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Bmi-1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癌手术标本57例和其中作为对照的40例远离癌组织5~8 cm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mi-1和hTERT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Bmi-1阳性表达率(66.7%)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黏膜组织(25.0%,P〈0.01);hTERT阳性表达率73.6%,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膜组织的20.0%(P〈0.01)。Bmi-1的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均〉0.05);hTERT阳性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性别、年龄等均无关(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mi-1与hTERT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Bmi-1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有相关性,hTERT在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联合监测Bmi-1、hTERT可能有助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周国华  姚维深  张旭 《海南医学》2013,24(5):630-632
目的探讨Beclinl和LC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5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相应癌旁组织的Beclin1和LC3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乳腺癌组织Beclin1阳性表达率[44%(22/5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100%(50/50)],LC3阳性表达率[40%(20/5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92%(46/50)];Beclin1和LC3表达均与患者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绝经状况、乳头侵犯及患者ER、PR依赖性无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乳腺导管癌组织中LC3和Beclin1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两者可能均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4.
罗学平  莫春生  姚维深 《新医学》2013,(12):854-856
目的:比较全电视胸腔镜(VATS )下食管切除术治疗中、上段Ⅰ、Ⅱ、Ⅲa期食管癌与传统开放式食管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收集因食管癌行食管切除术的61例患者手术资料,其中VATS下行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胸中、上段癌32例(VATS组),同期完成的传统开放式食管切除术29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VAT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第1日引流量、术后引流总量、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Ⅰ、Ⅱ、Ⅲa期食管癌,采用VATS下食管切除术的创伤及并发症较少,优于传统开放式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胸腔内注入高渗葡萄糖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PSP)疗效与安全性,总结应用经验。方法2012年8月~2016年4月,医院共以胸腔内注入高渗葡萄糖治疗难治性气胸30例,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细导管胸腔闭式引流4例、标准管胸腔闭式引流26例,预混合50%葡萄糖溶液50mL+2%利多卡因5mL,可多次引流,据是否继续有气体逸出,以 X光胸片评价肺复张效果。结果患者破口闭合时间4~8日、平均(5.5±1.4)日;肺部完全复张100%,注射次数1~4次,1次成功占50.0%,2次占16.7%、3次占20%、4次占13.3%,1例并发重症肺炎,住院时间(23.4±22.5)日,随访(24±5)个月,复发2例;出现皮下气肿3例、胸腔积液9例、疼痛14例、发热15例、盗汗20例,对症处理后不处理均好转。结论胸腔内注入高渗葡萄糖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疗效较好,但仍存在并发症,不能完全杜绝复发。  相似文献   
6.
梁美莲  姚维深 《河北医学》2009,15(10):1210-1212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它是急性风湿热引起的心脏炎后遗留下来并以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是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行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32例,围手术期细致恰当的护理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53、CD44v6和CD2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标本及不同病变组织中P53、CD44v6和CD24的表达.结果 60例食管鳞癌标本中,P53、CD44v6和CD24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形成有关(P <0.01);P53的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有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组织无关(P>0.05);CD44v6、CD24的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有关(P<0.05或P<0.01).结论 P53、CD44v6和CD24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南北方食管癌患者中抑癌基因p53全部编码外显子基因突变谱的差异。方法各选取揭阳居民食管癌患者42例,佛山患者52例,常规提取DNA, PCR扩增p53第2-11外显子全部编码区和附近的一部分非编码区,扩增产物用DHPLC进行突变的筛查。筛查出的突变样本进行DNA纯化测序分析,测序结果在NCBI网站进行p53突变位点的比对和定位。结果高、低发区组中p53至少有1个外显子基因突变的突变率分别为63.8%(28/42)和61.5%(32/5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7>0.05); p53有2个外显子基因突变的突变率分别为14.3%(6/42)和15.4%(8/52),两者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881>0.05)。结论高低发区间可能具有相似的环境致癌物质,通过相同的p53基因突变机制导致了两地食管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诊断、治疗原则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38例SAP的治疗经验体会,为制定完善的诊疗方案提供参考。结果:非手术治疗12例,治愈9例;手术治疗26例,治愈20例。全组并发ARDS10例,急性肾功能不全6例,肝功能不全2例,心功能不全4例,消化道出血3例,共死亡9例,死亡率23.7%。结论:彩色B超、CT检查有助于SAP的早期诊断,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是治疗SAP成功的关键,合适的手术时机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通过对近20年来的25例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诊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中,1例肠瘘,经保守治疗治愈,其他患者效果满意,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切除憩室是根治的基础,憩室扩置胃肠转流是可取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