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儿童期虐待对新兵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对505名入伍新兵进行儿童受虐问卷(CTQ-SF)、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评定。结果遭受儿童期虐待的新兵在应付方式选择及社会支持上显著低于无虐待组(P〈0.05)。简单相关分析显示儿童期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及总虐待分均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P〈0.01);儿童期经历过情感虐待、情感忽视、性虐待、躯体虐待、躯体忽视及虐待总分均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P〈0.01)。儿童期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及总虐待分均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P〈0.01);儿童期经历过情感虐待、情感忽视、性虐待、躯体虐待、躯体忽视及虐待总分均与主观支持成负相关(P〈0.05,P〈0.01)。情感忽视、躯体忽视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00,P=0.003);虐待总分、情感虐待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32,P=0.026),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00,P=0.011)。结论儿童期遭受虐待的新兵在应对方式上往往采取消极应对,且社会支持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血小板5-羟色胺(5-HT)和胆固醇水平与抑郁症患者再次自杀的关系.方法 对33例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测定血小板5-HT和胆固醇水平,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和Beck绝望量表(BHS),然后进行2年的随访.结果 16例患者再次出现自杀行为,再次自杀组血小板5-HT及血清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无再次自杀组(P<0.01).5-HT和血清胆固醇水平与HAMD-24、BHS分及自杀次数、自杀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P<0.01),且5-HT与血清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P<0.01).多重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5-HT浓度、家族史是自杀次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低血小板5-HT及血清胆固醇浓度是抑郁症自杀的危险因素,对抑郁症自杀行为可能具有一定的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回顾了精神类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阐述了精神类药物对认知功能影响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成功耳石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方法 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东部战区海军医院84例BPPV成功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病人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疗程14 d,于治疗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结果 对照组4例失访,治疗组1例失访.治疗后第7天及第14天,治疗组DHI总分[(13.76±6.08)分、(8.82±4.88)分]、HADS的焦虑[(6.62±2.57)分、(4.56±2.52分)]、抑郁[(4.75±3.08)分、(3.86±2.27)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1.05±6.23)分、(12.06±6.02)分;(8.28±3.16)分、(6.48±2.83分);(6.34±2.87)分、(5.76±2.38)分](P<0.05).对照组无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4例轻微症状反应,未给予特殊治疗.结论 残余头晕病人伴有焦虑抑郁,通过抗焦虑、抗抑郁治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可以减轻BPPV病人成功复位后残余头晕症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研究单亲家庭入伍士兵儿童期虐待情况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对南京军区某部310名入伍新兵进行儿童受虐问卷(CTQ-SF)、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 单亲家庭组CTQ-SF中虐待总分、情感忽视、躯体忽视评分均明显高于非单亲家庭组(P<0.05,P<0.01);单亲家庭组SCL-90中精神病性因子评分明显高于非单亲家庭组(P<0.05);单亲家庭组儿童期虐待总分与SCL-90总分及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存在明显正相关(P<0.05,P<0.01).结论 单亲家庭的新兵儿童期遭受更多的忽视,且儿童期虐待会对心理健康状况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儿童期虐待对新兵自杀意念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对南京军区某部505名入伍新兵进行儿童受虐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自杀意念量表和贝克绝望量表评定.结果 ①儿童期经历虐待的新兵自杀意念和绝望程度得分[(5.56±4.58)分、(5.93±3.01)分]明显高于无虐待的新兵[(2.11±2.79)分、(3.10±2.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儿童期经历虐待的新兵积极应对得分[(18.98±6.16)分]明显低于无虐待的新兵[(23.27±7.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期经历虐待的新兵消极应对得分[(9.27±5.04)分]明显高于无虐待的新兵[(6.93±4.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儿童期经历虐待的新兵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依次(69.38±10.43)分、(20.16±3.97)分、(25.73±3.68)分、(22.82±5.52)分]均明显低于无虐待组的新兵[依次(75.55±9.67)分、(23.25±2.50)分、(27.56±3.51)分、(24.67±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儿童期虐待与自杀意念、绝望程度、消极应对正相关(r=0.379,0.402,0.228),相关均达到显著性(P<0.01);儿童期虐待与积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负相关(r=-0.285,-0.302),相关均达到显著性(P<0.01).结论 儿童期遭受虐待的新兵有更明显的自杀意念;儿童期虐待导致不良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缺乏可能是产生自杀意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