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技术(UCG)在小儿川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小儿KD患者80例,按冠状动脉受累情况进行分组,无冠状动脉损害者38例,为对照组;并发冠状动脉损害者42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观察对照组及研究组患者的声像图特征,所有冠状动脉均清晰可见,对照组患儿均未发现冠状动脉受损,且心功能正常。而研究组患儿中27例伴CAE,伴左房扩大4例,左室扩大1例,LVEF降低1例;并发冠状动脉瘤15例,动脉瘤内径为3.5~17.0mm,伴左房扩大5例,左室扩大2例,LVEF降低3例;经对比发现有冠状动脉损害组与无冠状动脉损害组心功能改变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AL严重程度与年龄呈负相关性(r=-0.342,p=0.027),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损伤并且损伤程度越重。结论:超声心动图技术作为小儿川崎病的一种诊断方式,有助于患儿冠状动脉早期病变的发现,获得确切诊断效果,将其用于小儿KD的诊断,具备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断层成像(TUI)技术在诊断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影像学检查的80例疑似宫角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行二维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作为对照组和先行二维超声检查再行三维TUI技术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检查结束后进行病理检验确诊,将观察组与对照组诊断结果的阳性率和阴性率进行比较;观察三维TUI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对照组宫角妊娠阳性率低于观察组,而阴性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阳性率低于观察组,而阴性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三维TUI技术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于对照组二维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TUI技术应用于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漏诊、误诊概率较小,检查的准确性较二维超声检查高。其成像清晰有助于观察判断,检查结果更为客观、可靠,对临床治疗指导价值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间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IE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统计诊断准确率与赘生物检出情况。结果:在125例IE患者中,血培养检查阳性只有41例,诊断准确率为32.8%;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正确的有114例,误诊5例,漏诊6例,诊断准确率为91.2%。在确诊的114例中,101例心脏基础病变患者的赘生物全部检出,剩余13例为无心脏基础病变患者。结论:三维超声心动图对诊断IE有较高的准确率,并可以准确检出赘生物的大小、位置等情况,判断血流动力学变化,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检查对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正常妊娠产妇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进行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检查。了解比较两组产妇的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各项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搏动指数(0.57±0.09)、阻力指数(0.97±0.18)、收缩末期血流速度(65.28±2.13)cm/s、收缩末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2.43±0.11)均高于对照组的(0.49±0.11)、(0.73±0.16)、(55.32±2.27)cm/s、(2.01±0.08),舒张末期血流速度(27.84±1.16)cm/s低于对照组的(32.26±1.27)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的腹围、双径顶、股骨长度、头围分别为(27.86±1.87)、(9.26±0.35)、(6.31±0.18)、(29.88±0.16)cm,均小于对照组的(33.96±1.28)、(9.97±0.31)、(7.92±0.26)、(32.74±0.52)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早产率为16.0%,胎儿窘迫发生率为14.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更高,胎儿发育也会受到负面影响,妊娠结局出现意外的几率较高,而采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进行检查能够监测产妇和胎儿各项指标的变化,并制定具体的预防计划,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可以此为根据进行合理的诊断与治疗,因此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肖成伟  杨在东  宁浩杰 《广东医学》2016,(24):3709-3711
目的:探讨心室-动脉偶联在脓毒性休克患儿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脓毒性休克患儿60例。记录0 h及24 h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动脉血乳酸(Lac)、心率(HR)、血压(BP)、超声监测有效动脉弹性/左心室收缩末弹性(Ea/Ees)、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评分)及28 d生存状况。根据28 d生存状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0 h及治疗24 h后两组间各感染炎症指标、Lac、乳酸清除率( rLac)、PCIS评分及Ea/Ees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对影响患儿预后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死亡组24 hΔEa/Ees及24 hΔLac均高于存活组,0 h及24 h点PCIS评分、rLac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ΔEa/Ees、PCIS评分是脓毒性休克患儿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降低Ea/Ees可改善脓毒性休克患儿组织灌注,促进Lac清除,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儿三维超声测量鼻梁线与面部表面成角大小和二维超声内外眼眶距离比率声像特征在中孕期三维超声量化筛查唐氏综合征(DS)的价值。方法:通过对比实验室或出生婴儿检查结果,分析1 711例胎儿声像鼻梁成角和内外眼眶距离比率指标。结果:1 708例鼻梁成角正常值36.58±4.67,内外眼眶距离比率正常值0.31±0.02。结论:中孕期三维超声鼻梁成角结合内外眼眶距离比率指标筛查DS,是提高产前筛查率的一项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环状胰腺高频超声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疑似新生儿环状胰腺患儿58例,对其临床症状,高频超声征象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主要伴发的临床症状有呕吐、肺炎和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分别为82.76%(48/58),72.41%(42/58)和63.79%(37/58)。统计学分析发现高频超声征象“双泡征、钳夹状胰腺头、十二指肠局部变细,远端肠腔空虚等”环状胰腺征象的阳性率分别为94.83%,91.38%,89.66%和87.21%,提示可能为环状胰腺的典型征象。经高频超声诊断为环状胰腺患儿54例,手术证实56例,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43%。经高频诊断发现有15例患儿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畸形,经手术确诊有14例,准确率为93.33%。结论高频超声征象结合临床症状对于环状胰腺诊断准确率较高,同时对患儿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畸形也能有效检出,可作为临床上诊断环状胰腺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 4月—2018年4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临床诊断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患者142例。术前均行经阴道三维超声及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分析对切口孕囊型、包块型、部分切口及部分宫腔孕囊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结果,并计算2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52例患者确诊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其中切口孕囊型22例,包块型13例,部分切口及部分宫腔孕囊型17例。经阴道二维超声阳性诊断符合率为55.74%(34/61),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5.45%(47/55),2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阳性诊断符合率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2种 检查方法检查切口孕囊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包块型、部分切口及部分宫腔孕囊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确诊率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应用于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阳性符合率高,为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降主动脉脉冲多普勒的分析快速预测早产儿发生HSPDA的可能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经临床诊断为HSPDA的早产儿3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PDA>1.5mm,LA/AO>1.4,另外选择30例PDA<1.5mm,LA/AO<1.4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对其超声数据展开回顾性分析,通过测量PDA直径、左心房与主动脉根部直径比值(LA/AO)、降主动脉脉冲多普勒频谱,从中探讨降主动脉脉冲多普勒快速预测早产儿HSPDA的可能性。结果:观察组28例早产儿降主动脉脉冲多普勒频谱发生改变,对照组降主动脉脉冲多普勒频谱均属正常范围。降主动脉脉冲多普勒频谱与早产儿HSPDA有较好的相关性,对预测早产儿HSPDA敏感性高。结论:降主动脉脉冲多普勒可快速预测早产儿发生HSPDA,操作简便,可作为HSPDA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