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注射液对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潍坊市中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复方斑蝥注射液,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2、3个周期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以及评价近期临床疗效。结果在化疗进行到第1、2、3周期时,两组患者血清中TGF-β1水平均有所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临床疗效治疗组在客观反应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上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斑蝥注射液能下调结直肠癌组织中的TGF-β1的表达水平,抑制肿瘤的生长、浸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肿瘤血管的抑制和癌细胞的死亡有关,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郑华  杨静  孙长岗 《光明中医》2012,27(8):1575-1576
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癌性发热60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共分为六型:阴虚内热型、热毒炽盛型、湿热蕴结型、血瘀发热型、气血亏虚型、邪滞少阳型.分别给予相应辨证施治.结果完全控制9例,占15.0%;部分控制22例,占36.7%;有效19例,占31.7%;无效10例,占16.7%;总有效率为83.3%.提示中医药对控制癌性发热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3.
消增舒乳丸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消增舒乳丸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催乳素的影响.方法:106例门诊随访病例,治疗组39例口服消增舒乳丸,对照组34例口服天冬素片,安慰组33例口服谷维素.治疗3月后通过临床症状与体征好转情况及催乳素浓度降低两个方面进行对照评价.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安慰组(P<0.05),催乳素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尤为显著(P<0.01).结论:消增舒乳丸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制剂,同时证实了"从肝论治乳腺增生病,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通络止痛为治法"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海利升注射液在中晚期NSCLC化疗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实验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PP方案化疗,实验组联合海利升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其化疗毒副反应。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海利升组可以改善患者的食欲、体力、精神状态、睡眠。②白细胞减少、贫血、消化道损伤等化疗副作用联用海利升组与单纯化疗组相比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利升联合化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副反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大黄虫丸联合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加味大黄蛰虫丸与羟基脲,对照组只口服羟基脲,比较两组客观疗效、症状体征、肝肾功能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客观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大黄虫丸与羟基脲合用可明显降低羟基脲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逆转胶囊对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MCF-7/ADR细胞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了解其逆转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逆转胶囊含药血清培养MCF3/ADR细胞,同时设计实验分组,以流式细胞仪计数方法检测各组MCF-7/ADR细胞的bct-2基因的表述情况。结果逆转胶囊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MCF-7/ADR细胞bcl-2基因的表达;与阿霉素合用时亦可抑制MCF-7/ADR细胞bcl-2基因的表达,加强ADM诱导凋亡的作用。结论逆转胶囊具有逆转MCF-7/ADR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下调bcl—2基因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鲑鱼降钙素对乳腺癌骨转移大鼠机械痛敏的影响.方法 在乳腺癌骨转移癌痛模型成功制备后,各治疗组并分别给予鲑鱼降钙素、鲑鱼降钙素+唑来膦酸、唑来膦酸,用电子yon Frey测痛仪测量各组大鼠的机械缩足阈值(MWT).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大鼠于骨癌痛模型制备后的第8天MWT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K562细胞抑制增殖、诱导凋亡及对PI3K/AKT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其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应用MTT法检测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对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用Annexin V FITC/PI法检测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重要蛋白Akt及其磷酸化形式p-Akt的蛋白水平。相关实验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大黄虫丸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能抑制K562细胞克隆的形成;能诱导K562细胞的凋亡,且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呈浓度依赖性。随着浓度升高,p-Akt/Akt值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虫丸能够体外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实现。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目前青黛已是治疗急性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有效药物,但其分子机制与物质基础仍不明确。基于此本研究构建青黛与APL可视化药靶蛋白模型,以探究青黛作用于APL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检索APL微阵列芯片分析APL差异表达基因,使用TCMSP数据库筛选青黛活性成分,结合PubChem和SwissTargetPrediction匹配活性成分的靶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String用于挖掘并构建APL可视化蛋白互作数据,将其读入Cytoscape,通过Centiscape实现网络拓扑分析。综合APL差异表达基因,通过Sybyl与青黛活性成分构建药靶蛋白模型。结果:筛选出3张APL微阵列芯片,164个差异表达基因,9种青黛活性成分,541个靶基因,这些靶点较多地参与细胞凋亡、药物结合、癌症途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这些都在APL中起重要作用。拓扑分析显示ELANE,CTSS为核心基因,将其与青黛9种活性成分进行药靶蛋白模型预测,显示靛玉红和靛蓝与核心基因结合度最佳。结论:APL是受多基因调控的复杂疾病,而青黛成分中靛玉红和靛蓝可通过结合ELANE,CTSS作用于APL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