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胰岛素抵抗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传堃  鲁跃华  安闽生  李珂  葛正庆  陈琴 《四川医学》2004,25(12):1310-1312
目的 观察胰岛素抵抗 (ISR)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及ISR对危险因素水平及其聚集性的影响。方法 对 2 0 8例观察对象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与年龄、体重指数 (BMI)、腰臀比 (WHR)、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血脂、血尿酸 (UA)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根据不同ISI水平将 2 0 8例观察对象 4等分组 ,分析比较 4组之间各危险因素水平差别及危险因素聚集性差别。结果  4组之间 ,年龄、BMI、WHR、SBP、甘油三酯 (TG)及UA均值随ISI水平逐渐降低而逐渐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均值随ISI水平降低而逐渐降低 (P均 <0 0 5 ) ;随ISI水平逐渐降低≥ 2个危险因素个体所占百分比逐渐升高 (P =0 .0 0 0 )。ISR与BMI、TG、HDL c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γ =0 .2 5 5 2~ 0 .45 93 ,P =0 .0 0 0~ 0 .0 47) ,并独立于年龄及性别 ;男性ISR与WHR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并独立于年龄及BMI(γ =0 .2 5 5 2、0 45 93 ,P =0 .0 0 0、0 0 47) ;女性ISR与WHR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受到年龄及BMI影响 ;结合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提示男性WHR对ISR作用最显著 ( β =0 .2 93 ,P =0 .0 0 5 ) ,女性BMI( β =0 .3 0 6,P =0 .0 0 0 )及年龄 ( β =0 .198,P =0 .0 2 8)对ISI作用最显著。ISR与UA、SBP及总胆固醇 (TC)的相关性均  相似文献   
2.
葛正庆  董建新  鲁跃华  安闽生 《四川医学》2007,28(12):1327-1329
心血管疾病作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预防发病尤为重要。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目前发达国家的首位死亡原因,在我国其发病率迅速增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脂质沉积,除已知的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家族史、吸烟等危险因素外,慢性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传堃  安闽生  陈琴  鲁跃华  李珂  葛正庆 《四川医学》2004,25(10):1097-1098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衰 (CHF)患者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8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在充分的常规治疗 (ACEI +利尿剂 +地高辛 )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 (ACEI +利尿剂 +地高辛 )。超声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3个月及 6个月的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 (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 ,按Devereux公式计算左室重量指数 (LVMI) ,对各参数进行组内及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 6个月治疗组及对照组 ,LVEDd( 5 7 89± 7 0 3mm、61 3 2± 6 0 8mm)、LVESd( 4 5 13± 6 75mm、48 91±6 95mm)及LVMI( 14 3 5 0± 6 98、15 2 0 1± 7 0 2 )均较治疗前 ( 65 67± 6 70mm、66 72± 5 60mm ,5 3 0 9± 7 60mm、5 2 13±6 5 0mm ,160 76± 7 5 0、163 62± 6 10 )明显下降 (P <0 0 1) ,LVEF( 4 7 10± 6 5 3 /3 3 68± 6 2 5 ,42 5 3± 6 3 2 /3 4 5 0± 7 0 5 )明显升高 (P <0 0 1)。治疗后 6个月治疗组LVEDd、LVESd及LVMI下降与LVEF升高与对照组同期治疗结果比较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治疗后 3个月治疗组LVEDd( 62 3 3± 5 62mm)较治疗前 ( 65 67± 6 70mm)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美托洛尔可有效拮  相似文献   
4.
安闽生  杜荣生  李珂  张春伟 《四川医学》2012,33(7):1179-1181
目的了解不同时间服用降压药物对不同类型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早晨顿服非洛地平+咪达普利;B组:晨服非洛地平,晚服咪达普利;C组:晨服咪达普利,晚服非洛地平,于服药前、服药后4周分别行动态心电图,比较其心率变异性变化。结果服药4周后,各组SDNN、SDANN、rMSSD、PNN50较服药前升高,提示心率变异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杓型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较非杓型患者更加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中,非杓型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善较杓型患者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降压治疗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其血压类型采取不同服药方式能更进一步改善HRV。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其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A组(他汀组):43例,在降压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B组(对照组):37例,单纯给予降压药物治疗。血压达标后,分别对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收集其BPV长时变异性指标,之后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他汀对高血压患者BPV产生的影响。结果与B组相比较,A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浆LDL-C较低,P<0.05。结论对于单纯高血压病患者,他汀类药物在降低患者血脂的同时可明显降低其血压变异性,从而降低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6.
