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法正骨配合止眩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所致椎动脉受刺激和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采用颈部正骨推拿法配合自拟止眩汤治疗100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背景:组织工程基本原理是从患者获取组织,经体外培养扩增种子细胞,接种在支架内,通过支架引导形成三维外形的组织,最后植入该患者体内以替代病损组织的功能,以后随着新生血管长入,支架逐步溶解,新生组织最终与周围组织完全融合。目的:探讨应用反求工程和快速原型技术定制个体特异的解剖外形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克服常规制作方法的缺陷。设计:定制个体特异的解剖外形骨组织工程支架方法。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材料:支架CAD设计在广东省机械研究所CAD培训中心完成,支架快速成型制作在广东省龙创域公司完成,快速成型工艺为立体光固化工艺,采用材料为光敏树脂。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1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完成。按反求工程的基本原理,采用医学CT/MRI扫描获取患者骨骼的分层图像信息,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和曲面重构建立骨骼感兴趣区域的解剖模型,并在建立的解剖模型的外形轮廓内进行支架内部结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立其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最后采用快速成型工艺精确制作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原型。主要观察指标:①CT/MRI扫描三维重建与解剖建模结果。②个体化组织工程支架的内部结构设计结果。③个体化组织工程支架快速成型制作。结果:①经CT/MRI图像三维重建,建立了骨关节解剖模型。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设计支架内部结构成功地建立了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实体模型。③骨组织工程支架CAD模型指导快速成型工艺成功地制作了个体化解剖外形的支架,制作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内部结构非常精细,具有高孔隙率和较好的孔隙相互连通性能。结论:采用反求工程和先进制造技术,可以任意制作个体化解剖外形的组织工程支架;在所有快速成型工艺中,以立体光固化成型精度最高,表面光滑、成型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3.
环枢椎脱位的CT及平片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环枢椎脱位平片及CT表现,比较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正常人,13例环枢椎脱位和2例旋转性半脱位。均作常规CT扫描,5例加作功能性的CT扫描。结果:15例环枢椎脱位和半脱位,平片诊断15例,CT诊断14例,漏诊1例。CT除显示环枢椎脱位外,还清楚显示合并的椎体多发性骨折部位、范围、骨性椎管的大小及畸形。结论:平片及CT均是诊断环枢椎病变的重要手段。平片难以显示复杂性骨折及骨性椎管形态的改变;CT对无移位的齿状突骨折和轻度环枢椎脱位不敏感。功能性的CT扫描是鉴别生理性和病理性环枢椎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于颈椎椎弓根螺钉通道精确定位的作用.[方法]8具颈椎标本,经螺旋CT(Elscint CT Twin Flash)在1.0 mm厚度断层扫描后,图片送至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明确椎弓根轴线在后关节突的投射点及投射角度,然后咬除椎板及椎弓根在关节凸投射范围以外的骨质,检查三维重建所得的投射点是否在实际的椎弓根关节凸投射范围内,以及是否在小于此半径1.5 mm的同心圆区域内.[结果]三维重建的椎弓根轴线投射点均位于实际所测的椎弓根在关节突处的投射范围之内,有95%在小于此投射半径1.5 mm的同心圆区域内.[结论]经螺旋CT三维重建的椎弓根在关节突处的投射点能基本满足关节突处的精确定位的要求,但考虑螺钉直径时,仍有穿破椎弓根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5.
