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开展居家老年人跌倒管理的障碍。方法选取滨州市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社区护士开展跌倒预防管理的障碍可归纳为4个主题,即来自老年人障碍、来自照顾者支持障碍、来自社区护理人员自身障碍及来自跌倒管理支持系统的障碍。结论需加强对社区老年人和照顾者的健康教育,纠正错误观念,加强社区护士继续教育,呼吁医疗政策支持,以提高社区居家老年人跌倒预防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双水平机械通气(BIPAP)用于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本院ICU 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6例采用BIPAP治疗的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认知护理、舒适护理以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9.8±2.4)d,对照组为(14.8±4.2)d。观察组26例治疗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在常规护理配合治疗后,11例治疗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总体治疗有效率为63.64%。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3.83%(31/33),对照组为78.35%(26/33)。两组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及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加快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降低综合ICU住院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入住综合ICU压疮患者高危评估表(Braden)评分≤12分的1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现行常规评估及上报流程进行处理;选取2016年1月~12月入住综合ICU住院患者Braden评分≤12分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比较两组院内压疮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住院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ICU患者发生压疮实施有效的管理方法,优化压疮防护措施,改善护理结局,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2003年7月~2006年7月,我们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化痰药物治疗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呼吸机带机状态下留置胃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应用漂浮导管内导丝在带机状态下留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ICU和呼吸内科2年半时间66例呼吸机带机状态下留置胃管的病例,分为A、B2组.A组采用常规留置胃管的方法,B组采用漂浮导管内导丝留置胃管,记录置管成功时间,病人反应(烦躁、恶心、呕吐)及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2组病人插管成功时间,病人反应及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漂浮导管内导丝为带机病人留置胃管是较满意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我国重症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重症患者ICU综合征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搜索建库至2021年5...  相似文献   
7.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综合ICU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管切开术避免了长期经鼻或经口插管带来的并发症,患者舒适,可以长期插管,吸痰方便,便于气道管理.气管切开术后减少了人工气道的长度,节省呼吸功,缩短了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tomy,OT)需较大的皮肤切口,分离颈前组织和切开气管前壁,并发症较多.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tomy,PDT)为临床提供了一个简单、迅速的床边气管切开方法,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近几年来国内才逐步开展这一技术[1~3].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OT和PDT在综合ICU的应用情况,来评价PDT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虎杖对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及纤溶系统的作用.方法:观察静脉注射虎杖注射液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纤溶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用虎杖后,肺动脉压与用药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心脏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所增加(P<0.05);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与用药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有所增加(P<0.05),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的含量与用药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有所下降(P<0.05).结论:虎杖可明显降低缺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增加心输出量,增强纤溶系统活性.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了解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特点,为SSI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对2015年1-12月手术出院患者进行SSI监测。 结果 22 060例手术患者中,发生SSI 68例,发病率为0.31%;胸外科和神经外科SSI发病率较高,分别为2.42%和2.05%;手术风险分级0-3的患者SSI发病率分别为0.12%、0.69%、1.74%和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SI类型中器官(或腔隙)感染占52.94%;手术部位病原学送检率为76.47%,阳性率为75.93%,共检出病原菌4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8.14%。结论 器官(或腔隙)感染是SSI主要类型,革兰阴性菌是SSI主要病原体,应重点关注胸外科和神经外科以及手术风险分级高的患者的SSI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两组治疗措施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间断俯卧位通气.结果:实验组体温高峰开始下降时间、体温降至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开始下降天数、分泌物开始减少天数、肺部感染评分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