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碘油CT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肝动脉碘化油拴塞后CT扫描显示,除部分转移性肝肿瘤碘化油呈环状聚集外,所有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病和部分肝转移瘤碘化抽聚集形态无明显差别,所以碘油CT不能作为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方法;碘油CT能检出CT、超声未能发现的小肝癌及卫星病灶。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的血管造影方法相比 ,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是一种全新的无创伤的检查技术 ,最早仅用于头颈部 ,近年来运用范围正向全身各部位拓展。在下肢血管方面 MRA的优势也逐步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笔者对 6 4例用 MRA方法检查的下肢血管与彩超 ,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比较 ,对其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作一评价。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5年 6月~ 2 0 0 0年 10月资料完整的下肢 MRA检查患者 6 4例 ,男性 4 0例 ,女性 2 4例 ;年龄4 8± 9.6岁 (9~ 72岁 )。其中动脉检查 2 8例 ,静脉检查 2 0例 ,动静脉均检查 16例。…  相似文献   
3.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及联合灌注LAK细胞、IL-2“夹心面包”治疗肝癌20例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季仲友,吴定荣,杨维竹,江娜,杨美山我院自1993年6月~1994年2月,对20例确诊为肝癌患者施行经肝固有动脉首先注入碘油给予动脉远端栓塞,然后联合灌注...  相似文献   
4.
医学影像学发展趋势及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学发展成为诊断和治疗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包括超声和核医学),[1]使医学影像学在未来的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对从事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人员和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医学影像学发展趋势、师资培养、课程设置、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实习实行导师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的MRI影像表现,评价其在KT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经临床和影像检查符合KTS诊断标准的31例KTS患者患肢进行MR常规扫描、MR血管成像(MRA)、静脉血管成像(MRV)和X线顺行静脉造影(XRV)检查,并观察肢体及静脉病变情况。结果12例MRI发现肢体软组织内血管瘤。软组织肥大27例。浅静脉曲张21例。静脉畸形27例。20例同时行MRV与下肢XRV的患者显示浅静脉曲张和特征性坐骨神经均分别为17和11例。下肢XRV检查显示静脉属支增多10例;MRV显示静脉属支增多15例和静脉行径异常4例。MRV显示深静脉异常8例,下肢XRV显示深静脉异常7例。结论MRI是诊断KTS有效和可靠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常见的致死性主动脉疾病 ,及时正确地作出诊断至关重要。笔者回顾性分析 1995年 6月~1999年 3月 MRI诊断的主动脉夹层病例 ,探讨其影像学表现与定性诊断价值。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 ,男性 13例 ,女性 12例 ,平均 6 1岁 (38~ 70岁 ) ;2 3例有高血压病史 ,2例为马凡综合征患者且均为女性。按 De Bakey分型 [1 ] ,本组 型者 10例 , 型者15例 (包括 3例夹层局限于腹主动脉 )。1.2 方法  2 5例 MRI(1.5 T超导 MR机 ,MAGNET VI-SION,Sim ens公司 )检查中包括 SE序列、Cine MRI和MRASE序列常…  相似文献   
8.
MRI常规序列对脊柱转移瘤敏感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对于确定其分期、治疗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脊柱是转移瘤的最常见部位。近年来 ,一些研究表明 MRI对脊柱转移瘤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1 ]。笔者通过对 31例脊柱转移瘤 MRI检查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探讨 MRI不同常用扫描序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 临床资料1.1 对象 收集 1996~ 2 0 0 0年间诊断为脊柱转移瘤并且进行过 MRI检查的患者 31例 ,男性 2 2例 ,女性 9例 ,年龄5 4± 7.5岁 (2 5~ 80岁 )。总计 174个椎体转移。原发病灶有肺癌、乳腺癌、鼻咽癌、甲状腺癌、食管癌、前列腺癌和脂肪肉瘤。1.…  相似文献   
9.
CT检查对食管肿瘤可手术性的判断林若柏副主任医师林培裘,陈椿,康明强,郑炜,段青,邹松,卢增华,游精航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350001)目前食管肿瘤术前诊断通常依靠食管钡餐造影和食管镜检查,但是这两种检查都只能了解食管腔内病变,而对病变向腔外扩展...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动态表现(附8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影像表现的认识,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不同时间段内CT影像的变化。方法收集来我院进行检查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80例,最早于产后5小时扫描,最迟于1岁后复查,观察其不同时期CT表现的变化。结果早期(发病0~6天内)主要表现为脑内低密度灶、脑实质水肿以及颅内不同部位出血;中期(发病7~14天)前述病灶表现为部分低密度灶好转、出血吸收;15天后为后遗症表现,局部脑萎缩、软化灶形成,部分轻度病例可表现正常。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随时间变化有其演变过程,正确认识影像表现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