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6月~2000年8月本科应用YQ-400A/B型激光器祛除各种不良文饰患者6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64例患者中,男25例,女39例,年龄17~38岁,平均24岁.病程3个月~16年,平均5年.疾病种类:文眉21例,文眼线14例,文身26例,文唇线3例.②激光波长选择及主要参数:采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制的YQ-400A/B型激光器.激光器具有2个波长:Q开关Nd:YAG激光1064 nm,倍频Q开关Nd:YAG激光532 nm. 2治疗方法①术前准备:术区备皮后用5%恩纳局部麻药软膏,2 h后再用相应波长激光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②术后处理:治疗完毕后,患处可外用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联合应用自体软骨、聚四氟乙烯(ePTFE)、聚乙烯(Medpor)在鼻部整形美容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通过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46例低鼻症患者应用聚四氟乙烯隆鼻时,将自体软骨及聚乙烯应用于鼻尖及鼻小柱处,将鼻尖顶起,从而达到延长鼻小柱,抬高鼻尖的目的。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鼻尖部位均得到较大改善,且低鼻症得以矫正,效果满意。结论聚四氟乙烯联合自体耳软骨、聚乙烯在低鼻症中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中老年人上睑松垂的整形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睑松垂是中老年人退行性改变,病变累及眼睑全层组织,除了皮肤、肌肉松垂遮盖睑缘外,因东方人提上睑肌腱膜与睑板融合全部偏下,松弛的眶隔筋膜呈帘状垂至睑板前,眶脂体亦随之脱垂疝出,部分患者伴有泪腺脱垂,遮盖睑板前上1/3—1/2,使上睑呈松垂臃肿的倦怠面貌及老态。  相似文献   
4.
治疗上睑下垂,目前多采用额肌瓣悬吊的方法,但此方法也存在一定并发症,如垂睑外形欠佳、睑外翻等,为改进传统单纯额肌瓣悬吊存在的缺点,本文作者采用改进的宽大扇形额肌筋膜瓣悬吊治疗上睑下垂,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东方人眼睛突出的特点是上睑臃肿、皮肤肥厚,呈现"肿眼泡",给人以不精神的感觉[1(]图1)。其主要原因是上睑眶隔脂肪堆积或松垂[2(]图2)。以往治疗方法是行重睑成形术同时去除眶隔脂肪,但部分患者却因该术式的恢复期长,切口较难遮蔽等不足而难以接受。另外,眼周、尤其是鱼尾纹的增多,也因颢部除皱术切L]较长、手术较“人”而令部分忠者望而生畏。针埘于此,我院于2003年8月~2011年初,埘37例患者开展了经眉切口去除眶隔脂肪和(或)去除鱼尾纹的联合矫治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治疗上睑下垂,目前多采用额肌办悬吊的方法,但此方法也存在一定并发症,如垂睑外形欠佳、睑外翻等。为改进传统单纯额肌办悬吊存在的缺点,本文作者采用改进的宽大扇形额肌筋膜办悬吊治疗上睑下垂,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下颌角、颧弓截骨整形手术患者同期行自我意象重塑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下颌角、颧弓截骨整形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159例)在围手术期进行自我意向重塑的干预治疗;B组(159例)为对照组,不进行自我意向干预.结果 本组共318例患者.A组对术后效果很满意者72例(45.3%),满意无意见者47例(29.6%),个别部分有异议者33例(20.7%),不满意者7例(4.4%);B组对术后效果很满意者41例(25.8%),满意无意见者32例(20.1%),个别部分有异议者63例(39.6%),不满意者23例(14.5%).结论 对进行下颌角、颧弓截骨整形术的患者,同期行自我意象重塑的心理干预治疗,患者满意度高,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皮肤的皮瓣反转法腋臭去除术。方法通过对25例腋臭患者用保留皮肤的皮瓣反转法行腋臭根治术,观察手术过程及术后效果。结果24例I期愈合,1例因出现皮下血肿延期愈合,11例有较明显的异味去除,10例有较明显的脱毛效果,3例出现短期的皮肤色素沉着,1个月后色素沉着消失。25例随访6个月以上,无异味、瘢痕不明显、腋毛基本不生长、上肢活动不受影响,效果良好,患者满意。结论保留皮肤的皮瓣反转法行腋臭根治术具有操作简单,切口小,术后遗留痕迹不明显,异味根治彻底,复发率低,术后外观恢复较好等优点。笔者认为是现今腋臭治疗手术中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出生时即被发现左侧颞部有一"拇指甲"大小血管瘤,质软,色鲜红,指压反射明显,未突出于皮肤表面.随着年龄的增长,瘤体亦缓慢生长,现已波及左侧颜面大部,且涉及左侧头皮,因影响美观,来本科就诊.该患者既往健康,无家族遗传病史.查体:全身发育良好,颜面部双侧对称.左侧颜面部有一血管瘤,面积为15.0 cm×13.0 cm大小,边界大约为左侧耳前,右侧鼻旁,上为发际内5.0 cm,下为鼻翼与耳垂连线.左侧颧部表面皮肤可见突起于皮肤的血管瘤2个,色暗红,余部均未突出于皮肤表面,触之表面柔软,皮温正常,指压反射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