迷走神经张力与碎裂电位及房颤之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张力与碎裂电位及房颤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5只随机分为3组,A组心外膜脂肪垫注射氯化乙酰胆碱(Ach)1mg;B组心外膜脂肪垫注射氯化乙酰胆碱5mg;C组心外膜脂肪垫注射生理盐水共5ml。3组均于注射后行BURST刺激记录房颤诱发与否,房颤诱发时间,左房侧壁(A点)、左房后壁(B点)、左心耳(C点)碎裂电位持续时间。结果 C组房颤诱发率于注射生理盐水前后予BURST刺激无明显变化。A、B组乙酰胆碱注射后房颤诱发率显著增加,但A、B两组房颤诱发率无显著变化。C组房颤持续时间较A组[C vs A:(7.00±2.10)svs(50.42±6.36)s,P=0.013;C vs B:(7.00±2.10)s vs(143.24±11.28)s,P〈0.001]短。B组房颤持续时间长于A组[(143.24±11.28)s vs(50.42±6.36)s,P〈0.001]。C组左房侧壁,后壁位点碎裂电位持续时间均较A、B组相应位点短。[C,A,B组:A点(2.2±0.5)s vs(37.4±6.3)s vs(132.5±12.7)s,P〈0.0001];[B点(2.2±0.5)s vs(37.2±6.3)svs(132.5±12.7)s,P〈0.001];C组左心耳(C点未能记录到碎裂电位)。A组碎裂电位持续时间较B组短[A点:(37.4±6.3)s vs(132.5±12.7)s,P〈0.001;B点:(37.2±6.3)s vs(132.5±12.7)s,P〈0.0001;C点:(35.1±6.7)s vs(130.7±13.3)s,P〈0.0001]。A,B组自身对照,左心耳位点较左房侧壁、后壁碎裂电位持续时间短[A组:(37.4±6.2)svs(37.2±6.3)s vs(35.1±6.7)s,P〈0.0001;B组:(132.4±12.7)s vs(132.5±12.7)s vs(130.7±13.3)s,P〈0.0001]。C组左房侧壁,后壁碎裂电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5±0.5)s vs(2.25±0.5)s,P=0.183]。结论迷走神经张力越高,越容易产生碎裂电位,则房颤持续时间愈长。  相似文献   
7.
安闽生  雷森  金加发  周传堃  葛正庆 《西部医学》2011,23(11):2134-2136
目的评估乙酰胆碱对房颤犬心房复杂碎裂电位的影响。方法成年杂种犬10只随机分为AB两组。暴露左右房,多级电极导管置于左、右心房记录碎裂电位,A组于肺静脉脂肪垫处注射乙酰胆碱,B组于上腔静脉处注射乙酰胆碱。分别于右心耳(A组)、左心耳(B组)给予BURST刺激,诱发房颤观察房颤发作后碎裂电位于两组记录位点有无差异。结果 A组房颤诱发后,左房均可记录到碎裂电位,右房未能记录到碎裂电位;B组房颤诱发后,右房能记录到碎裂电位,左房未能记录到碎裂电位。结论碎裂电位产生与局部乙酰胆碱相关。  相似文献   
8.
经皮胸壁心脏起搏与经静脉心内膜起搏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经皮胸壁心脏起搏与经静脉心内膜起搏两种临时起搏术的特点及疗效。方法 35例心脏停搏或严重心动过缓患者以适当的起搏频率和起搏电流分别行经胸壁心脏起搏和心内膜起搏,同时配合其它复苏措施。结果 经胸壁起搏21例,其中心室夺获且有有效机械收缩14例,仅有心室夺获但无有效机械收缩2例,无心室夺获5例。心内膜起搏14例,均有心室夺获且有有效机械收缩。结论 两种起搏方式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心内膜起搏技术成熟、可靠、安全,但相对耗时较长,对设备要求高。经胸壁起搏疗效稍逊于前者,但方法简便、快捷、有效、安全,值得推广,实际抢救中应根据病情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将10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IMT正常组(n=49)和IMT异常组(n=53),测定患者IMT和血压变异性,之后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IMT除与年龄、病程、BMI、TC、TG、HDL-C等指标相关外,24hSBPSD、24hSBPCV、dSB-PSD、dSBPCV、nSBPSD、nSBPCV为IM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控制血压,干预BMI、TC、TG、HDL-C传统危险因素同时,应重视降低其血压变异性,从而降低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 (白介素 )是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白介素 4 (1L - 4)是肥大细胞的生长因子。为了探讨其在慢性支气管炎 (慢支炎 )急性期、缓解期中的变化意义而进行以下研究。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择 2 0 0 1年 1- 8月我院的门诊及住院病人。慢支炎急性期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