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甲基叔丁醚及其代谢产物对HL—60细胞的遗传毒性测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测定新型汽油添加剂甲基叔丁醚(MTBE)及其代谢产物叔丁醇(TBA)、α-羟基异丁酸(HIBA)和甲醛引起的人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DNA损伤,以乳酸脱氢酶的释放评价其细胞毒性。结果显示,MTBE、TBA和HIBA在1~30mmol/L浓度范围内能够引起DNA损伤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另一代谢产物甲醛在浓度5μmol/L时即可产生DNA损伤,但浓度升高时出现DNA迁移减少。提示MTBE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具有遗传毒性。然而在引起DNA损伤的剂量范围内却没有观察到MTBE、TBA和HIBA的细胞毒性,而甲醛则表现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中进行预防医学实践,是医学教育史上的一项改革.我们打破了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建立了以服务为前提的服务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农村教学基地,改变了过去那种“只治不防”的被动局面.这种改革符合我国“预防为主”的战略思想,是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一目标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波加白及粉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08例经微波加白及粉治疗的宫颈糜烂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在经净后3-7 d内用微波仪热凝型接触式电极凝灼宫颈糜烂面,术后用白及粉喷涂到创面,每周随访一次,宫颈创面上药,共4-8次.结果 单纯型宫颈中糜痊愈240例,愈合时间(21±3) d;颗粒型中糜痊愈55例占91%,显效6例占10%,愈合时间(27±2) d;单纯型宫颈重糜痊愈151例,愈合时间(45±5) d占80.74%,显效36例占19.2%.颗粒型重糜痊愈16例占80%,显效4例占20%,愈合时间(50±3) d.结论 微波加白及粉治疗宫颈糜烂是一种简单有效方便价廉的宫颈糜烂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DNA链断裂作为石棉接触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接触石棉粉尘工人的生物监测指标,利用简便、快速、敏感、经济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又称彗星试验),检测了某石棉制品厂55名石棉作业工人和30名对照人群的外周血白细胞DNA断裂水平。结果表明:接尘组外周血白细胞DNA链断裂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性别、年龄、工龄和石棉尘浓度与DNA迁移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三氯乙烯诱发小鼠及人外周血有核细胞DNA链断裂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研究三氯乙烯(TCE)的遗传毒性,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测定了TCE诱导人和小鼠外周血有核细胞DNA链断裂的能力。小鼠TCE染毒剂量为5.8mmol/kg时,可见其断裂的DNA片断在电场中迁移形成的“彗星”影像长度显著增加,并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TCE职业暴露人群的外周血有核细胞DNA有轻微损伤,但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可能与调查对象接触TCE时间较短有关。SCGE有可能成为评价化学毒物诱导DNA损伤的敏感的、低损害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6.
亚硫化镍诱发MRC┐5肺成纤维细胞DNA链断裂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聚合酶活化庄志雄沈奕1唐国慧3王俊南1(中山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州510089;1国立新加坡大学社区职业与家庭医学系,新加坡,119074;2西安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西安71...  相似文献   
7.
从患者及家属、医院、社会等方面分别对癌症病人不合理医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伦理学角度对其危害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癌症病人非合理医疗的对策:加强多方位、多途径的知识宣传;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引导作用;设立科学的医务人员考核制度;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伦理道德培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正己烷(n-hexane)对大鼠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和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阴性对照组、染毒组(75、150、300 mg/kg)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每组8只。经腹腔注射染毒4周后,检测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肝组织匀浆中SOD、GSH-Px活力、血清GSH含量降低,而血清MDA含量增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肝细胞凋亡率(AV /PI-)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染毒剂量作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913,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正己烷可引起或增强机体氧自由基反应,导致脂质过氧化损伤,引起肝细胞凋亡和坏死。  相似文献   
9.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小鼠PD-1膜外区(以下简称mPD-1)蛋白,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mPD-1转化大肠杆菌E.coliBL21(DE3),IPTG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检测。利用蛋白质纯化仪纯化蛋白。使用纯化蛋白免疫日本大耳白兔3次后,分离抗血清,ELISA法测定兔多克隆抗体滴度。用其制备的多克隆抗体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方法(CIF)和FCM检测高表达PD-1全长基因的L929细胞。结果:诱导表达并纯化了GST-mPD-1重组蛋白,得到相对分子质量(Mr)约42000的mPD-1蛋白。纯化蛋白免疫动物后,产生特异的高滴度抗体(ELISA滴度达1∶1562500)。CIF和FCM结果显示抗血清与L929细胞表面PD-1有高度的特异性结合活性。结论:成功获得高纯度的mPD-1重组蛋白,免疫动物后,获得了特异、高效价的抗体,为将mPD-1蛋白及抗体用于PD-1的生物学研究及抗肿瘤治疗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强化预防战略意识,深化医学教育改革──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樊小力,赵洪勋,薛效速,唐国慧,陈东会,李良弟从1991年开始,我校即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生产实习中安排了预防医学实践,这是医学教育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完全符合我国“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