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12(ATG-12)与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E7-DNA病毒载量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保存的宫颈活检或手术切除宫颈组织203例,包括30例慢性宫颈炎、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23例CINⅡ、26例CINⅢ和106例早期(ⅠA2~ⅡB期)宫颈鳞状上皮癌(CSCC)。采用巢式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NM-PCR)和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组织中HPV 16-E6/E7-DNA病毒载量和ATG-12蛋白表达。分析ATG-12蛋白表达与早期C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CSCC患者无瘤生存时间(DFS)。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SCC预后的因素。结果CSCC组织ATG-1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6.42%(28/106),低于慢性宫颈炎和CIN组织(P<0.05)。ATG-12蛋白表达与HPV16-E6/E7-DNA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0.306,P=0.001;r=-0.436,P=0.001)。ATG-12蛋白表达与FIGO分期、间质浸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随访11~64个月,ATG-12蛋白阳性表达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为78.57%(22/28),ATG-12蛋白表达阴性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为60.26%(47/78)。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HPV16-E6/E7-DNA病毒载量和ATG-12蛋白表达是影响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早期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中ATG-12阳性表达率低,与HPV16-E6/E7-DNA病毒载量呈负相关,有望成为评估HPV阳性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人泛素偶联酶UBE2C/UbcH10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肝癌细胞,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方法从构建好的pMD19-T/UbcH10载体中PCR扩增UbcH10基因,PCR产物双酶切后克隆入pEGIZP—N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UbcH10,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构建好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UbcH10和空载体pEGFP—N1利用脂质体Lip2000^TM分别转染进入肝癌细胞SMMC7721中,建立肝癌细胞SMMC7721的G418细胞死亡曲线,选择G418的筛选浓度,经G418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筛选稳定转染细胞。将筛选获得的肝癌细胞进行有限稀释法单克隆化,收集单个细胞克隆扩大培养备用。结果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带有荧光蛋白标记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UbcH10构建成功,经脂质体介导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UbcH10和空载体pEGFP-N1成功转入肝癌细胞SMMC7721中,经800μg/mL G418筛选并进行单克隆化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株SMMC7721-pEGFP—N1和SMMC7721-pEGFP-N1/UbcH10,阳性转化率达到94%以上。结论人泛素偶联酶UBE2C/UbcH10稳定高表达肝癌细胞株的建立,为该蛋白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姚小艳  李建军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2):1751-1753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不同程度慢性宫颈炎的剂量及不同疗程的临床效果。【方法】轻、中度慢性宫颈炎118例,按超声治疗时间不同随机分为A、B组。重度慢性宫颈炎患者242例,按治疗时间、疗程不同随机分为Ⅰ,Ⅱ,Ⅲ,Ⅳ组。【结果】轻中度宫颈炎超声治疗5~10min效果好,重度宫颈炎超声治疗时间10~15min疗效好,尤以2疗程疗效明显提高。【结论】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确切,不同程度慢性宫颈炎选取适当超声剂量及疗程治疗效果好,且无并发症,术后宫颈无瘢痕,质地软,弹性好,是治疗宫颈炎的好方法,尤其适合于未生育妇女。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聚焦超声不同剂量不同疗程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轻、中度慢性宫颈炎患者118例按超声治疗时间不同随机分为A、B两组,将重度慢性宫颈炎242例按治疗时间、疗程不同随机分为A、B、C、D组。分别用不同剂量超声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轻、中度宫颈炎超声治疗5~10分钟效果好,重度慢性宫颈炎超声治疗10~15分钟效果好,尤以2疗程疗效明显提高。结论: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确切。选取适当超声治疗时间适当疗程治疗不同程度的慢性宫颈炎效果好,无并发症,修复后宫颈无瘢痕,质地软,弹性好,是治疗宫颈炎的好方法,尤其适合于未生育妇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0年12月在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门诊就诊的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78例,上述患者术前均按照宫颈病变诊疗三阶梯法,先行细胞学检查,有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或HPV检查,不满意者或HPV阳性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确诊为CIN后,自愿接受LEEP治疗,术后均行病理诊断。结果 LEEP术后病理结果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符合率为79.2%,前者较后者病理结果有轻有重,6例CIN患者LEEP术后病理结果轻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11例重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其中2例CINⅢ诊断为宫颈早期浸润癌,3例CINⅡ诊断为CINⅢ。