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驻极体诱导3T3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公主体对3T3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变化的,体诱导3T3细胞凋亡与游离Ca^2 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300V和-500V驻极体作用3T3细胞48h,即时依次加入CaCl2,A23187,EDTA,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Ca^2 浓度的变化和3T3细胞的凋亡量。结果:(1)负极性驻极体作用3T3细胞后,3T3细胞出现10%的凋亡量;(2)驻极体作用3T3细胞以后,细胞质游离Ca^2 浓度升高,Ca^2 浓度的升高不是由于细胞内钙池的释放,而是由于细胞外Ca^2 内流所引起,结论:驻极体诱导3T3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是细胞外Ca^2 内上起的。  相似文献   
2.
电场诱导细胞融合技术是近年来在细胞融合研究中采用的一项新技术。待融合的细胞放在配制的溶液中,然后通过电极加电穿孔脉冲,造成细胞膜可逆性击穿进行物质交换而形成新的杂种细胞。这种脉冲除了用于细胞融合外,还可以把外源基因转移到动植物细胞,成为生物新品种的改良和基因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我们在电脉冲的发生和控制方面做了一些探索,试制了一台电穿孔仪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驻极体对烫伤大鼠心肌损伤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修复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烫伤组和驻极体治疗组,分别测量对照组、烫伤组和驻极体治疗组大鼠血压、全血粘度和红细胞电泳率的变化。结果:大鼠烫伤后的全血粘度较对照组呈显著性提高,红细胞电泳率和颈动脉血压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负极性驻极体作用烫伤大鼠后,其血液粘度较烫伤组明显下降,而红细胞电泳率和颈动脉血压较烫伤组有明显上升。结论:负极性驻极体不仅对烫伤大鼠的心肌损伤有积极的修复作用,而且能通过修复红细胞的驻极态来改善烫伤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通过二维点图研究聚四氟乙烯(PTFE)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3T3)生长周期的时相参数的影响。结果: (1)负极性PTFE驻极体作用于3T3细胞24 h后, S期内的细胞数明显增加。(2)负极性驻极体在促进细胞生长的同时对部分细胞有促进其凋亡的作用。(3)正极性驻极体作用于3T3细胞24 h后,G1期内的细胞数增加,G2期和S期中的细胞数减少。结论: 负极性驻极体具有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正极性驻极体具有抑制3T3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和表面电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表面电荷的影响及其细胞表面电荷与细胞生长、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用±300 V和±1 000 V驻极体分别作用成纤维细胞24、48和72 h,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电泳技术测定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周期和细胞表面电荷。结果:(1)负极性驻极体作用成纤维细胞使细胞的电泳率和S期内的细胞数显著增加。(2)成纤维细胞表面负电荷和S期内细胞数的增加量与驻极体的表面电位成正比。(3)负极性驻极体能减少凋亡细胞的表面电荷量。(4)正极性驻极体作用成纤维细胞使G2和S期中的细胞数减少,同时减少了细胞表面的负电荷数量。结论:负极性驻极体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增加细胞表面负电荷量的作用。正极性驻极体具有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和降低细胞表面电荷密度的作用。凋亡细胞的表面电荷量较正常细胞要少。  相似文献   
6.
干热消毒对聚四氟乙烯驻极体膜电荷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表面电势VS衰减和开路热刺激放电(open-circuit thermally stimulated discharge ,TSD)电流以及准静态压电d33系数测量,研究干热消毒对聚四氟乙烯(PTFE)多孔膜电荷储存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PTFE多孔膜分别在室温、150℃和250℃下通过恒压电晕充电制备成驻极体;分别于150℃、250℃中干热消毒150 min;用补偿法、热刺激放电法和准静态法分别测量样品的VS、TSD电流和 d33.结果:经150℃和250℃干热消毒150 min, 250℃制备的驻极体保留了初始值的91%和70%,TSD电流谱呈现出与VS和d33随时间变化类似的实验规律;而以常温制备驻极体的d33分别降至其初始值的48%和15%.结论:高于消毒温度下制备的PTFE多孔膜驻极体具有良好的电荷稳定性,宜采用干热法消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腺苷在急性噪声性声损伤中对耳蜗谷氨酸和复合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豚鼠暴露于白噪声118 dB SPL(sound pressure level,声压水平) 30 min,同时耳蜗灌流单纯或含不同浓度(0.1、1或5 mmol/L)腺苷的人工外淋巴液,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噪声暴露前、后外淋巴中谷氨酸浓度,测试噪声暴露前后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阈值.结果:噪声暴露后耳蜗外淋巴液中谷氨酸含量显著升高, 给予1 mmol/L 和5 mmol/L腺苷可以抑制谷氨酸浓度的升高.噪声暴露后复合动作电位阈值增大, 同时给予腺苷灌流组阈移减小.结论:腺苷可使噪声暴露后耳蜗外淋巴中谷氨酸浓度明显降低, 复合动作电位阈移值减小,提示腺苷对急性声损伤耳蜗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制和筛选药物时,需要对动物进行试验以分析药理作用。其中,关于药物对动物学习、记忆影响的实验通常采用跳台法,全称为小白鼠跳台回避性条件反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小白鼠踩在铜栅上遭电击而逃避到跳台上。经过一段时间又从台上跳至铜栅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波加快抗-HCV的检测王国兴,宋诚荣,刘喜泰,崔正权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微波在医学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数理教研室,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传染科发现微波能够显著缩短组织固定、脱水、染色的时间[1 ̄3]...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聚丙烯(PP)驻极体对小鼠局部皮肤微循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驻极体能使微静脉扩张,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血流速度加快,毛细血管及微动脉血流改善。驻极体具有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用于改善局部支肤微循环的最佳注极电位在700伏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