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青藏铁路是我国西部开发的重要工程,筑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外伤,由于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恶劣的气候,在海拔4800m地区施工作业中,由于氧分压低等因素,对创伤愈合影响较大。2002年3月~11月,我们共收治各种创伤30例,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并对影响创伤愈合因素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铅酸蓄电池厂作业工人血铅异常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企业进一步加强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20年12月在该厂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2550名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血铅浓度,通过统一调查表收集工人一般人口学特征资料以及职业史等相关信息,同时对接铅工人经常接触铅尘或铅烟的代表性岗位进行空气中铅浓度检测,运用SPSS 21.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个常年接铅岗位空气中铅浓度都存在超标现象,合格率为12.5%~62.5%。共246人发生血铅异常,血铅异常率为9.64%。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其他不接触铅的岗位相比,铸板、涂板、分刷片、包片、装配等岗位发生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风险分别提高到7.800倍、23.996倍、30.893倍、16.380倍以及18.003倍(P<0.01);与接铅工龄<1年的作业工人相比,接铅工龄为1~年、2~年、3~年、4~年、5~7年的作业工人发生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风险分别提高到12.960倍、17.557倍、19.127倍、25.037倍以及29.096倍(P<0.01);吸烟者发生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501倍(P<0.05)。结论铅作业工人血铅浓度受多种内外复杂因素影响,企业应全面落实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铸板、涂板、分刷片、包片以及装配等岗位应成为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监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胃癌在许多国家仍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某些职业人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超高.研究职业与胃癌关系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有队列研究、死因回顾性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胃癌高发的常见职业有粉尘作业、化工行业、橡胶行业及核工业;常见的职业暴露因素为粉尘、铅、沥青烟、3,4-B(a)P、甲醛、亚硝胺类、氯丁二烯;吸烟、饮酒与职业暴露对胃癌有协同作用.目前胃癌与职业的关系仍不明确,有人曾对煤尘的致癌机理提出了各种假说,这些假说为今后研究胃癌提供某些线索.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状与职业紧张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职业人群抑郁症状与职业紧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测评心理健康,使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测量职业紧张因素、个性特征、社会支持和应付策略,调查年龄、工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态等资料。使用χ2检验、协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肯定有抑郁症状者占40.2%。总平均分为21.74±8.99。河南地区肯定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3.8%、河北39.4%、北京23.4%。男性肯定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3.0%、女性为35.4%。低年龄组肯定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高年龄组。离婚、丧偶者等肯定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已婚和未婚者。初、高中(中专)学历者肯定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硕士以上者。多数职业人群抑郁症状发生率在30%以上。不同地区、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和职业组间肯定抑郁症状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肯定抑郁症状者物理环境、工作冲突、角色模糊、角色冲突技术利用、工作单调、心理负荷、对人负责、工作前景、工作危险、A型行为、工作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评分均明显高于无抑郁症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提升机会、参与程度、工作自主性、任务一致性、绩效反馈、友谊机会、速度控制、必需的技术、培训充分性、工作挑战性、自尊感、组织忠诚度、应付策略评分则明显低于无抑郁症状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15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可解释抑郁症状评分变异的33.1%。结论目前我国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职业紧张因素和个性特征等对心理健康存在着影响。  相似文献   
5.
职业应激对女性月经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2000年我国女性从业人员已过3亿,占社会总从业人员的44.9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职业女性担负着事业和家庭的双重任务,经常工作家庭“两班倒”,任务重、压力较大,易产生心理应激.研究表明,各种各样的环境应激如生活和工作暴露均可干扰女性内分泌功能,影响女性的生殖内分泌,危害女性的生殖健康和月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XRCC1基因的多态性与辐射致染色体损伤程度的关系,从基因水平探讨辐射损伤的修复机制。方法选择从事放射线工作工龄>1 a、出现染色体损伤的人员(224名)作为病例组,根据染色体畸变类型和细胞畸变率将病例分为轻度和重度损伤组,采用1∶1配对设计,从放射人员健康检查中选择与病例组同性别、同民族、年龄相差≤5岁、与病例组在同一工作岗位、工龄相差≤1 a无染色体损伤和血象异常的人员为对照组。盐析法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检测基因型。结果XRCC1226304、27466、28152、36189位点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轻度损伤组与对照组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损伤组携带26304位点T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携带26304CT/TT基因型的放射线工作者发生染色体重度损伤的风险是携带其他基因型个体的1.89倍,其他3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两组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RCC126304位点T等位基因为染色体损伤的危险因素,携带26304CT/TT基因型的放射线接触者易发生染色体损伤且损伤程度重。该研究未发现XRCC127466、28152、3618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辐射导致的染色体损伤程度有关联。  相似文献   
7.
