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文燕  庄鲁江 《新疆医学》2007,37(5):344-346
一、医院药学前瞻性回顾与性状 1.概况:50-60年代专业药学院校有两所,药学系有11个,但中等专业学校较多,培养的学生以操作性为主,大部分在医院和药厂工作。教师以德国、日本、苏联留学归来为主,专业设置以药剂学、药理学、基础化学为主。制剂简单,设备落后,质量难以保证。大多采用微量分析,仪器分析较少,中药以丸、散、膏、丹为主,西药以组织制剂、酊、水、油膏、散剂、片剂、少量针剂。以处方调配,简单制剂与药品的金额管理为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我院门诊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以了解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门诊处方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不合格处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1月至12月门诊不合格处方共计2528张,处方一般性检查不合格为486张,占不合格处方总数的19.27%,处方用药适应性审查不合格为2042张,占不合格处方总数的80.73%;2011年1-12月门诊不合格处方共计1617张,处方一般性检查不合格为438张,占不合格处方总数的27.09%。处方用药适应性审查不合格为1192张,占不合格处方总数的73.72%。结论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呈下降趋势,但仍需加强管理,加强医师与药师的协作,将不合理用药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药封包热敷联合“小燕飞”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活动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选取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药封包热敷联合“小燕飞”训练,干预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腰椎功能及活动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下降,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及腰椎各方向活动度均提高;观察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干预前后差值为(13.11±2.01)分,对照组为(10.14±2.11)分,观察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干预前后差值为(4.42±1.03)分,对照组为(1.55±0.37)分,以上差异及两组腰椎各方向活动度前后差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封包热敷联合“小燕飞”训练能够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及活动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异位妊娠药物治疗过程中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对126无病灶破裂及内出血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MTX药物保守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监测血G—HCG(RIA),进行B超检查同时观察血压、脉搏、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药物副作用等,适时选择相应手术治疗方式,并对部分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进行术后输卵管通液实验,随访其妊娠情况。结果:126例患者MTX药物保守治疗过程中,81例药物治愈,治愈率64.29%,45例手术治愈,治愈率35.71%,其中20例病灶破裂内出血急诊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10例因包块渐进性增大择期行输卵管切除术。另15例因有生育要求且药物保守治疗过程中血G—HCG无下降或包块无缩小者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对65例有生育要求病例进行术后输卵管通液试验随访(其中药物治愈35例,切除患侧输卵管15例,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15例),并随访其妊娠情况。结果:术后输卵管通液试验发现,输卵管完全通畅率分别为药物组42.86%、切除组66.67%、保守手术组80.0%逐渐呈上升趋势,而这种趋势与宫内妊娠随访情况相符。结论:异位妊娠药物治疗过程中,血G—HCG值仍持续升高或维持高值不下降时,应及时选择手术治疗(视是否有生育要求选择不同术式)。而对包块型异位妊娠认为选择手术治疗可减少再次异位妊娠及继发不孕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姜文燕  马小春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451-3453
目的研究和利用虾衣花资源。方法采用显微及理化鉴定方法进行生药学鉴定研究。结果描述、绘制了虾衣花的显微特征,建立其理化鉴别方法。结论为制订虾衣花质量标准和利用该生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熏蒸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对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11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采取熏蒸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对比2组术后疼痛、肿胀及邻近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肢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5 d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肿胀评分和邻近关节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熏蒸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可减轻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术后患肢疼痛、肿胀,增加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基于六经辨证的热敏灸联合穴位敷贴在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医院治疗的LDH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基于六经辨证的热敏灸联合穴位敷贴,对照组采用常规热敏灸联合穴位敷贴,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腰椎疼痛、腰椎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前,两组疼痛、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腰椎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六经辨证的热敏灸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能够改善LDH患者腰椎疼痛及功能障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周群  刘新红  姜文燕 《全科护理》2023,(11):1522-1525
目的:探究基于中医五行理论的情绪管理模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医院就诊的80例气滞血瘀型LDH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骨科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基于中医五行理论的情绪管理模式联合穴位敷贴。干预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对两组病人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疗效。结果:试验组干预3个月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干预3个月两组病人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较干预前低,试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JOA评分、SF-36评分较干预前高,试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基于中医五行理论的情绪管理模式联合穴位敷贴对气滞血瘀型LDH干预效果好,可减轻病人疼痛感,提高腰椎功能,缓解其负性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通过总结和评价某三甲医院提高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管理水平干预措施和干预效果,推动医院ADR主动监测,提高监测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方法:系统梳理某三甲医院采用以主动监测为核心的多维度干预措施和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总结成功经验。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及间断时间序列分段回归分析,对上述干预措施提高ADR上报率和质量的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2018年度,该院上报的ADR例数较上一年度同期增长了545%;上报科室从10个增加至59个,基本覆盖了全院科室。采取干预措施的第一个月,ADR上报例数增加了15例(P=0.092),上报科室数增加了9个(P=0.003)。采取干预措施的第一年,全院ADR上报例数和上报科室数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0 1),从干预前的平稳状态改变为干预后的显著上升趋势,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0 1)。 结论:该院〖CS0,0,0,255〗采取的以主动监测为核心的多维度干预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和与临床医生的密切协作,显著提高了ADR上报数量,并扩大了上报科室范围,干预效果持续。但新的和严重ADR上报数量仍较少,门、急诊患者ADR的监测力度仍有待加强,需进一步提高ADR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对我院开展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奥卡西平3种新型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为指导癫痫患儿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15~2016 年度癫痫患儿的就诊基本信息,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奥卡西平等药物的给药剂量与浓度监测结果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奥卡西平给药平均剂量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3~6岁、6~10岁、10~18岁组患儿的奥卡西平平均血浓度明显高于< 3岁组患儿(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拉莫三嗪给药平均剂量及平均血浓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岁组患儿的左乙拉西坦平均血浓度明显高于3~6岁、6~10岁、10~18岁组患儿;且血药浓度在不同浓度范围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的癫痫患儿中,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个体间差异大,为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有效,有必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