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14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应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 (CZE)技术分离和检测人尿内 1 7-羟类皮质类固醇 (1 7-OHCS) ,以解决微色谱柱 -分光光度测定尿 1 7-OHCS时 ,多酚类化合物对测定的干扰。方法 :标本用活性高岭土吸附尿内色素 ,以茶碱作内标 ,中性苯乙烯 -二乙烯苯树脂微色谱柱吸附尿中 1 7-OHCS。乙醇解吸附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进一步分离并测定。结果 :运用CZE法分离了人尿 1 7-OHCS ,皮质醇浓度在 2~ 5 0mg .L- 1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4) ,方法平均回收率 96 .1 7% ,日内及日间CV均小于 5 % ,最低检测限度为 0 .3mg .L- 1 。结论 :与微色谱柱 -分光光度法相比 ,CZE法检测尿内 1 7-OHCS无干扰 ,方法简便、快速、可靠。  相似文献   
2.
HNE1细胞株光动力学治疗前后形态学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体外光动力学治疗(PDT)引起鼻咽癌(NPC)细胞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对鼻咽癌细胞株HNE1体外光动力学治疗前后形态学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对照组HNE1细胞培养3h,6h,12h,24h和48h后细胞形态与正常培养组HNE1细包开始变形皱缩,细胞界限模糊,细胞透光度和立体感较差,治疗24~48h后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体外光动力学治疗对HNE1具有明显的杀伤效应并HNE1细胞凋亡。PD  相似文献   
3.
寒热证候与鼻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研究寒热证候与鼻鼽(变应性鼻炎AR)发病的相关性,进而研究鼻鼽患者的体质证候特征。方法:以鼻窒(慢性单纯性鼻炎CSR)及健康志愿者为对照,调查鼻鼽患者发病的体质证候特征,包括中医证型、血清皮质醇(F)、血清甲状腺素(T3、T4)、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鼻分泌物分泌性IgA(sIgA)及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BC)脱颗粒情况。结果:鼻鼽患者中医辨证多属阳气虚弱型,其血清F及鼻分泌物  相似文献   
4.
LMP1通过Survivin抑制60Co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 1(LMP1)介导凋亡抑制蛋白 (Survivin)表达对辐射效应的影响。方法 利用LMP1可调控表达鼻咽癌细胞系 (Tet on LMP1HNE2 )诱导LMP1表达 ,同时 60 Co照射 5Gy ,采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和半胱氨酸蛋白酶 3(Caspase 3)活性检测等方法 ,分析LMP1表达对60 Co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反义Survivin寡核苷酸阻断Survivin表达 ,观察Sur vivin表达阻断对60 Co辐射效应的影响。结果 LMP1表达抑制60 Co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 ,LMP1表达60 Co照射组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 (32 .7%± 2 .1% ,6 .3% )明显低于LMP1表达阴性组 (6 6 .0 %± 3.0 % ,2 9.6 % ) (P <0 .0 5 ) ;转染Survivin反义寡核酸后细胞凋亡率 (5 9.3%± 3.2 % ,3.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2 6 .0 %± 2 .6 % ,8.6 % ) (P <0 .0 5 ) ;同样转染Survivin反义寡核酸组Caspase 3活性 (3.78nmol/ 10 6)高于对照组 (2 .79nmol/ 10 6)。结论 提示LMP1通过介导Survivin表达而抑制60 Co照射诱导凋亡 ,Survivin反义核酸协同辐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Survivin作为增敏放射治疗靶 ,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不仅具有造血刺激作用,而且还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以及细胞毒作用.