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尿液中1-溴丙烷代谢物(溴丙酮、1-溴-2-丙醇)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把小白鼠经呼吸道进行1-溴丙烷染毒制做动物模型,取染毒后小白鼠尿液于顶空瓶中,用动态顶空法进行样品处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外标定量法。结果采用动态顶空法对化合物进行浓缩、富集,DB-5MS(30 m×0.25 mm×0.25μm)型毛细管柱进行目标峰分离,EI离子源,选择离子扫描法(SIM)进行质谱检测,可对尿液中溴丙酮和1-溴-2-丙醇进行有效分离和准确定性、定量。批内重复性2.8%~4.9%,加标回收率91.8%~109.6%。染毒动物尿液中溴丙酮和1-溴-2-丙醇的检出率100%。结论动态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可对1-溴丙烷代谢物(溴丙酮、1-溴-2-丙醇)进行准确定性、定量检测,溴丙酮和1-溴-2-丙醇可以作为1-溴丙烷暴露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济南市空气污染严重区域PM_(2.5)中金属元素浓度特征,并进行慢性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2013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选择济南市空气污染严重区域历城区每月定期开展PM_(2.5)及其10种金属元素的成分监测,包括Be、Hg、Cd、Ni、Sb、Se、As、Mn、Pb和Al;采用美国环保署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PM_(2.5)中金属元素的慢性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累计开展监测289天,济南市空气污染严重区域PM_(2.5)质量浓度平均值为(109.7±65.7)μg/m~3,PM_(2.5)中Be、Hg、Cd、Ni、Sb、Se、As、Mn、Pb、Al的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05±0.06)、(0.23±0.19)、(2.97±2.21)、(4.1±3.3)、(5.29±3.51)、(6.4±4.4)、(12.0±10.4)、(41.5±28.0)、(125.9±88.9)、(235.4±181.9)ng/m~3;各金属元素浓度基本以冬季较高;As、Mn的慢性非致癌风险分别为(0.80±0.69)、(0.83±0.56),As、Cd、Pb的致癌风险分别为(2.22×10~(-5)±1.91×10~(-5))、(2.29×10~(-6)±1.70×10~(-6))、(6.47×10~(-7)±4.57×10~(-7)),Hg、Al、Se、Sb、Be、Ni的健康风险较低。结论济南市PM_(2.5)污染较为严重,其As、Mn、Cd、Pb的慢性健康风险较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脑组织损伤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全身性反应,某个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其他器官不同程度的损害,即远隔器官的次级损伤。研究表明,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不仅导致肝功能衰竭,也可引起心、肺、肾等脏器的损伤,且损伤主要发生在再灌注阶段。脑组织是最易受影响的器官之一,肝I/R可引起脑组织损伤。本实验旨在观察肝I/R损伤时c-fos基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脑组织中表达和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水平变化及相互关系,并以琥珀酸脱氢酶(SDH)、三磷酸腺苷(ATP)酶、乳酸脱氢酶(LDH)、乳酸(LD)等指标的变化,探讨肝I/R损伤时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家用汽车内甲醛和苯系物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科学控制家用汽车空气甲醛和苯系物污染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10月对济南市113辆家用汽车内空气进行甲醛和苯系物浓度检测。结果 113辆家用汽车甲醛和苯系物全部合格的为72辆,合格率为63.7%。有41辆轿家用汽车甲醛浓度超标,合格率为63.7%;甲醛浓度随着家用汽车内装饰物减少、车龄增加、汽车内温度降低、汽车密闭时间减少而减少。结论家用汽车内甲醛和苯系物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的降低家用汽车内甲醛和苯系物浓度,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与高胆红素血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30min组(I组)、缺血30min即刻再灌注组(I/R组)及I/R1、2、4h组共6组,每组8只,测定各组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黄嘌呤氧化酶(XO)、丙二醛(MDA)的活性和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非结合胆红素(UCB)、总胆汁酸(TBA)的含量,并对各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肝组织TNF-α、IL-6含量及MPO、XO、MDA的活性和血清TB、CB、UCB、TBA的含量随着I/R时间的延长而有逐渐升高和增强的趋势。与对照组、I组相比,I/R及I/R1、2、4h组各指标均明显升高和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1、2、4h组亦明显高于I/R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TNF-α与IL-6、MPO、XO、MDA,MDA与TB、CB、UCB、TBA呈正相关。结论:肝I/R损伤可引起肝细胞XO活化,中性粒细胞浸润,释放的氧自由基及产生的TNF-α和IL-6可能参与了肝细胞损伤的发生机制,并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c-fos、Bcl-2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30min组(I组)、缺血30min即刻再灌注组(I/R组)、缺血30min再灌注1h组(I/R1h组)、缺血30min再灌注2h组(I/R2h组)、缺血30min再灌注后4h组(I/R4h组),每组8只。