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 S-转移酶π (GST-π )和 DNA拓扑异构酶Ⅱ-α (Topo Ⅱ-α )在肿瘤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 ABC法检测 GST-π和 Topo Ⅱ-α在 60例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和 15例正常结肠黏膜中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结果 GST-π和 Topo Ⅱ-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0.0%和 86.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黏膜( P〈 0.01). GST-π和 Topo Ⅱ-α表达强度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无关( P 〉0.05),但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密切相关( P〈 0.01). GST-π在低分化癌组织中高表达;Topo Ⅱ-α在高分化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高于低分化癌( P〈 0.01).结论 GST-π和 Topo Ⅱ-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可作为衡量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泌素对大鼠胃粘膜环氧合酶(COX)及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皮下注射胃泌素1 μg/kg、10 μg/kg或100 μg/kg,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查胃粘膜COX-1、COX-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表达。评价胃泌素受体拮抗剂YM022对COX-1、COX-2、HGF和HB-EGF表达的影响。结果:胃泌素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大鼠胃粘膜COX-2和HB-EGF表达,而对COX-1和HGF表达无明显影响;YM022阻断胃泌素诱导的COX-2和HB-EGF表达。 结论: 胃泌素调节大鼠胃粘膜COX-2和HB-EGF蛋白表达,提示COX-2和HB-EGF参与与胃泌素相关联的胃粘膜增生和胃癌等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按糖尿病病程将受试者区分为健康对照组、〈1月组、1~5月组、6—11月组、12~23月组、24~47月组、48~95月组、96~143月组及≥144月组等9个组。选取受试者455例分别进入各组。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逐一进行自评测试并计算其总分、各因子分及部分组别因子分增幅百分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程〈1月组总分明显升高(P=0.000),至1~5月组达-高峰(P=0.000)。此时抑郁因子增幅(63.30%)最高。6~11月组总分开始下降,至24~47月组达最低点,接近对照组水平(P=0.242),并且低于〈1月组(P=0.002)。自48~95月组开始,总分再度升高,至≥144月组达新的峰值,且超过1~5月组(P=0.022)。此时以躯体化、焦虑及抑郁因子增幅最高(分别是82.02%、71.97%和70.50%)。结论随着病程增加,其心理状态变得越来越差,至≥144月达最差状态,此时主要是躯体化表现及焦虑和抑郁。  相似文献   
4.
韩羽  秦入金  祁昌信  孙运良 《吉林医学》2012,33(31):6825-6826
目的:探讨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治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治疗方式以及预后。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以腹胀、腹痛为主。引起肠梗阻的病因中以肿瘤为最多见,其次为肠粘连、嵌顿性疝以及粪石嵌塞。行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33例;治愈47例,死亡1例。1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老年性急性肠梗阻常见病因为肿瘤、粘连、嵌顿疝为三大主要原因,积极的手术治疗对患者愈后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接受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伊立替康125mg/m^2 d1、d8、d15静脉滴注90min;卡培他滨(希罗达)2500mg/m^2,分早晚2次,第1—14天,每28天重复。治疗至少2个周期,按照WHO标准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并观察至疾病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期。结果62例患者中,可评价疗效的有59例。其中一线治疗28例,RR42.8%,DCR71.4%,TTP 8.6个月,MST18.8个月;二线治疗31例,RR32.3%,DCR61.2%,TTP 7.2个月,MST13.2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与呕吐、迟发性腹泻、粒细胞减少,多为Ⅰ-Ⅱ度,且一线和二线治疗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高,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扩大样本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在胰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以脂多糖(LPS)、TLR4-siRNA及p38 MAPK信号通路阻断剂SB203580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胰腺癌PANC-1细胞,Western blot检测TL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蛋白表达.收集各种因素处理后的PANC-1细胞培养液,观察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结果 LPS组的HUVECs增殖率、迁移数目和管腔形成个数分别为(139.2±12.6)%、48.1±9.1和47.8±9.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LR4-siRNA组的HUVECs增殖率、迁移数目和管腔形成个数分别为(60.2±8.7)%、31.3±4.5和17.2±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B203580组的HUVECs增殖率[(79.6±8.9)%]、迁移数目(21.6±4.3)和管腔形成个数(23.5±4.3)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且TLR4-siRNA+ LPS、B203580+LPS组的HUVECs增殖率、迁移数目和管腔形成个数均分别显著低于LPS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LPS组VEGF、p-p38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TLR4-siRNA组、SB203580组TLR4、VEGF、p-p38蛋白表达明显减少;且TLR4-siRNA+ LPS组、SB203580+LPS组VEGF、p-p38表达较LPS组明显减少.结论 TLR4可促进胰腺癌的血管生成,其机制与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促进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环氧合酶-2表达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138例胃镜活检标本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85例(其中伴有中度以上肠化生45例,中、重度异型增生12例),和胃癌23例.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学改良Giemsa染色联合检测Hp,免疫组化检查COX-1和COX-2表达.结果胃癌的Hp阳性率为69.6%,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36.7%(P<0.05).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的COX-2表达率分别为10.0%、37.6%、37.8%、41.7%和69.6%,而不同胃黏膜病变中COX-1表达无明显差异.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中Hp阳性病例的COX-2表达显著高于Hp阴性病例(P<0.01).结论 Hp感染及其诱导的COX-2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8.