本研究应用人肺腺癌细胞株(A59)细胞体外培养,观察GM-CSF对其的作用,并对GM-CSF细胞毒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重组人GM-CSF系厦门特宝生物工程公司产品;噻唑蓝(MTT)SERVA分装;蛋白酶k系SIGMA公司产品;RNA酶系华美生物技术公司产品;A59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FoxB1在乙型肝炎发生、发展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①收集临床确诊为乙型肝炎并排除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的乙肝住院病人血清278例,其中进展为肝硬化阶段者14例,肝癌阶段者12例,并随机抽取60名健康者血清,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FoxB1浓度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②分析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FoxB1浓度与HBV—DNA载量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的相关性,并依据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病情进展程度,分别比较肝癌组、肝硬化组、乙型肝炎组与健康组之间FoxB1因子浓度的差异。结果@278例肝炎病人血清中,HBV—DNA载量≥10^5拷贝/ml组FoxB1因子浓度为(12.5±6.9)pg/ml,HBV—DNA载量〈10^5拷贝/ml组为(12.7±9.3)pg/ml,健康人群组为(12.2±9.7)pg/ml,三组间FoxB1浓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78例ALT异常组血清中FoxB1浓度为(17.4±20.5)pg/ml,健康对照组血清中FoxB1浓度为(12.2±9.7)pg/ml,ALT异常组FoxB1浓度略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FoxB1水平与ALT呈正相关(r=0.701)。③乙型肝炎组FoxB1浓度为(12.6±8.7)pg/ml,肝硬化组为(60.1±38.1)pg/ml、肝癌组为(68.5±37.3)pg/ml,肝癌组、肝硬化组中FoxB1浓度显著高于乙型肝炎组(P〈0.05),而肝癌组与肝硬化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xB1水平与肝细胞损伤ALT释放有关,可能参与肝癌病变,对乙型肝炎演化为肝硬化、肝癌有一定的预示作用,可作为病情进展的风险因子,并且可能成为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所致肝硬化、肝癌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AD)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与血友病因子(vWF)的关系。方法:选择27例老年CAD患者和24例正常老年人(NC组),测定其循环内皮细胞(CEC)数、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结果:老年CAD患者CEC(9.30±4.11)和血浆vWF含量(196.16±32.34)明显高于NC组(2.52±0.91,117.77±18.99,P<0.01);且CEC数量与vWF水平呈正相关(r=0.823,P=0.0001)。结论:老年CAD患者血管内皮的损伤与vWF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氨基酸残基配型在肾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HLA氨基酸残基配型(ResM)标准及传统的六抗原配型标准(AgM).分析在尸肾移植中HLA--氨基酸残基配型对肾移植结果的影响.结果采用ResM标准可大幅度提高相配几率,0、1mm组受者由1.8%提高到42.9%;2mm组受者由1.8%提高到41.1%.结论新的ResM标准具有实用性与可行性,可大幅度提高移植供受者的相配几率,适合于肾移植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维甲酸抑制鼻咽癌端粒酶和hTR表达及诱导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维甲酸(RA)诱导鼻咽癌端粒酶及hTR表达下降和凋亡改变。方法:10-5mol/L维甲酸处理HNE1细胞后,采用TRAP PCR ELISA、逆转录巢式PCR、凋亡指数及透射电镜检测端粒酶、hTR表达及凋亡改变。结果:加入维甲酸6 d后,HN E1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悬浮,细胞数减少,端粒酶及hTR表达受抑制,间接定量显示端粒酶活性(0.68±0.14)U只及对照组(1.16±0.46)U的1/2,凋亡指数及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甲酸能明显抑制鼻咽癌细胞中端粒酶及hTR表达,并诱导该类肿瘤细胞增殖受阻及发生凋亡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明确1例血小板无力症患者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用40对引物对血小板无力症患者GPⅡ/皿a (αⅡbβ3)基因的45个外显子序列及其剪切点进行全长扩增,用SSCP-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扩增产物进行基因突变筛选,将筛选出的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结果:患者GPⅡb基因Exon4的PCR产物经SSCP-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出现异常条带,PCR产物直接测序显示GPⅡb基因540A缺失导致后面的氨基酸编码发生移码突变.结论:GP Ⅱb基因540A缺失发生移码突变是GP Ⅱb基因的一种新突变,是血小板无力症发病的分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