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发育中小鼠胰腺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细胞(D细胞)的个体发生、分布及形态。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胚胎第14天,小鼠胰腺中出现D细胞。胚胎期D细胞散在分布于外分泌部腺泡之间或胰岛内;出生后直至发育成熟,D细胞多分布于胰岛周边,也有单个细胞镶嵌于外分泌部导管的上皮细胞之间。D细胞形态多样,可见免疫反应阳性的细胞突起伸至其他细胞之间。结论小鼠胰腺中的D细胞不仅分布于胰岛内,还可见于外分泌部的腺泡及导管上皮细胞之间。D细胞分泌的生长抑素可能对胚胎期胰腺的形态发生、发育及胰腺的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发育中小鼠胃肠道和胰腺内胰多肽免疫反应细胞的发生、分布、形态和数量变化.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小鼠胃肠道和胰腺内PP-IR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结果 胚胎第11天到生后第45天小鼠的胃体、胃窦和小肠各段未见PP-IR细胞.胰腺和结肠中的PP-IR细胞最早分别见于胚胎第17和18天,随生长发育其数量逐渐增多,分别于生后15 d和30 d达高峰.胰腺内的PP-IR细胞主要分布于胰岛的周边部.小鼠胰腺和结肠内的PP-IR细胞形态多样,可见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突起伸至其他细胞之间. 结论 PP-IR细胞分泌的胰多肽可能参与调节胰腺和结肠的功能活动.除内分泌方式外,该细胞还可能以旁分泌方式影响周围细胞.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由于受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影响,反映在收取病人医疗费上一些人将市场经济中某些获利手段加以利用,采用分解医疗收费项目、价外加价、巧立名目等方式进行多收费、乱收费。这种行为不仅造成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使国家和个人在经济上都难以承受;也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引起社会上的强烈不满,同时也败坏了医院的社会信誉.玷污了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为制止这种不良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我院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鼠胰腺内胃泌素免疫反应细胞(G-IR细胞)的个体发生、分布、形态及数量变化。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小鼠胰腺中G-IR细胞最早出现于胚胎第12d,至胚胎第18d前分布于外分泌部及胰岛内;此后直至成年,仅见于胰岛内。G-IR细胞的总数胚胎期以第15d组最多,随后数量逐渐减少,至第17d组降至最低;此后至出生直至成年,数量逐渐增加。强阳性G-IR细胞数量以胚胎第15d组最多,出生后第15d至成年,胰腺内无强阳性细胞。G-IR细胞形态多样,可见免疫反应阳性的细胞突起伸至其它细胞之间。结论小鼠胰腺中G-IR细胞发生、分布及数量变化规律有别于其它种属。胃泌素在胚胎期小鼠胰腺内的表达,提示其可能与胰腺早期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妊娠期低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方法孕中期孕妇128例,其中血压正常的计划内妊娠初产妇32例(对照组),低血压96例,包括计划内妊娠初产妇36例(病例一组)、计划外第一次妊娠经产妇30例(病例二组)、计划外第二次或第三次妊娠经产妇30例(病例三组)。采用多元人格量表(FPI)法、紧张情绪应力水平(PES)评估法、妊娠期心理类型测试(PCGD)法分析各组的心理特点。结果病例一组FPI中Ⅰ、Ⅲ、Ⅳ、Ⅷ级的高度水平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二组Ⅱ、Ⅶ级中度水平比率明显低于、Ⅳ级中度水平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三组在Ⅰ、Ⅱ、Ⅲ、Ⅳ、Ⅶ级的高度水平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病例一组、二组、三组的PES达中高度水平(分别为55.6%、60.0%、76.7%),与对照组的37.5%相比,P均〈0.05。病例一组的心理特点为以焦虑为主的混合型心理、,病例二组为以抑郁为主的混合型心理,病例三组表现为冷漠型心理。结论妊娠期低血压患者多表现为焦虑、抑郁、冷漠、情绪不稳定等心理特点,而计划内妊娠初产妇与计划外妊娠经产妇心理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一、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紧迫性医德医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最近几年,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逐渐增强,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卫生战线上强调按价值规律办事,追求经济效益,强调等价交换...  相似文献   
7.
宋励 《云南医药》1993,14(3):164-165
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据报道占耳鼻喉科病人住院总数12%,占鼻和鼻副窦疾病第二位,占各组副鼻窦病第一位。由于上颌窦解剖生理等方面的特异性形成自然引流困难,一旦罹患则非手术治疗难以根治,因而手术治疗占相当重要的位置,据文献报道治疗率在60~80%,有的达90%以上,本文对过去数年间54例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手术治疗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54例,男29例,女25例;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47岁。二、术式 54例中单侧罹患47例,双侧罹患7例,共61侧窦,47例中左25例,右侧22  相似文献   
8.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院本部)于1988年5月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筹办了一所拥有450张床位的集体所有制分院,经过五年半的实践证明,办分院为扩大医疗服务,缓解病人看病难、住院难创造了条件;为有计划地组织院本部医务人员业余服务和离退休医务人员发挥余热创造了条件;为实现国家不提供一分钱情况下自力更生办医院提供了经验。我们分院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宽松环境中奋发图强,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小鼠胃体部黏膜内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与胃底腺主细胞、壁细胞的相互关系.方法 取成年小鼠胃体部黏膜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内分泌细胞及主细胞、壁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根据胞质中颗粒超微结构的不同特点,将内分泌细胞分为Ⅰ、Ⅱ、Ⅲ型.三型细胞均可见与主细胞及壁细胞紧密相邻,内分泌细胞的胞膜局部呈"Ω"型凹陷.结论 基本...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发育中小鼠胃肠道胆囊收缩素免疫阳性(CCK-IR)细胞的发生、分布、形态和数量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小鼠胚胎11d至出生后45d胃肠道内的CCK-IR细胞.结果:小鼠胚胎16d小肠内出现CCK-IR细胞,胚胎期细胞散在分布于小肠绒毛上皮内,出生后可见于绒毛上皮和固有层的肠腺中.胚胎19d结肠内出现CCK-IR细胞,主要分布在结肠黏膜上皮和肠腺中.小鼠的胃体部仅于胚胎18、19d时偶见CCK-IR细胞;而胃窦部在胚胎期和出生后均未见CCK-IR细胞.从胚胎期直至出生后发育成熟,小肠和结肠内的CCK-IR细胞的数量持续增多,生后30d数量达高峰.结论:从胚胎期至生后30d,小鼠小肠与结肠内的CCK-IR细胞数量持续增加,并可见CCK-IR细胞伸出突起至其他细胞之间,细胞外也可见到免疫反应阳性物质.提示该细胞除内分泌外,还可能以旁分泌方式影响周围细胞的功能活动,其分泌的CCK可能促进小肠和结肠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