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粤茂  陈坚 《微创医学》2003,22(3):382-384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炎性介质在哮喘的发病中,作用强大和广泛.糖皮质激素(GCS)尤吸入型GCS已被国内外哮喘研究专家确认为最有效的第一线抗炎药.下面通过哮喘发病炎症学说中的有关炎性介质,阐明GCS临床应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 1997年 7月~ 2 0 0 0年 11月住院的小儿支原体肺炎 5 5例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5例患儿均符合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2 5例 ,女 30例。年龄最小为 2个月 ,最大为 13岁 ,~ 1岁9例 ( 16 .4% ) ,~ 3岁 5例 ( 9.1% ) ,~ 7岁 34例 ( 6 1.8% ) ,~ 13岁 7例 ( 12 .7% )。确诊前病程在~ 1周 9例 ,~ 2周 2 0例 ,~ 1个月 7例 ,1个月以上 19例。 1~ 3月份 15例 ,4~ 6月份 4例 ,7~ 9月份 2 1例 ,10~ 12月份 15例。1.2 临床表现 症状 :①发热 2 3例。均为不规则发热。低热4例 ,中等度发热 11例 ,高热 …  相似文献   
3.
孟粤茂  苏忠英  陈坚 《微创医学》2003,22(4):460-461
目的探讨小儿川畸病发病第1周、第2周血小板指数变化及意义.方法用SF-3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25例川畸病患儿的血小板指数,并与25例健康小儿进行比较.结果川畸病第1周PLT开始升高,第2周升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高度显著性(P分别为<0.01和<0.001),MPV在第1周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01),在第2周虽有增大,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P>0.05);PDW在发病的第1周至第2周呈逐渐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具有高度显著性(P均<0.001).结论川畸病早期即存在血液的高凝性,抗凝治疗越早对改善预后会越好.  相似文献   
4.
1 该病例临床特点1.1 患儿,女,3岁,急性起病。进行性面色苍白半月,伴乏力,精神萎靡,无皮肤瘀斑瘀点,无鼻衄、呕血、便血病史。1.2 病程中间歇出现发热,未见明显感染病灶,一般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正常。无黄疸,无肝脾、淋巴结肿大。1.3 发病极期烦躁、出现反复抽搐,抽搐时伴意识丧失,双眼凝视,四肢强直,间歇期神志不清,嗜睡,颈抗感,无明显呕吐,头痛,脱水治疗后抽搐停止,神志恢复。1.4 辅助检查。血常规:红细胞系、白细胞均减少,周围血涂片淋巴细胞绝对值与百分比明显增高。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正常,血沉增高,抗人球蛋白直接、间接试验均…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2000~2004年间共收治毛细支气管炎64例,我们分别采用博利康尼雾化悬液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悬液压缩吸入和酚妥拉明加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鲎致过敏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鲎致过敏1例报告孟粤茂(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儿科北海536000)患儿,男,8岁。因进食鲎后出现干咳、气喘、呼吸困难2h入院。患儿于入院前4h进食鲎,进食量约250g,于进食后2h突然出现干咳、气喘、呼吸困难、面色紫绀、大汗淋漓,并呕吐胃内容物2次,无...  相似文献   
7.
恙虫病并发溶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 ,男 ,2岁 10个月 ,4d前出现持续性高热伴轻咳。2d前躯干出现暗红色斑丘疹而入院。查体 :T40 .2℃ ,全身皮肤可见较多暗红色压之褪色斑丘疹。右下腹见一椭圆形焦痂 ,颈部及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花生米大活动无压痛之淋巴结 ,咽充血 ,心肺无异 ,肝肋下 1cm,脾未及。Hb84g/L,WBC5 .8× 10 9/ L L5 8.N37.MID5 ,血细胞形态分析异淋占 2 9%。GPT2 33IU/ L,COT5 77IU/ L,L DH1370 IU/ L,CK2 0 8IU/ L。血沉、CRP正常。尿常规蛋白 1g/ L,入院后给予青霉素等治疗 6 d无效 ,仍持续高热。冷凝集试验 (- )、肥达氏反应 (- )、胸片 (…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制的银黄清口服液经药效学研究表明[1]:具有抗炎、解热、镇痛、止咳化痰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毒性低,长期应用亦很安全.几年来我们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2001年1月至2003年3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采用银黄清口服液治疗与用双黄连粉针治疗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儿科1998~2001年收治小儿有机氟中毒30例,为探讨有机氟中毒病情与血糖之间的关系,现将本组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1该病例临床特点 1.1患儿,女,3岁,急性起病。进行性面色苍白半月,伴乏力,精神萎靡,无皮肤瘀斑瘀点,无鼻衄、呕血、便血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