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本文把60例60岁以上,具有大便次数减少和(或)粪便干燥难排,每周排便次数≤3次,并剔除因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第1组患者口服胃肠动力药普瑞博思5mg,每d3次;第2组患者口服沙棘籽中提取的纯天然,具有润滑性的沙棘油10ml,每d3次;第3组患者上述2种药物联合服用。3组用药次数、方法、时间均相同,8周为1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4、8周记录每周大便次数和不良反应。疗程结束时查血、尿、粪常规和肝、肾功能。疗效判定标准是在服药后2周、4周、8周时,大便次数达到每周3次以上,其疗效分别是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肝动态显像定量分析,来评估老年人肝脏的储备功能,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及肝硬化进展程度提供定量诊断指标。方法:采用放射性锝植酸钠(^99mTc—PHY)定量显像技术,观察3l例老年肝硬化患者、15例老年慢性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老年人的肝脾形态位置大小、对^99mTC-PHY的摄取规律。结果:正常对照组、老年肝炎组与老年肝硬化组相比,肝脏对^99mTC-PHY的摄取率、肝摄取面积、肝脾摄取量之比等指标均明显呈下降趋势,相反,脾的摄取率与脾摄取面积在老年肝硬化组又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且老年肝硬化组还有明显的脊柱显影,正常对照组脊柱不显影。结论:肝动态显像定量分析技术能敏感地反映出不同时期老年肝病患者的肝储备功能,可为及早发现肝脏疾病提供诊断依据,且能对慢性肝病患者的疾病进展程度提供一个定量、动态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3.
小儿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简称小儿TEN)是小儿急性、重症皮肤病。临床表现以发病急骤、全身泛发红斑和大面积表皮剥脱形如烫伤为特征。我科近10年来(1974~1984)共收治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24例,其中小儿患者18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一)性别:男12例,女6例,男: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更全面做好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将1032名查体干部按年龄分为三组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中仅1例查体结果全部正常。本组应查体2463名中实际参加查体1032名,占应查体人数的41.9%,因故未查体人数占58.1%。三组比较后显示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 老年人群保健应从中年、老年前期人群的预防工作抓起。  相似文献   
5.
活血化瘀法治疗红斑类皮肤病64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斑类皮肤病多属中医瘀血证。我们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这类疾病64例,经过1~9年的随访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64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54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8岁,以20~45岁的  相似文献   
6.
浅谈疮疥     
<正> 病因和流行疥疮是由人型疥虫,通过密切接触传染的一种皮肤病。疥虫分雌雄二虫,成虫呈黄白色,身体扁平,椭圆形,有四对足,大小约0.3~0.4mm,肉眼观察可见。雄虫较雌虫小一半,多半游行于皮肤表面。受精的雌虫在钻进人体表皮的角质层过程中排卵,形成疥疮特有的隧道。约经1~2个月,排卵结束后死于隧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合肥地区282例7种皮肤病患者和150名健康人血清中钙、镁、铜和锌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健康人血清中4种元素的含量在性别和年龄组之间有差异.7种皮肤病与健康人对比.在皮脂溢出症、痤疮、少年白发患者血清中钙含量增高,铜、锌含量均降低.白瘫风患者血清中铜和锌含量亦较低.血清镁在过早白发中略有下降.黄褐斑、雀斑血清中4种元素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安高新医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收治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8例,其中完全正常6例为正常组;根据狭窄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狭窄组(8例)与多支狭窄组(14例)。取晨血检测HbA1c、空腹血糖,同时检测血压、血脂,观察血糖、HbA1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三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bA1c、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多支狭窄组和单支狭窄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于正常组,且多支狭窄组高于单支狭窄组(P<0.05);多支狭窄组HbA1c、空腹血糖高于正常组,且高于单支狭窄组(P<0.05)。结论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高低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概率及支数相关,应加强控制空腹血糖、HbA1c,以达到有效防止或延缓冠心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Reiter病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自从1916年Reiter报告以来,在欧美仅有数例报告。在日本已报告30例,但是,Reiter病合并发作性夜间血色素尿症(以下简称PNH),迄今尚无报告。本文报告一例,40岁,男,4年前(1969年)出现暗褐色尿而诊断为PNH,之后,发现溶血约在半年后减轻。10年后,因患感冒又出现褐色尿。1979年6月诊断非淋菌性尿道炎及龟头炎,1980年9月,出现多发性关节痛,1981年4月出现皮肤损害,同年6月出现结膜炎,褐色尿,贫血加重。入院时四肢非对称性多发性关节肿胀,特别是膝关节、肘关节肿胀明显。头面部,四肢远端及足底部皮肤发现0.5~2 cm大小的角化过度和脓疹与红色丘疹相混的皮肤损害,爪甲因皮肤角化过度而显著变形。检查:尿中出现许多含铁血黄素颗粒(hemosider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