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合并数学困难(mathematical difficulties,M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The Fourth Vision,WISC-Ⅳ)中的智力结构特征。方法选取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DSM-Ⅳ)诊断标准确诊为ADHD且数学成绩低于同年级P10、语文成绩不低于同年级P50的儿童30名,并按性别、年龄匹配抽取确诊为ADHD且语文、数学成绩不低于同年级P25的30名作为对照组。使用WISC-Ⅳ对两组儿童的智力结构特点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儿童总智商及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两组儿童在字母-数字排序、背数、译码、矩阵推理、积木、理解等分测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SC-Ⅳ可以全面评估儿童的一般认知功能,MD-ADHD儿童有独特认知特点,应根据与数学能力相关的认知缺陷进行个体化的科学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托拉塞米含量及有关物质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C18柱(250mm×4.6 mm,5μm),以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3.0)-甲醇(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91 nm.结果被测定峰与其他峰可达到基线分离,托拉塞米在2.0~40.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58%(n=9);3批样品的含量分别为99.8%、99.2%和100.2%,有关物质的百分含量分别为0.45%、0.43%和0.4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适用于该制荆的质量控制及有关物质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硕  张聪聪  姚晓敏 《药学研究》2023,42(4):238-242
目的 探讨了原花青素药物分子通过材料表面介导的方式实现长效扩散型释放行为的可能性。方法 将原花青素分散在水中配制为药物溶液,与三氯甲烷共混后通过超声乳化的方式将混合液制备成为稳定的反相乳液。在高湿度环境条件下,将所制得的乳液浇筑在聚苯乙烯平面膜片上,待有机溶剂和水分挥发后获得表面和本体层均具有多孔结构的聚合物薄膜,并以此一步法实现原花青素在薄膜中的封装加载。最后将所制备得到的药物加载薄膜在磷酸缓冲盐溶液中浸泡进行药物释放实验,分时段取出缓冲液样品进行光谱表征确定原花青素的释放量,以此实现在28天内对原花青素释放行为的跟踪表征。结果 利用反相乳液浇筑致孔的方法,可以制备具有多层多孔结构的载药聚合物薄膜。经过乳液中水油比的调节,可以实现薄膜表层和本体层的多孔结构的调控。利用含水溶性荧光素乳液的浇筑成膜实验,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证实了由反相乳液的乳液水滴所携带的亲水组分可以高效地实现在所形成多孔结构中的选择性分布,证明了原花青素组分在多孔膜当中可以实现有效加载。在这种多孔多层结构的薄膜当中所加载的原花青素可以实现超过28天以上的长效缓释,其释放行为遵循了Fickian扩散式机理。结论 利用聚合物多孔薄膜或者涂层作为药物载体,可以实现有效的药物加载和长效型释放,将能为设计高效灵活的药物释放体系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3年3-5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新生儿母乳喂养现状,为今后我市母乳喂养指导和干预措施提供基础信息.方法 通过对240例新生儿家庭行电话访视,通过标准化问卷后进行分析.结果 纯母乳喂养率为48.8%,部分母乳喂养率为37.5%,配方奶喂养率为13.8%,其中母乳不足、母婴因住院分离及产妇焦虑等因素是影响纯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结论 宣传母乳喂养中必须下大力气、持之以恒地开展健康教育,并针对前期健康教育内容的不足不断进行反馈调整,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50例作为对照组,而其余5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接受消化内镜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上,采用消化内镜进行治疗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且可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介入溶栓术在脑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接诊的72例神经内科病患为研究对象,并采取投掷子的方式将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36例.其中A组实施介入溶栓治疗,B组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的颅内出血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从治疗后患者的ESS指标变化情况上看,A组也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采取介入溶栓术,对脑血栓病患施以对症治疗,可显著降低其愈后出血率,促进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T2期胃癌增强MSCT影像学表现,并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T2期胃癌患者71例,收集71例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另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5例,比较两组患者胃壁黏膜厚度、MSCT各期扫描CT值,观察胃癌在MSCT检查中图像表现,以临床病理结果为对照,分析MSCT影像诊断分型的符合率。结果T2期胃癌组CT测量粘膜厚度为(5.79±1.25)mm,明显高于对照组(2.13±0.1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CT值比较存在明显差异,T2期胃癌组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C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期胃癌组动脉期至门脉期时,CT值显著上升,静脉期与平衡期CT相比无差异(P>0.05);MSCT对胃癌的术前Type 1-4型诊断正确例数为9例、32例、15例、1例,与临床病理结果对照,其术前大体类型诊断符合为80.28%。结论胃癌增强MSCT可有效显示原发性T2期影像学表现,对胃癌的术前胃癌大体类型诊断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橙皮苷对四环素引起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方法将ICR小鼠分为A、B、C组, A组给予橙皮苷(300 mg/kg)连续灌胃10 d,B、C组给予同体积溶剂;在第10天给药后1 h时A、B组腹腔注射四环素200 mg/kg 20 mL,C组给予相同pH值等体积生理盐水。给毒后24 h眼球取血,并取肝脏,检测血清ALT、AST、TG、TC及肝组织TG、T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酯(SOD)、谷胱甘肽(GSH),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C组比较,B组血清ALT、AST升高而TG、TC降低,肝组织中TG、TC、MDA、GSH升高,P均<0.05;与B组比较,A组血清ALT、AST降低而TG、TC升高,肝组织中TG、TC降低而GSH升高,P均<0.05。 C组小鼠肝脏未见明显病变,B组动物肝脏的中央静脉和小叶间静脉周围出现肝细胞肿胀、水样变性等病理改变。 A组给药可减轻上述病理改变。结论橙皮苷对四环素所致小鼠脂肪肝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伏立康唑中有机溶剂的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伏立康唑中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丙酮、乙腈、石油醚)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8种有机溶剂分成两组,第一组的色谱柱为SPBTM-5毛细管柱(30 m×0.53 mm,1.5μm),载气为氮气,以程序升温方式使甲醇、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达到完全分离;第二组的色谱柱为Supelcowax~(TM)-10毛细管柱(30 m×0.53 mm,1.0 μm),载气为氮气,以程序升温方式使丙酮、乙腈、石油醚达到完全分离.结果 在两种色谱条件下,8种溶剂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均达到要求,在伏立康唑原料药中检出了乙醇.结论 所用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伏立康唑原料药中8种有机残留溶剂的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实施系统脱敏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及门诊收治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共10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52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开展常规药物疗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疗法基础上行系统脱敏法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检测,以评定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和临床症状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SDS及Scl-90评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S、SDS及Scl-90评分相比同组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趋势更为理想,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实施系统脱敏法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促进其临床症状改善,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影响,因此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