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了解肠球菌在临床感染中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的特点。方法从2005-01~2005-12间,自临床分离128株肠球菌,采用常规方法分离菌株,使用BD公司生产的phoenix-100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测定MIC值。结果128株肠球菌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根据菌种的不同,而耐药情况不同。结论本院分离的肠球菌分离率为7.8%,居分离菌的第4位,耐药性强,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 1999年以来 ,用川芎嗪治疗老年脑梗死疾病 ,并对其血液动力学指标进行监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82例老年脑梗死均为我院老年病科住院患者 ,均经头部CT及MRI证实。男 6 2例 ,女 2 0例 ,年龄 6 0~ 82岁 ,平均6 5 2岁。其复发性脑梗死 5 3例 ,单发性脑梗死 2 9例。1 2 治疗方法盐酸川芎嗪注射液 (无锡第七制药厂生产 ,每支 4 0mg)12 0mg加入生理盐水 2 0 0ml,1次 /d,静滴。 14d为 1个疗程 ,用1~ 3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它影响血液动力学改变的药物 ,治疗前后对血液动力学各指标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3.
1146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临床分离的1146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占临床细菌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多药耐药和泛耐药菌株日益增多,但亚胺培南、美洛配能、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对鲍曼不动杆菌仍有较好抗菌作用。结论临床分离的病原菌构成和耐药谱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要动态监测耐药性变迁,辅助临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延缓细菌耐药性发展,控制多耐药株的流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与微波热凝固疗法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例经组织学证实的转移性肝癌患者中,8例为大肠癌转移,4例为胃癌转移,8例为小肠癌转移.共30枚结节,肝动脉栓塞化疗后1~2周内进行超声引导下微波热凝固治疗.联合全身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结果 21枚直径<5.0...  相似文献   
5.
结核病菌 (TB)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肺结核 5 6例 ,结核性胸膜炎 14 4例分别采用痰涂片法、培养法、PCR法、金标免疫斑点法进行检验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观察对象本文 2 0 0例中 ,肺结核 5 6例 ,结核性胸膜炎 14 4例 ,其中 ,肺结核男 14例 ,女 4 2例 ;结核性胸膜炎男 96例 ,女 4 8例。1 2 标本采集空腹采静脉血 2ml,留取晨痰、胸水。1 3 仪器和试剂2F - 3型DNA扩增仪 ;结核抗体 ,TB -Ab检测试剂盒 (蓝波生物 ) ;改良罗氏结核培养基 (中国开封科洋生物技术研究所 )。1…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大鼠为实验对象,研究(1,3)-β-D葡聚糖水平同抗菌药物治疗白色念珠菌病疗效间的关系。方法选取Wistar大鼠共计9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只。对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进行白色念珠菌造模。治疗组在造模成功后静注氟康唑治疗。观察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的体内真菌数量及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念珠菌菌数及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在用药前、用药后1、3及7d均逐渐降低,且与模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和模型组念珠菌菌数同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在用药前、用药后1、3及7d存在线性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 (1,3)-β-D葡聚糖水平可以反映白色念珠菌病的感染程度,同时可以对抗菌药物的疗效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感染部位及临床耐药与疾病转归。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住院的40例重型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培养阳性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04例患者并发医院感染者40例,感染率为13.16%。细菌感染者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真菌感染者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本院重型肝炎及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与肝脏储备功能下降、有创性操作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基因多态性与药物性肝病(DILI)之间的关系。方法病例采用对照分析的方法,方便收集37例药物性肝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提取DNA进行MPO-463G/A多态性检测。结果MP0-463 GG、GA和AA 3种基因型的频率在DILI组中分别为86.5%、10.8%和2.7%,在对照组中分别为73.4%、23.3%和3.3%;将携带MP0-463 GA和AA型者合并后与携带MPO-463 GG型相比较,患DILI的风险显著增高,相对于G等位基因,携带A等位基因的个体患DILI的风险显著降低,说明MP0-463 G/A多态性与DILI的发生有关。结论髓过氧化物酶基因多态性与药物性肝病易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佟忠山  尤玉红  姜月红 《黑龙江医学》2021,45(19):2051-2053
目的:分析区域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N)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型.方法:筛选黑龙江省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临床分离的菌株,通过BD 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表型筛查CR-KPN36株,分析CR-KPN的临床分布特点、耐药特性及耐药基因型.结果:医院分离的CR-KPN主要来源于神经外科、ICU、康复科等,除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有一定抑制作用外,一、二、三、四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素类抗生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接近100%,主要携带blaKPC基因型(97.22%).结论:CR-KPN临床检出逐年增加,其耐药性强,临床抗感染难道大,需加强病原菌监测,并进行耐药基因检测,指导区域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做好院感防控.  相似文献   
10.
血脂代谢紊乱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1]。我们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对体外超声联合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