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小器官疾病患者,人数为5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原则,各组28例,其中28例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组)、另一组进行常规超声(对照组),将各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小器官疾病患者检查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小器官疾病患者不同疾病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检查效果较为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安全性及合理性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月于本院应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后发生不良反应的64例患者,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不良反应涉及药物为7种不同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类型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症状、心血管系统、过敏反应、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等不良反应。结论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引起多种类型不良反应,在临床中应用时应对药物适应证及用药途径予以严格把握,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尽可能控制患者用药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检测经治尖锐湿疣(CA)患者及接触者局部分泌物人乳头瘤病毒(HPV6.11)DNA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典型CA治疗后人群、与典型CA有密切接触史人群、健康体检人群的局部分泌物并进行比较。结果:典型CA治疗后人群局部分泌物中HPV6.11DNA的阳性率为24.5%,与典型CA有密切接触史人群为28.9%,健康体检人群为0;典型CA治疗后人群及与典型CA有密切接触史人群的局部分泌物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典型CA治疗后人群局部分泌物HPV6.11DNA阴性可作为CA的临床治愈指标;定期检测CA高危人群局部分泌物的HPV6.11DNA,能早期发现CA的潜伏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术前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心理辅导等护理干预,术后采取饮食、心理、疼痛、预防感染等护理干预,仔细分析患者的住院时间、康复情况及术后的并发症等情况.结果:90例患者的手术治疗圆满成功,住院时间5-20d,平均(8±3.5)d.术后并发症率低,院后随访5个月情况正常.结论对急性期的阑尾炎病人围术期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不仅让手术顺利进行,而且还能有效预防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此护理模式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卢秋维  夏莉莉  罗艳芳 《内科》2009,4(4):517-519
目的分析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探讨抗线粒体抗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AMA阳性患者20例,分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11例和非PBC9例,分析每组临床特点、抗核抗体、肝功能指标。结果20例AMA阻性患者具有相同的抗核抗体核型,即胞浆粗颗粒型,滴度为1:320~1:1000;PBC患者,ALP、γ-GT较ALT、AST显著增高,而并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PBC患者,临床特征不典型,临床不易诊断;9例非PBC患者中,肝病患者6例,其他无肝病患者3例。结论AMA在PBC患者中检出率极高。但AMA并不只出现在PBC患者血清中,在肝胆疾病、其他疾病患者血清中亦可检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应用呼吸道护理路径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内科住院重症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呼吸道护理路径表管理;另选择常规护理的重症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院内肺部感染3例(2.50%),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11例(13.75%),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呼吸道护理路径表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呼吸机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100例呼吸衰竭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经口腔气管插管接受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结果 100例患儿呼吸机治疗治愈率为81%。结论呼吸机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呼吸机相关护理是新生儿成功撤离呼吸机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在双C强化治疗模式下夜间低血糖的相关因素。方法 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双C治疗方案,提取动态血糖监测中当天9 pm~次日6 am的血糖数值,同时记录其空腹及餐后2 h的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及总胆固醇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造成夜间低血糖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条件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C肽(FCP)、尿白蛋白(UA)、空腹血糖、晨起皮质醇是2型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条件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BMI、FCP、UA与2型糖尿病夜间低血糖发生有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夜间低血糖与年龄、病程、BMI、FCP、UA有关,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西安市3~6岁幼儿手部精细动作发育状况,为幼儿教育和智力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PPSI)中的"几何图形"题和丹佛儿童智力筛查量表(DDST)中的"夹花生米、打活结"题对238名幼儿进行手画、手指协调、握笔姿势动作发育调查.绪果手精细动作发育水平随年龄增加而提高;3~4.5岁发育速度最快,此后速度虽有降低但仍然很快.握笔姿势动作发育是由不成熟姿势向成熟(正确)握笔姿势发展的过程,5.2岁有50%能掌握拇指、食指、中指3指末节握笔的正确姿势,6.2岁90%能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影响因素是参加有利于手部动作发育的各种培训班、父亲的职业、子女个数等.结论3~6岁是手精细动作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手精细动作发育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过早教幼儿握笔写字有可能养成不正确的握笔姿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