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8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孕妇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梅毒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来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进行孕期保健的妇女600名进行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获取途径的调查。分析对比城市、农村和流动人口孕妇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对这3类孕妇群体梅毒防治知识获取途径进行对应分析。结果孕妇梅毒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61.95%,其中城市孕妇知晓率为77.19%、农村孕妇为56.96%、流动人口为4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53,P0.01)。3类孕妇群体梅毒防治知识获取途径构成不同(χ~2=85.974,P0.01),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孕妇与报纸书籍和网络这些健康教育途径有较强关联,农村孕妇关联性较强的是宣传活动和医生,流动人口与电视广播关联较强。结论孕妇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对不同孕妇群体进行多形式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从而预防梅毒的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对梅毒Ⅰ、Ⅱ期患者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64例梅毒Ⅰ、Ⅱ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Ⅰ期患者36例,Ⅱ期患者2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Barthel指数量表测评分值.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54.05 ±4.80)分和(52.94 ±5.05)分,SDS评分分别为(54.16 ±4.82)分和(55.43 ±4.13)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SAS、SDS评分分别为(49.25 ±3.16)分、(48.49 ±3.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1.90 ± 3.07)分和(51.77 ±3.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Z=2.466,P=0.014),且其日常生活能力高于治疗前(Z=2.611,P=0.009).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改善梅毒Ⅰ、Ⅱ期患者的精神障碍,同时还可以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张家口某医院梅毒感染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为进一步开展梅毒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首次来某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梅毒螺旋体血清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ssive particle,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ent,RPR)检测并比较其梅毒感染情况;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其梅毒健康教育希望获取途径。结果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76人,阳性率为12.62%。其中女性阳性率(21.94%)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57,P0.01);5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25.00%)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0,P0.05);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梅毒感染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15,P0.05);不同职业中梅毒感染率较高的有无业人员(21.62%)、打工者(16.67%)和农民(13.04%)。就诊人群希望获取的梅毒健康教育途径居前3位的分别是书籍报刊(55.15%)、电视广播(54.82%)和医生(50.17%)。结论张家口某医院梅毒感染情况不容乐观,不仅需要开展大众化宣传宣教,也要针对性地加强高危人群的梅毒相关知识宣传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结肠大部分缺如1例患者,男性,28岁,农民,因下腹部间歇性胀痛伴脓血大便半年余,直肠指检扪及赘生物,于93年7月21日入院。患者自幼大便稀薄,多为黄色,有时呈粘液便,常有排不尽感觉,未作任何治疗。近两年来大便规律发生改变,每日1~3次,伴肛门下坠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对梅毒Ⅰ、Ⅱ期患者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64例梅毒Ⅰ、Ⅱ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Ⅰ期患者36例,Ⅱ期患者2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Barthel指数量表测评分值。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54.05±4.80)分和(52.94±5.05)分,SDS评分分别为(54.16±4.82)分和(55.43±4.13)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SAS、SDS评分分别为(49.25±3.16)分、(48.49±3.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1.90±3.07)分和(51.77±3.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Z=2.466,P=0.014),且其日常生活能力高于治疗前(Z=2.611,P=0.009)。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改善梅毒Ⅰ、Ⅱ期患者的精神障碍,同时还可以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