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c-fos、Bcl-2的表达,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法测定肝细胞凋亡的情况,同时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肝脏I/R可出现肝细胞明显损伤、肝细胞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甚至有细胞坏死。与对照组比较,cfos在I组表达就有增高(P<0.01),I/R4h组达到高峰。I/R组与I组、I/R4h组与I/R2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组织Bcl2在I组表达增高(P<0.01),I/R2~4h达到高峰。I/R4h组与I/R2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凋亡指数:I组、I/R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指数逐渐增加。c-fos与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889,P<0.01),Bcl-2与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901,P<0.01)。结论: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肝组织的损伤及肝细胞凋亡。肝细胞凋亡与cfos的表达有关。Bcl2在缺血期发挥了其抑凋亡作用,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其抑凋亡作  相似文献   
7.
行业行风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一,是实现深化医改要求及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为例,具体阐述了该院在行风建设信息化过程中的探索,及其在实施“三定一有”(定时间、定地方、定人员、有记录)政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 探讨引起急性脑梗死 (ACI)死亡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各级预防措施。 [方法 ] 回顾性分析 2 77例经临床和CT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病例。对其年龄 ,性别 ,作为中风危险因素的有关病史 ,起病到就诊时间 ,起病时的意识状况 ,血压水平 ,血糖水平 ,血肌酐水平以及病程中心电图改变 ,肺部感染 ,体温 ,CT所见病灶部位等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描述性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 ] 高血压 ,糖尿病及心脏病患者在脑梗死病人中占很大比例。年龄 ,起病时意识障碍 ,肺部感染 ,应激性溃疡 ,血肌酐水平增高 ,心电图改变 (尤其是房颤 ,心肌缺血 )以及梗塞部位等变量在Logistic多元回归中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 控制血压和血糖 ,治疗感染 ,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保护好心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 ,可能会降低ACI的病死率。脑梗死的康复期 ,仍应控制危险因素 ,减少再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正>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都有重要意义。虽然近年来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新品种不断增多,但病原菌的种类变化及耐药问题仍较突出[1]。本文对我院急诊病房2001年10月-2002年2月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对健康成年人肝细胞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1A2、3A4活性的作用,探讨伊曲康唑对合用药物药代动力学影响的机制,为临床上安全有效的联合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健康成人肝细胞微粒体,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的伊曲康唑组,共12组,每组10个样本,伊曲康唑组分别加入血药浓度范围内不同对应浓度的伊曲康唑,对照组仅加入培养液,孵育30min后,再加入CYP450同工酶1A2和3A4的相应底物(分别为非那西丁和睾酮)再孵育40min。反应终止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量代谢产物(分别为对乙酰氨基酚与6β-羟基睾酮)的峰面积代表1A2和3A4的相对活性。结果:各处理组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1A2的相对活性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同功酶3A4的相对活性百分比随伊曲康唑浓度增加逐渐减小,各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20.05或P%0.01)。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3A4的相对活性百分比减小到对照组50%时(IC50)伊曲康唑的浓度为0.14μg/ml。结论:伊曲康唑在临床应用血药浓度范围内,对健康成年人肝细胞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同功酶1A2的活性无显著影响,然而对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3A4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直接影响经3A4代谢的合用药物的血药浓度、半衰期等药代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