血清Cp水平由疗前的(3.53±0.32)U/μl下降至(3.31±0.28)U/μl,差异有显著性(P<0.05)。至第四及第六疗程,血清Cp含量又有下降,不仅低于疗前水平,而且低于对照组,血清Cp水平降低程度与用药剂量及时间成正比。结论 汉甲素及羟哌联合用药能有效抑制由于矽肺引起的血清Cp含量升高。血清Cp含量在抗矽肺药疗效评价中有一定价值,所用的ELISA法对血清储运条件要求较低,适宜矽肺现场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研究了矽肺大鼠和汉防己甲素(简称汉甲素)治疗矽肺的大鼠肺中Ⅰ型胶原的变化。Ⅰ型胶原是肺间质的重要成分。在发生矽肺纤维化时,肺泡间隔中的Ⅰ型胶原含量明显地高于正常的肺泡间隔。在矽结节中,可见到发射绿色荧光的Ⅰ型胶原纤维束排列致密,表明Ⅰ型胶原参与了矽肺纤维化。用汉甲素治疗后,矽肺纤维化受到抑制,胶原纤维松解、断裂,互相缠绕,说明汉甲素可减低胶原纤维的聚合程度,并对胶原有一定的降解作用。汉甲素治疗的大鼠矽肺中存在大量大细胞,大细胞胞浆内可见发射绿色荧光的Ⅰ型胶原,可能为大细胞所吞噬从而加速胶原的分解。  相似文献   
8.
从胶原蛋白质水平和mRNA水平分析了汉防己甲素(汉甲)的抗纤维化作用。大鼠染石英尘后肺组织的全肺干重、全肺胶原含量以及血清中Ⅰ型胶原含量均上升,汉甲可以抑制以上各种指标的上升趋势。cDNA-mRNA原位杂交实验从转录水平上进一步证明,汉甲对胶原代谢的影响发生在胶原合成的起始阶段。以上结果对抗矽肺药物联合用药的配伍设计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正常大鼠、矽肺大鼠及汉防己甲素-克矽平(简称汉甲-PVNO)联合治疗的矽肺大鼠血清中抗Ⅰ型胶原抗体及抗Ⅲ型胶原抗体的存在及含量。结果表明,大鼠血清中不存在抗Ⅰ型胶原抗体。实验前三周时各组大鼠体内均存在抗Ⅲ型胶原抗体。第四周时。正常鼠血清内不再存在抗Ⅲ型胶原抗体。汉甲-PVNO治疗组大鼠血清中抗Ⅲ型胶原抗体也消失,仅矽肺大鼠血清中有抗Ⅲ型胶原抗体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苯并(a)芘[B(a)P]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的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两种蛋白含量改变与细胞周期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反义cychn D1质粒和反义CDK4质粒导入HELF细胞内.建立两种质粒稳定转染的细胞模型.用0.1、0.5、2.5和12.5μmol/L的B(a)P处理HELF细胞24h.用蛋白印迹方法检测cv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B(a)P处理对HELF细胞及两种稳定转染细胞系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成功建立了反义cyelin D1和反义CDK4稳定转染的细胞系.不同剂量B(a)P处理可引起cvclin D1蛋白表达的显著增加,但对CDK4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2.5/μmol/L的B(a)P处理HELF细胞24h后,引起其细胞周期G1期显著下降,S期显著增加;2.5μmol/L的B(a)P处理反义cyclin D1和反义CDK4稳定转染的HELF细胞24h后,对其细胞周期的分布无显著影响.结论 Cyelin D1和CDK4基因均参与了B(a)P所致细胞周期改变过程,并发挥正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