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官淑霞  张福田 《天津医药》1989,17(7):430-431
微量元素与心血管疾病病因学及发病过程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已知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14种),锌、镁、铬、硒对心肌有保护作用,镉、锰、铅则疑有损害作用)。本文测定27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清锌、镉的含量,以探讨其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材料和方法一、材料:27例高血压病患者选自1985年5月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30例,其中18例发生梗塞扩展,发生率为13.84%。心肌梗塞扩展的诊断标准为ECG再次出现ST段或R波、Q波的改变,临床症状恶化,CPK复升。扩展组的心衰、休克发生率高,病死率亦明显高于非扩展组,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78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发风湿活动,20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8例风湿活动与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存的诊断进行探讨。风心病并发风湿活动,沿用Jones诊断标准敏感性很低,易造成漏诊。本文风湿活动主要表现为心衰,其次为游走性大关节酸痛。而血沉、抗“O”增高检出率较低。感染性心内膜炎因院外已不规则用过抗生素,故发热、血培养阳性率亦很低。风湿活动与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存时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131名健康人脑、肺、肝血流图,其中男62名,女69名.131名共分三个年龄组,着重对20~29岁与40岁以上两个年龄组作了对比分析,发现脑血流图的波幅年龄之间存在着差别,顶峰角亦存在年龄之间差别;肺血流图hF/hZ男女性别之间有差别;肝血流图h、h_1、h_2、h′、h′/h年龄间有差别.以上差别经统计学处理皆有显著意义.本文数值较国内资料稍高,可能与仪器、电极板位置大小不同有关.并提出不同年龄正常建议值和操作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前言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见于健康人,也可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前者有时虽有室性早搏,但无需治疗,一般也不会发生更严重的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故称为良性室性早搏。后者往往会导致更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致猝死,称为恶性室早。如何从心电图的特征鉴别良性与恶性室早,从统计数学的角度来看是多因素二母体分类问题。本文采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45岁,中上腹痛伴恶心、呕吐。心电图报告: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伴右室肥大、劳损。既往常有胸闷不适,上二楼有时感到心慌、胸闷、气喘。曾因劳累而晕厥4次。拟诊冠心病,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按心肌梗塞常规治疗10天无效、患者遂来我院诊治。查体:心脏听诊发现胸左Ⅱ~Ⅲ肋间BSMⅡ,心尖区BSMⅠ~Ⅱ°心电图示同前。疑为肥厚性非梗阻型心肌病。UCG示:左房轻度增大(44mm),室间隔体段及心尖段,左室前璧、侧璧均增厚,前间隔体段厚2.1cm,Ivsd/Lvpwd为1.9:1,左室流出道未见梗阻,证实为肥厚性非梗阻型心肌病,给予硫氮(艹卓)酮治疗,症状明显减轻,未因劳累而再诱发晕厥。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室性早搏(室早)的临床意义,本文分析我院自1973年3月至1983年2月,10年间心电图诊断室性早搏者共473例.其中有器质性心脏病及低血钾297例,无器质性心脏病176冽.结果显示在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上除室早外,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室早来自双室或左室、室早波幅低支持器质性心脏病.室早呈QR型反映心肌梗塞.室早RonT或RonP均可诱发室速.早搏指数<0.9应警惕,易发生室速.室早后T波改变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8.
低血钾引起房室传导阻滞临床上少见。我院遇到4例低血钾引起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其原发病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流行性出血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和尿路感染。4例血钾值是3.00mEq/L、3.30mEq/L、2.30mEq/L和2.90mEq/L。探讨其产生机理:可能由于低血钾使静息膜电位降低,Na~+内流减少,0相上升速度和幅度降低、传导性降低。心肌传导性降低可引起各种传导阻滞。4例中,1例口服氯化钾,3例静脉补充氯化钾。其中3例房室传导阻滞消失、血钾恢复正常,1例死于心脏骤停。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 自1986年1月至1990年12月共收治风湿性心脏病222例。19例死亡,其中心衰9例(47.36%)占首位,次为洋地黄中毒5例(26.31%),猝死3例(15.78%),感染性休克1例(5.26%),心源性+感染性休克1例(5.26%)。死亡月份:2~3月份死亡9例,11~12月份4例,6~7月份2例,9~10月份2例,5月份及8月份各1例,死亡19例的临床分析见表1,其直接死亡原因见表2。  相似文献   
10.
作者应用意大利生产的7-黄酮氧化乙酸乙酯片剂治疗冠心病20例观察结果简要报导如下:20例治疗对象均按1979年3月的诊断标准确诊为冠心病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在4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5岁.病程短者6个月、最长者达8年、一般为3~4年.全部病例均有明显的胸闷、气短及不同强度与频度的心绞痛,其中4例伴有轻重不等的高血压,3例陈旧性心肌梗塞、4例频繁早搏.服药前常规记录静息心电图,7例正常,其余13例中分别或同时出现两种以上异常,4例室性早搏、3例示病理性Q波,左室肥大或束支传导阻滞3例,ST-T改变计1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