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干扰素与病毒唑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及干扰素抗体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 2 0例采用干扰素 α2b 3MvTiwIH +病毒唑 10 0 0mgQdpo连用 2 4周 ;对照组 3 2例采用干扰素 α2b 3MvTiwiH连用 2 4周。停药后观察 2 4周比较疗效并检测干扰抗体。结果 :观察组完全应答率为 5 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18.7% ;复发率为 2 5 .0 %低于对照组 5 6.3 % (P <0 .0 1)。无反应率均为 2 5 .0 %。且复发与干扰素抗体尤其是中和抗体有关。结论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复发与干扰素抗体尤其是中和抗体有关。  相似文献   
2.
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 ,但有效率不高 ,且部分病人极易复发。近来研究发现 ,口服大剂量病毒唑可显著降低病人的ALT水平。本文采用干扰素 -α - 2b与病毒唑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其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5 2例 ,为住院病人 ,年龄2 7~ 5 5岁。符合 2 0 0 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除外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HBsAg阳性及抗HIV阳性者。干扰素抗体为阴性。1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 :2 0例 ,采用干扰素 -α - 2b 30 0MU ,隔日、每周三次、皮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过程中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变情况。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干扰素治疗开始、结束和停药后6个月时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和Ⅳ型胶原(C—Ⅳ)水平。结果:干扰素治疗完全应答组(CR—S)和完全应答伴反跳组(CR—R)治疗前血清HA、LN、PⅢP和C—Ⅳ水平均低于无应答组(NR),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CRS组血清4项纤维化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CRR组和NR组血清4项肝纤维化指标无明显下降,甚至升高。结论:应用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完全应答时,随着肝内炎症的改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明显下降,表明干扰素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鞍钢职工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诊断全部符合2000年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主要类型及病原体,我们从2001年1月-2003年12月对本单位住院的职工患者245例进行全方位病原调查。采取的主要方法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HAV IgM、乙型肝炎血清学5项标志,抗HCV、抗HCV IgM、抗HEV IgM、抗HEV IgG。结果为:245例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是经血清学检测确诊的。其中:甲型肝炎病毒感染101例,占41.22%;乙型肝炎病毒感染36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