唐山震后有机氯农药残留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唐山震后有机氯农药残留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30对乳腺癌病例和对照的脂肪组织样品中有机氯农药滴滴涕(DDT)和六六六(HCH)的残留量。[结果]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唐山震后农药不同暴露地区及唐山不同居住年限体内总DDT残留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总HC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总DDT、总HC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HCH高残留组(〉0.085mg/kg)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是低残留组(≤0.085mg/kg)的4.49倍,但未显示总DDT高残留与乳腺癌发病有关联。[结论]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高残留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危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活性氧(ROS)对Fas/FasL信号转导途径致肺泡巨噬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以中国北戴河煤炭工人疗养院无其他肺部疾病的Ⅰ期、Ⅱ期尘肺患者共45例为研究对象,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肺泡巨噬细胞(AM)分两组培养,即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组.采用TUNEL技术检测AM凋亡情况,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DNA片段,Western blot法检测AM的Fas、FasL、caspase 8、caspase 3表达水平.结果 SOD组的凋亡指数(9.50±2.76)显著低于对照组(19.18±2.83,P< 0.05);SOD组的Fas、FasL、caspase 8、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107±0.065、0.115±0.047、0.231±0.139、0.312±0.114)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209±0.084、0.210±0.097、0.374±0.071、0.441±0.095,P<0.05);对照组出现凋亡细胞特征性"梯状带",而SOD组未出现.结论 Fas/FasL信号转导途径介导的AM凋亡可能与ROS上调Fas/FasL系统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苯接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水平,以及接苯工人的工种、工龄等对结构畸变细胞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130名接触苯作业工人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并抽取每人外周静脉血0.5 ml,加入含有植物血凝素和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52~54 h,终止培养4~6 h前加入秋水仙素.收获细胞,染色,用自来水、单蒸水冲洗,干后封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以非分带染色的方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种类和异常率.结果 苯接触工人的染色体畸变异常人数在包括裂隙时有40人,在不包括裂隙时有2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1.7%与16.9%.在分析不同工种、性别、工龄、饮酒、吸烟、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对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时,无论包括不包括裂隙这种畸变种类,工种是其影响因素.染色体结构畸变类型主要是单体裂隙31.77%、单体缺失30.75%和断裂25.41%.没有发现上龄、性别、饮酒、吸烟和防护知识对染色体畸变率有明显影响.结论 苯接触工人的染色体异常率在包括裂隙时为31.7%,在不包括裂隙时为16.9%.油漆工人的染色体畸变异常率高于其他苯作业工人.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 了解和掌握1992~2000年唐山市放射工作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动态变化,为放射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②方法 以1992~2000年间工龄在半年以上,年龄55岁以下的从事医用X线及工业探伤且依从性良好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建立动态队列。资料整理后,用Excel建立数据库,数据录入过程中进行逻辑检错,运用Stata软件包进行统计和分析。③结果接触同种射线、同工龄、同性别,不同年份间细胞畸变率及人年检出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呈逐年下降趋势;同年份与不同种类射线接触者,不同工龄与不同性别,其细胞畸变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人年检出率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不同畸变类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细胞畸变断片与微小体发生率高于双着丝项及环状染色体发生率。④结论长期受小剂量照射能引起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细胞畸变率及人年检出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细胞畸变率与射线种类、工龄、性别等有关联,而人年检出率与射线种类、工龄、性别等无明显关联。畸变类型以断片及微小体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