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泰魄颗粒剂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泰魄颗粒剂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不含蒽醌类泻下药的泰魄颗粒剂治疗 ,并以麻仁丸作对照 ,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5 1 4%和 2 6 7% ,治愈率分别为 2 2 8%和 10 0 %。两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泰魄颗粒剂并能改善长期服用刺激性泻下药的便秘患者肠电图抑制现象 ,治疗后肠电图的波幅、频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分别达显著 (P <0 0 5 )和极显著 (P <0 0 1)水平。 结论  泰魄颗粒剂能改善肠道运动功能 ,对刺激性泻下药耐受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毫米波照射穴位对胃病患者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33例胃病患者采用毫米波照射穴位前扣胃电图的变化结果,证明毫米波地胃病患者胃电具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能使异常的胃电活动趋于正常化,并通过分析发现近端取中脘穴和远端取足三里穴对胃电幅值变化无明显差别,但是近远端取穴相结合延长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4.
泰魄颗粒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泰魄颗粒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和药理效果。[方法]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不含蒽醌类泻下药的泰魄颗粒治疗,并与麻仁丸对照,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同时观察泰魄颗粒对动物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泰魄颗粒治疗组总有效率83.34%,治愈率2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4%,治愈率10.0%。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泰魄颗粒并能改善长期服用刺激性泻下药患者的肠电图异常现象。动物实验证明该药能提高小鼠小肠推进速度,呈明显量-效关系,长期给药未产生耐受现象。[结论]泰魄颗粒是不含刺激性的泻药,能改善肠道运动功能,对刺激性泻药耐受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临床症状。有人对1127例老年人便秘原因分析,功能性便秘占90.95%[1]。便秘患者大多用过刺激性泻剂,如麻仁丸、潘泻叶等。虽短期奏效,但长期应用,效果渐差。笔者针对这些病人以阴虚肠燥型较多,辨证施治,用“通幽汤”合“枳术丸”化裁制成“泰魄颗粒剂”,内不含恩醌等刺激性成分,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为验证其疗效,进行动物实验如下。  相似文献   
6.
补肾升白液 ,由黄芪、茜草等组成。本研究观察该药对荷瘤小鼠放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 ,结果表明 ,该药对环磷酰胺 (CTX)、阿霉素 (ADM)化疗及6 0 Co放疗引起的荷瘤小鼠外周白细胞减少及骨髓DNA含量的降低有明显的升高作用 ;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瘤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该药与化疗药(ADM)、6 0 Co放疗合并使用后有显著的抗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110例正常成人进行四肢周围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和F波的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神经速度异常者126例(检出率63.O%),2型糖尿病组的MCV,SCV,CAMP,SNAP较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均〈0.05),SCV的异常率(56.3%)高于MCV(50.6%),下肢NCV的异常率(56.9%)高于上肢异常率(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周围神经病变程度与糖尿病病程有关,与空腹血糖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F波的异常率高于NCV的异常率。结论:神经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和F波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多功能穴位罐”的镇痛及解痉效应。 方法 使用“多功能穴位罐”对大鼠“神阙”穴拔罐并予电针对照,观察大鼠痛阈及解除胃痉挛作用。 结果 镇痛效应与电针作用相近。 结论 该罐将拔罐疗法与针刺疗法融为一体,拔罐时,罐具内附加的“针片”刺激穴位,起到“针罐合一”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围血管疾病,在下肢动脉测定过程中,以踝关节周围最为敏感,因而直接选择下肢踝段测定,可明显判别踝段以上的动脉通畅和病变情况。踝段软组织少、血管浅表(描记图形清晰、数据稳定)、易重复、测试简便,直接在此段进行无创性定量测定血管壁的弹性及血管充盈度的变化,比用下肢近心段更为敏感和客观。本文运用直接式阻抗血流图仪,测定正常人的踝段血流图,试图提供临床诊断和药物治疗前后对比时参考。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孙晓进 《当代医学》2012,(32):48-49
目的观察长期接触二硫化碳(CS2)的工人的周围神经系统情况,以及时诊断和治疗,为进行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提出客观依据.方法对157例CS2接触者测定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和末稍潜伏期,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及胫后神经末稍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长期接触CS2的工人所测定的周围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末稍潜伏期延长,与正常值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长期接触CS2对周围神经有明显损害,其中以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最敏感,可作为首选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