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光滑脑一例     
患儿 女,9个月。头不能抬,不会坐及翻身。足月顺产.出生时无异常。体检:双下肢肌张力高,足背屈角(双侧).快角100°.慢角35°.右侧腘窝角90°.左侧130°,内收肌角30°:双上肢肌张力高,肘不过中线.双手握拳时间较多:听反直差,坐不稳,拉起时头后滞,实验室检查:T3、T4增高。脑电图提示异常。染色体检查:核型46,XX基础G显带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
Dubin-Johnson综合征(DJS)是ABCC2基因变异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长期或间歇性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该文报道1例DJS患儿的临床特征和ABCC2变异特点。患儿为9.5月龄男婴,因发现肝功能异常9个月就诊,主要临床表现为新生儿期起病的黄疸,多次血生化检查均显示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总胆汁酸明显升高,先后在多家医院诊治,病因不明,疗效不佳。体格检查:皮肤巩膜黄染,肝右肋下3 cm可及,质中,脾不大。遗传学分析显示患儿ABCC2基因存在c.3988-2A > T和c.3825C > G(p.Y1275X)两个致病性变异,分别来源于母亲和父亲,其中c.3988-2A > T为未报道的新剪接位点变异,从而确诊为DJS。给予熊去氧胆酸和苯巴比妥口服治疗半月,黄疸消退,生化指标改善,但远期预后有待随访观察。文献复习发现,DJS新生儿/婴儿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生后不久出现的胆汁淤积性黄疸,其ABCC2基因变异存在明显异质性。  相似文献   
3.
黄芩甙拮抗大鼠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氧应激损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过氧化氢(H2O2)致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实验条件,研究黄芩甙对大鼠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氧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前脑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分别应用H2O2、黄芩甙及两者联用处理,应用MTT分析法测定细胞活力或存活率。结果 不同浓度H2O2对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28、569,P<0.01)。同一浓度的H202对不同接种密度细胞的损伤程度不同(F=5.439,P<0.01)。在2.5~40μmol/L浓度范围内,黄芩甙不影响各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神经元,F=0.49,P>0.05;星形胶质细胞,F=1.001,P>0.05)。但黄芩甙对H202所致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氧应激损伤有拮抗作用(神经元,F=24.384,P<0.01;星形胶质细胞,F=5.000,P<0.01),黄芩甙浓度越高,则细胞存活率越高。结论 构建了一个H202氧化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的模型。在2.5~40μmol/L浓度范围内,黄芩甙对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均无毒性作用。但黄芩甙能够拮抗H202所致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氧化损伤,而且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3个月,因“反复发热、喘息8d,抽搐1次”于2005-05-11入院。8d前患儿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伴有喘息、咳嗽。曾抽搐1次,表现为双眼上翻,四肢强直,持续约10min,自行缓解,当时体温38.5℃。在当地医院予抗感染治疗,上述症状仍有反复,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患儿系P1G1,胎  相似文献   
5.
患儿,女,5 d,因皮肤散在疱疹伴黄染4 d入院.患儿系G_2P_1.胎龄39~(+1)周于2007年11月15日顺产出生,羊水清,无脐带绕颈,无窒息抢救史,生后2 h发现右下肢有0.5 cm×0.5 cm片状红斑,右前臂有1个0.2 cm×0.2 cm大小的水疱,第2天四肢及躯干也出现红斑,红斑顶端有水疱.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1例常染色体隐性先天性鱼鳞病(autosomal recessive congenital ichthyosis, ARCI)患儿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和分析1例疑诊ARCI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以病例报告形式描述研究结果。采集患儿与其父母的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后通过二代测序查找病因,Sanger测序...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琥珀酸半醛脱氢酶(succinic semialdehyde dehydrogenase,SSADH)缺陷病各尿液标志物的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特征。收集SSADH患儿的尿液标本,经去尿素、加内标(正十七酸)、除蛋白、真空干燥处理,残余物进行三甲基硅烷化衍生后进样行GC-MS法分析。尿液中可检测到明显的4-羟基丁酸、2,4-二羟基丁酸、3,4-二羟基丁酸和4,5-二羟基己酸信号。在TIC图上,其绝对保留时间(相对保留时间)分别是6.32min(0.434),7.80min(0.536),7.94min(0.546),8.80min,8.90min(0.605,0.612)。在质谱图上,其特征离子(m/z,TMS)分别是M-15(233,2),M-15(321,3),M-15(321,3),M-15(349,3)。GC-MS法分离鉴定尿液代谢成分,可作为诊断该病的一种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8.
正患儿,男,25 d,因食欲差2 d就诊。患儿2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量减少,吸吮力差,有时溢奶,不伴发热、腹泻和腹胀等。1 d前出现拒食,伴反应欠佳。患儿系第2胎第2产,足月经阴道分娩出生,出生体重3.1 kg(适于胎龄儿),身长50 cm,出生时无窒息史。生后人工喂养为主,大便性状正常,小便量少,生后25 d体重只增加190 g。曾因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治疗,新生儿筛查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