对硝基苯酚(2)与4-(2-氯乙基)吗啉盐酸盐(3)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4-[2-(4-硝基苯氧基)乙基]吗啉(4),4经10%钯炭氢化还原得到4-[2-(4-吗啉基)乙氧基]苯胺(5)。5经2步环化反应得到7-[2-(4-吗啉基)乙氧基]-2-(4-硝基苯基)咪唑并[2,1-b][1,3]苯并噻唑(8)。8经铁粉和氯化铵还原得到4-[7-[2-(4-吗啉基)乙氧基]咪唑并[2,1-b][1,3]-苯并噻唑-2-基]苯胺(9)。另以3-氨基-5-叔丁基异?唑(10)和氯甲酸苯酯反应得苯基(5-叔丁基异?唑-3-基)氨基甲酸酯(11)。用9与11反应得到奎扎替尼(1),终产物纯度为99.17%,总收率为55%(以2计)。该方法所使用起始原料2价廉易得,且3的用量大大降低,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后处理操作简便,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下腰椎神经根管容积测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下腰椎神经根管骨性容积的评价方法 ,为神经根管提供一种定量测量指标。方法福尔马林浸泡尸体标本 2 0具 ,先后采用螺旋CT(SCT)扫描及灌腊法测量L3 ,4、L4,5、L5S1左、右侧神经根管容积。SCT扫描范围自L3 上缘至S2上缘 ,利用O2图像工作站将原始扫描图像进行 3D重建 ,分别以上、下椎弓根中点及内、外缘所围成的区域作为神经根管的容积 ,并与灌腊法直接测量神经根管容积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测量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方法重建下腰椎神经根管骨性容积简便、易行、可靠 ,可为临床神经根管源性疾病诊断提供定量指标 ;容积评估更能反映神经根管真实变化 ;以上、下椎弓根中点及内、外缘所围成的区域作为神经根管的容积评估标准 ,人为操作误差明显减少 ,且与椎间盘、神经根管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急性卒中住院患者感染发生率、部位、主要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制定急性卒中后感染调查表,对545例急性卒中住院患者(发病时间≤2周)的感染发生率及感染部位进行调查;同时对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卒中后感染发生率为18.5%;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急性卒中后肺炎的发生率为11.0%;革兰阴性菌占67.5%,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占25.3%,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占7.2%;革兰阴性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主要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和妥布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抗菌药物主要有呋喃妥因、去甲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检出率分别为50.0%、46.2%;金黄色葡萄球菌全部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结论 急性卒中后感染发生率较高,主要发生在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致病菌多为条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卒中后肺炎对卒中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住院治疗的急性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比较肺炎组与非肺炎组入院时和入院后21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残障程度(mRS)及日常生活能力(BI),比较2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 (1)人院后21 d,市炎组NIHSS改善程度明显低于非肺炎组[改善值-(1.04±1.20)vs(1.37±2.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3);mRS、BI改善程度明显低于非肺炎组[改善值-(0.12±0.33)vs-(0.64±0.82);3.00±6.55 vs 14.70±19.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肺炎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肺炎组(80.0%vs19.0%;16.7%vs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肺炎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非肺炎组[(35±17)dvs(23±11)d],住院总费用及药物费用均明显高于非肺炎组[(8509±4425)元vs(4867±1648)元;(4089±2709)元vs(2168±79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卒中后肺炎是导致卒中病死率增加、近期临床预后不良、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acute post-stroke pneumonia on short-term prognosis of acute stroke. Method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of in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1, 2008 to June 30, 2010, was carried out. All the select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pneumonia group and non-pneumonia group. Neurological deficit (NIHSS), disability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 and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Barthel Index, BI) between these 2 groups were compared on the day of admission and the 21st day of admission; the incidence of other complications, the mortality rate, the hospital length of stay (LOS), and the total costs of hospitalization and drugs between these 2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mprovement (NIHSS) in pneumonia group (-[1.04±1.20]) was less significant than that in non-pneumonia group (-[1.37±2.48]), but their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663); the improvement (mRS and BI, respectively) in pneumonia group (-[0.12±0.33], 3.00±6.55) was obviously less significant than that in non-pneumonia group (-[0.64±0.82], 14.70±19.45, P<0.05). The incidences of other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rate in pneumoni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n-pneumonia group (80.0% vs. 19.0%, 16.7%vs. 2.5%, P<0.05).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patients of pneumonia group, patients of non-pneumonia group had shorter LOS[(23±11) d vs. (35±17) d, P<0.05], less total costs ofhospitalization[(4867±1648)$ vs. (8509±4425)$, P<0.05] and less drug costs [(2168±795)$ vs. (4089±2709)$, P<0.05].Conclusion Acute post-stroke pneumonia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leads to increased acute stroke mortality rate, poor short-term clinical prognosis, prolonged LOS and increased treatment costs.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常大鼠离体心脏模型,利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考察各浓度AF-HF001对大鼠离体心脏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以及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的影响。结果表明:AF-HF001能够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大鼠离体心脏LVSP、LVEDP及左心室最大变化速率,表明AF-HF001可对正常大鼠离体心脏产生正性肌力作用。同时结合分布于心尖、右心室游离壁、主动脉根部的检测电极检测AF-HF001的心电作用,结果显示AF-HF001在各灌流浓度下PR,QRS,QTc及心率等各项心电指标未改变,表明AF-HF001在保证增强心肌收缩力及产生更大心脏搏出量的同时也具备良好的安全性。本研究为AF-HF001的深入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β 及前列腺素E在帕金森病(PD)伴发快速眼动睡眠障碍患者中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前瞻性收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收治的PD患者124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快速眼动睡眠障碍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73),观察两组IL-1β、前列腺素E和其他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