结论 LEEP可诊断和治疗CIN及宫颈原位癌,即可起到阻止浸润癌的发生,又增加了对已患浸润癌的发现率,且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能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具有很好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抗人双特异性磷酸化酶18(Dusp18)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为Dusp18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重组Dusp18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筛选建立可稳定分泌抗Dusp18的单抗细胞株,制备腹腔积液,ProteinG纯化所得腹腔积液,ELISA及Westernblotting检测抗体的效价和亲和力,用亚型鉴定试纸条鉴定单克隆抗体的亚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Dusp18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两株(F003和F004)单抗,上清效价分别为1:5120和1:10240,腹腔积液效价分别为1:25600和1:51200,Westernblotting结果均在预期位置出现阳性条带。利用两株抗体均可在肝癌组织中检测到Dusp18的表达。两株抗体亚型均为IgG1型,轻链均为k型。结论成功制备能特异性识别Dusp18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Dusp1的生物学功能,揭示其与肿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抗人双特异性磷酸化酶23(Dusp23)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为Dusp23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纯化的原核表达Dusp23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待免疫小鼠血清效价满足融合需要,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多次筛选及克隆化建立可稳定分泌抗Dusp23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将细胞株打入BALB/c小鼠腹腔制备腹水,用ProteinG亲合层析柱纯化所得腹水获得纯化抗体,ELISA及Western-blot检测抗体的效价和亲和力,并用亚型鉴定试纸条鉴定单克隆抗体的亚型。利用纯化后的两株单克隆抗体对临床收集的肝癌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筛选到2株(N012和N013)可以稳定分泌人双特异性磷酸化酶23(Dusp23)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并对其进行纯化和鉴定,两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效价分别为1:5120和1:2560,腹水效价分别为1:25600和1:12800,以肝癌细胞HepG2和重组Dusp23蛋白为抗原,利用纯化后的两株抗体Western-blot鉴定结果均在预期位置出现阳性条带。两株杂交瘤细胞分泌抗体的亚型鉴定N012和N013均为Ig...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l(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Al,hnRNPAl)的单克隆抗体,探讨hnRNP Al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重组hnRNPA1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和同系小鼠的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常规融合,通过间接ELISA的筛选和有限稀释克隆化。获得鼠抗hnRNPAl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等方法分别对其效价和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地建立了3株稳定分泌抗hnRNPAl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E006、E009和E012。3株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球蛋白亚类均为IgG1。3株单克隆抗体通过组织化学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都能特异性地结合真核细胞内源性的hnRNPAl蛋白。结论获得了效价高、特异性好的抗hnRNPAl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这为进一步研究hnRNPAl的生物学功能及它在癌发生事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l(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Al,hnRNPAl)的单克隆抗体,探讨hnRNP Al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重组hnRNPA1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和同系小鼠的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常规融合,通过间接ELISA的筛选和有限稀释克隆化。获得鼠抗hnRNPAl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等方法分别对其效价和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地建立了3株稳定分泌抗hnRNPAl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E006、E009和E012。3株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球蛋白亚类均为IgG1。3株单克隆抗体通过组织化学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都能特异性地结合真核细胞内源性的hnRNPAl蛋白。结论获得了效价高、特异性好的抗hnRNPAl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这为进一步研究hnRNPAl的生物学功能及它在癌发生事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促排卵方案应用于卵巢低反应(POR)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效果,探讨POR患者适宜的促排卵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间于我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CSI-ET助孕的POR患者共142个周期,根据不同促排方案分成3组: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PPOS)组(29个周期),微刺激组(81个周期),拮抗剂组(32个周期)。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实验室指标及周期异常情况等。结果 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的促排天数、Gn用量、性价比、平均获卵所需Gn用量、HCG日E2水平、LH水平比较,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POS组促排天数最长,Gn用量最少,平均获卵所需Gn量最低,每获胚费用最低;微刺激组HCG日E2水平及LH水平最高;拮抗剂组HCG日LH水平最低,促排天数最短,Gn用量最大,平均获卵所需Gn量最大,费用最高(P均0.05)。PPOS组及拮抗剂组均无早发LH峰出现,微刺激组中有21个周期发生早发LH峰,发生率25.93%。3组不同方案中获卵数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成熟卵率、正常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周期异常情况发生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POR患者,拮抗剂方案可以抑制LH峰,获卵数高,周期花费高;微刺激方案在晚卵泡期添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可控制LH峰,获得较好的优胚率及可利用胚胎率;PPOS方案能有效抑制LH峰,Gn用量少、花费小,但需行冻融胚胎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