兰索拉唑对乙醇诱导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兰索拉唑 (LP)对乙醇诱导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探讨胃泌素受体和环氧化酶 2 (COX 2 )表达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ig给予LP 0 5、5、5 0mg·kg-1·d-1,或ig联合给予LP 5 0mg·kg-1·d-1和胃泌素受体拮抗剂AG 0 4 1R 3、10、30mg·kg-1·d-1,对照组ig给予羧甲基纤维素 (CMC) 2 5mg·kg-1·d-1,连续 14d。末次给药后 8h各组大鼠ig给予无水乙醇 1ml,观察胃损伤指数 (LI)及光镜下的胃黏膜病理学改变。酶免疫方法测定胃黏膜前列腺素E2 (PGE2 )水平 ,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胃黏膜COX 2表达。评价特异性COX 2抑制剂NS 398对LP诱导的PGE2 合成及胃黏膜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 在 0 5、5、5 0mg·kg-1LP组 ,LI分别为 (2 5 3± 0 33) %、(1 84±0 2 9) %和 (0 83± 0 12 ) % ,小于对照组 (3 6 5± 0 19) % (P<0 0 5 ) ;胃黏膜PGE2 含量分别为 (42 7± 32 ) ,(483± 12 1)和 (6 14± 82 ) pg·g-1wwt ,高于对照组 (2 6 6± 81) pg·g-1wwt(P <0 0 5 )。LP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大鼠胃黏膜COX 2表达。然而 ,同时给予AG 0 4 1R阻断了LP诱导的胃黏膜保护作用、COX 2表达和PGE2 合成。NS 398抑制LP诱导的PGE2 合成及胃黏膜保护作用。结论 LP的胃黏膜保护作用与内源性胃泌素激活胃泌素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动态监测及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谵妄患者睡眠特点和褪黑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ICU住院超过72 h的患者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进行评估,根据有无谵妄序贯收集患者并分为谵妄组及非谵妄组。入组后所有患者采用多导睡眠仪连续24 h动态监测睡眠状况;监测期间每4 h留取1次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褪黑素水平。结果共收入ICU住院患者18例,其中谵妄患者9例。多导睡眠监测分析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睡眠障碍,表现为快动眼期(REM期)睡眠减少〔为(5.91±5.26)%〕,觉醒频繁〔觉醒指数为(15.40±12.79)次/h〕,而3期睡眠处于低限水平〔为(14.67±11.10)%〕。与非谵妄组相比,谵妄组患者REM期缺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0±0.20)%比(8.83±3.81)%,t=4.782,P=0.001〕。动态检测褪黑素的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褪黑素水平昼低夜高的分泌节律性均丧失,谵妄组与非谵妄组各时间点褪黑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时间效应F=1.370、P=0.287,组间效应F=1.646、P=0.250,交互效应F=1.558、P=0.247)。谵妄组褪黑素水平在06:00及14:00时出现两个高峰,分别为(137.84±62.21)ng/L和(148.24±58.87)ng/L,最低值出现在22:00,为(64.47±26.97)ng/L;而非谵妄组褪黑素峰浓度出现在02:00,为(63.52±39.75)ng/L,最低值出现在10:00,为(44.87±11.19)ng/L。结论 ICU患者存在睡眠障碍,谵妄患者REM期缺失较非谵妄患者明显。ICU患者褪黑素分泌均失去正常昼低夜高的节律性变化,谵妄患者褪黑素峰值移至日间出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