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5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氢青蒿素复方的三代产品(CV8(R),Artecom(R),Artekin(R))是李国桥教授率领的热带医学研究所持续11年不断改进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抗疟药,其技术优势和综合优势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三代复方均选择以中药青蒿素为原料,半合成工艺最简单的短半衰期药双氢青蒿素,与长半衰期的磷酸哌喹配伍,发现其最佳剂量配比增效不增毒,具有速效、高治愈率、低毒、短疗程、服用方便等优点,同时减少了双氢青蒿素用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三个复方已先后成为越南、柬埔寨等国的疟疾一线用药,现已有超过190万人接受该复方药治疗,创外汇收入342万美元.Artekin作为目前综合优势最强的抗疟新药,得到WHO的持续关注,并期望它能进入公立医疗机构代替氯喹.Artekin的制造成本仅及青蒿素类单药的70%,其功效性能又优于Coartem.李国桥教授联合英国牛津大学著名热带病专家N.White教授和WHO/TDR,向MMV(疟疾风险基金)申请并获取350万美元资助,以推动该药按国际标准研究使之日后进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目录.  相似文献   
2.
青蒿琥酯对H22小鼠肿瘤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H22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肿瘤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取H22肝癌细胞接种于小鼠右腋皮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Control)、环磷酰胺组(CTX)组及青蒿琥酯15mg/kg组、30mg/kg组、45mg/kg组、60mg/kg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两周后,剖瘤称重,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VEGF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青蒿琥酯各剂量组均不同程度的抑制肿瘤生长(P〈0.01),其中青蒿琥酯45mg/kg组抑瘤率为65.26%,效果与CTX相当,优于青蒿琥酯其它各剂量组(P〈0.01);各治疗组能降低肿瘤组织VEGF表达,其中ATS 45mg/kg组与CTX组降低作用明显(P〈0.05)。结论:青蒿琥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生长,抑瘤机理与抑制肿瘤组织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双氢青蒿素的两个复方——Artecom(含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和甲氧苄啶)与Artekin(仅含双氢青蒿素和磷酸哌喹)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甲氧苄啶在复方中的作用。【方法】Artecom和Artekin两组分别纳入37例和47例无并发症恶性疟病人,两组病人分别服用Artecom与Artekin 8片,按不同年龄及时间给药,2 d为1个疗程。住院治疗观察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共7 d,并于出院后随访至第28天,计算治愈率和原虫复燃率。【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均得到迅速控制。Artecom和Artekin治疗的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19.3±17.0)h和(15.1±15.7)h,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分别为(31.8±10.8)h和(31.5±11.0)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8 d治愈率均为100%,复燃率均为0,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rtekin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含甲氧苄啶的Artecom在疗效上与不含甲氧苄啶的Artekin相似,但不良反应的出现以前者较突出,故推荐临床使用Artekin。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对HSC-T6细胞Smad蛋白细胞内转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HSC-T6细胞Smad蛋白细胞内转位的影响。方法在HSC-T6细胞培养皿中加入10-5mol/L川芎嗪培养2h,然后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SC-T6细胞内Smad-2和Smad-4蛋白细胞内转位。结果经过川芎嗪作用2h后,未发现Smad-2和Smad-4蛋白在HSC-T6细胞内出现转位。结论川芎嗪作用于细胞时可能阻断TGF-β/Smad的细胞内信号转导,这可能是其抑制HSC细胞增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青蒿醇提物对H::肝癌小鼠的体内抑瘤作用。方法:取H。肝癌细胞接种于小鼠右腋皮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5-氟尿嘧啶组(5-Fu)及青蒿醇提物125mg/(kg·d)组、500mg/(kg·d)组,5-Fu组肌肉注射给药,其余各组灌胃给药。连续给药8d后,剖瘤称取质量,计算抑瘤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青蒿醇提物中青蒿素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青蒿醇提物各剂量组均不同程度的抑制肿瘤生长(P〈0.Ot),青蒿醇提物125me,/(kg·d)组和青蒿醇提物500m/(kg.d)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4.6%、50.6%;本实验青蒿醇提物中青蒿素含量为0.02%,而在青蒿素抗H。小鼠肝癌试验中,青蒿素在剂量为10mg/(kg·d)时,对H22小鼠肝癌已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青蒿醇提物对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除青蒿素以外,中药青蒿中可能存在其它的抗肿瘤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蒿素、哌喹、磷酸哌喹抗性系与其敏感株在杀虫速度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WHO 48h杀虫速度实验方法对已培育出的抗性虫系与敏感株进行杀虫速度实验,观察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具有轻度抗性的青蒿素抗性系与其敏感株在杀虫速度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中度抗性的哌喹、重度抗性的磷酸哌喹与其敏感株在杀虫速度方面则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抗性系与敏感株在杀虫速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的测定方法及提取工艺.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10nm处测定.采用正交试验,以荔枝核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化提取工艺.结果:建立回归方程.荔枝核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回流提取法,60%的乙醇,固液比为1:10,提取3次,每次90min.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提取荔枝核总黄酮,回收率高,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8.
太阳经为寒水之经,寒为水之气,故寒邪很容易引动体内水饮形成,导致表有寒邪,里有水饮的表里相兼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青蒿素哌喹片(ATQ)对恒河猴单次经口给药可能产生的的毒性反应,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近似致死量法进行实验。对恒河猴单次经口给予青蒿素哌喹片,给药剂量为168,377,849,1 910,4 296 mg·kg~(-1),每个剂量1只动物,观察14 d内恒河猴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求得ATQ对恒河猴的近似致死剂量范围,称量体重、摄食量,检测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对所有恒河猴解剖并进行大体病理观察。结果:所有恒河猴14 d内未出现死亡。4 296,1 910 mg·kg~(-1)剂量ATQ可使恒河猴出现呕吐及摄食减少,其中4 296 mg·kg~(-1)剂量组恒河猴体重减轻。结论:ATQ对恒河猴单次经口给药的近似致死剂量大于4 296 mg·kg~(-1)(相当于临床剂量的257倍)。  相似文献   
10.
附子的诸多功效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丰富和逐步完善,目前归纳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本文对附子功效的记载进行本草学、方书及医籍考证,附子各功效自古均有运用,回阳救逆在明清时期明确提出;金元时期,附子补火助阳的功效细化为以温脾肾之阳为主;散寒止痛在《神农本草经》已明确指出。该文为附子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